华夏集

武松打虎 阅读附答案-小学阅读

武松打虎 阅读附答案-小学阅读

  《武松打虎》阅读附答案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摇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的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抢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紧紧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知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楸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档着一个锦皮袋。

  24、本文选自中国古典名著《 水浒传 》,作者是 施耐庵 。(2分)

  2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段的情节,不超过7 个字。(2 分)

  答: 景阳冈武松打虎(或武松打虎)

  26、第一段划线句子中的闪和躲这两个动词的运用好在哪里?( 2 分)

  答: 传神地写出了武松的机智(或机敏、反应敏捷)

  27、第一段划波浪线中扑、掀、剪三字描写了老虎怎样的特点?这对刻画武松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2 分)

  答:①描写了老虎的凶猛,( 1分) ②衬托出武松的机智和勇武。(1分)

  阅读练习二

  10.文段中打虎三个回合动作描写极为传神。请找出第二、三回合描写武松打虎的主要动词。(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本意是要突出武松的神武,但是文段第一自然段却具体描写老虎一扑、一掀、一剪,把老虎拿人的本领写得十分生动。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面对气势汹汹的老虎,武松并不立即迎上去捕杀,而是一闪一闪又闪。这样写对表现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二自然段写武松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联系上下文分析打折哨棒的原因和结果,说说这个细节描写对情节发展所起的作用。(7分)

  答:原因:

  结果:

  作用:

  答案:

  10.第二回合:抡、劈;第三回合:揪、按、捺、踢、打 小说的行动描写。

  11.这样写突出了老虎的凶猛厉害,衬托(或反衬)武松的武艺高强和英雄气概。常用的表现手法(衬托)。

  12.表现了武松的沉着机智,突出了他不但敢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意思对即可)人物描写的作用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性格。

  13.原因:因为使尽了平生力气,却又打急了,打在枯树上;

  结果:武松手无寸铁,没有武器作用: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作用:下文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更显英雄本色。

  [分析:这是一道小说阅读题,同时也是名著阅读题,从我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水浒传》中选编了武松打虎一章。从1999年起,国家教育部倡导读好书,诵诗文活动,并且在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中列出了中小学生推荐阅读篇目。随着这一活动的开展,考试题中也开始大量出现名著阅读试题。从试题设置看,第10题考查描写手法的运用,引导学生欣赏名著中的精彩片段。第11题考查文章的表现手法,告诉学生学会在衬托中突现主要人物。第12题考查对人物思想性格的把握。第13题考查对细节描写的理解。]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