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小题
思念大雁
文/孙青松
大雁,你长着家鹅般温顺亲切的模样,矫捷地在蓝天飞翔,翻山越岭,飞翔在世人的惊叹之上!
我知道:遥远的西伯利亚,是你的故乡。秋去春归,你万里迁徙,万里翱翔,一岁一往返。不是见异思迁,只是为了生存,为了繁衍。我明白:豫西南,我的家乡,只是你长征中的驿站;南阳盆地,我的故园,只是你短暂逗留的旅店。
大雁,我不曾与你零距离,你也从未和我面对面。我与你只是似曾相识,你对我也只有惊鸿一瞥。虽然你只是我和我的家乡的匆匆过客,我却总觉得你是我的知己,我是你的粉丝
几十年前,我尚是涅水之畔一个懵懂的乡村少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苦难生活,让我郁郁寡欢。大雁啊,大雁,是你以搏击长空的雄姿,是你以动人心弦的长吟,激发我远走高飞的鸿鹄之志。早春,我站在百草萌芽的地头沟边,聆听你嘎啦、嘎啦的迎春呼唤,感受大地回春的温暖。晚秋,我立于满目凄凉的荒坡之上,仰望你一字形、人字形的时空特写,浮想鸿雁捎书的美谈。大雁,你给少儿时的我带来多少激励,多少刚强,多少欢乐;又带走我多少失落,多少彷徨,多少寂寞。大雁啊,大雁,你是我神往的祥禽,心仪的好鸟。世道在变,我对你的痴情不变。
几十年光阴,我已梦幻般蹉跎;岁月之霜,染白我的青丝如残雪。蓦然回首,幡然悔悟大雁的音容,早已在我家乡的天空消失,杳无音信。我在平原、在河滩上寻觅,始终找不到大雁的行踪;我在岗坡、在丘陵上张望,到底不见大雁的身影;我在山梁、在峰顶上倾听,怎么也听不到大雁的叫声……
你在哪里啊,大雁?多少年了,桃花夭夭,冬麦返青,没见你匆匆北返携春来;落木萧萧,芦花飞飘,不见你忙忙南往带霜去。你引颈伸足、双翼舒展的倩影,让我怎能淡漠怎能遗忘?你浩浩荡荡、穿云破雾的阵列,教我如何不追忆不怀想?你响彻云霄、苍凉壮美的啸唱,让我如何不泪湿不沾裳?
大雁啊,你在哪里?我不知道:你,何以绕道而行,不再从我的家乡过往?你,何以销声匿迹,与眷恋你的我不辞而别?是你觉得自己信、礼、节、智的德行,不合当地的时宜而另辟蹊径?是雁门关的大门关闭,封住了你的来路归程?是回雁峰的火枪土统,让你有去无回有来无返?是大庾岭的陷阱罗网,让你遭遇阴险暗算?是贪婪的贩夫店主,把你做成了昂贵的佳肴美餐?……
大雁,离开你的日子,我,只能从记忆的长河里,打捞你的模糊音容;只能从带有雁字的地名里,找寻你的行踪足迹;只能从唐三彩、青花瓷的纹饰上,鉴赏你平沙落雁、鸿雁衔芦的生动图景;只能从唐诗宋词里,读出你南思洞庭水,北望雁门关;稻粱俱可恋,飞去复飞还的酸楚乡愁;只能从幽怨缠绵的《雁南飞》歌曲里,倾诉对你回肠荡气的离情别绪。
大雁啊,大雁,纵有愁肠百结、热泪千行,也无法排遣我对你的思量和忧伤。大雁,大雁啊,我对你的思念,比春水更悠长;我对你的缱绻,比秋风更悲凉!
大雁啊……(选自《中国最美散文》)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以亲切贴切的比喻写出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为下文抒发感情做好铺垫。
B.欲扬先抑,作者情感跌宕起伏,令文章多姿多彩,在理性辨析之后,却是情感的磅礴起伏。
C.作者眼中的大雁已经俨然成为自己的知己,而自己完全成为它的粉丝,这种拟人化的写法是情景交融的体现,更便于作者抒发感情。
D.第6段作者以抒情式的呼告开头,分别以拟人、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表达出自己对大雁的思念与向往。
5.阅读全文,说说作者思念大雁的原因何在?(6分)
6.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答案:
4.D。没有拟人手法。(3分)
5.大雁是我的知己,我是它的粉丝:在我郁郁寡欢的日子里,激发我远走高飞的鸿鹄之志;早春,让我感受大地回春的温暖;晚秋,让我浮想鸿雁捎书的美谈;儿时,给我带来激励、刚强、欢乐;又带走我的失落、彷徨、寂寞。
6.你是第二人称,我是第一人称,从文章结构上来看,文章中作者交替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把读者置于面对面谈话者的位置,用类似于对话的形式把对大雁的思念表达出来,这就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整篇文章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受。从内容来看,这种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交替使用的形式,使文章内容的真实感增强,提高了内容的可信度。从行文思路来看,两种人称交替使用,一方面使文章行文有变化,另一方面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主题,使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大雁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