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鸟飞雀跃阅读附答案

鸟飞雀跃阅读附答案

  【原文】

  鸟飞雀跃

  白双法

  ①汉字是中国古老的文字。据考证,原始汉字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产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黄帝的史官仓颉看见鸟兽的脚印,明白可以用形来区分事理,开始创造文字。所以有“仓颉造字”的典故。

  ②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汉字一路由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走来,直到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简化字。汉字有其自身的造字规律和原则。每个汉字背后都有故事。

  ③我们来看“鸟”字的发展。“鸟”字就是一个喜鹊的形象,从甲骨文、金文来看大体是个鸟的形象。“鸟”字到小篆线条化时初具字形。演化为隶书时上撇为头顶的毛,中间是头部和表示眼睛的一点,下面是长羽和爪子的四点“灬”。简化时写成“鸟”。

  ④许慎在解说这个“鸟”字的时候,专门加了一句叫“长尾鸟”。我们日常生活里常见的鸟中,什么鸟尾巴最长呢?有人说孔雀的尾巴很长,野鸡的尾巴很长,但这些都不常见。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喜鹊,在民间老百姓又把喜鹊叫做“野麻雀”。因为这种鸟身上有点点,像小麻子一样。这个鸟不容易喂养,它性情很烈,你如果捉住它,它宁可饿死也不顺从人,野性很大,所以叫野麻雀。

  ⑤雀也是一种鸟,这个“雀”字另外一个读音就叫“qiǎo”。在方言里还有这个音,例如“家雀qiǎo”一词。“雀”字的甲骨文由“小”“隹”两部分组成。隶书将篆文的“小”写成“少”。“隹”是描画麻雀在地面连飞带跳的样子,念“zhuī”,“隹隹隹、隹隹隹”,模拟小麻雀的叫声而来。“隹”的左边偏旁单立人,表达出这鸟和人的关系很密切;右边顶部一个点,表示鸟的小脑袋,下面四横一竖,是鸟的翅膀。古人以大鸟为“鸿”,小鸟为“雀”;以“鸿鹄”与“燕雀”比喻形体大小与目标高下之异殊。

  ⑥再看这个“飞”字。“飞”指鸟在天上飞行。我们现在观察,会发现“飞”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起飞,从底下往上飞,升上天去。从甲骨文看,正是像大雁分成了人字行,一层一层地在天上飞行。到了金文就有点变化,像鸟飞的时候还叼了一根草,或者是其他的一个东西。到了小篆的时候,就把鸟飞的这个形象变得比较复杂了,像鸟不断地往上升,字的下方,实际上仍是两个翅膀展开的意思。隶书和楷书,就特别把它变成升起的“升”,就有了繁体的“飛”字。“飛”字右边还是鸟在飞行,而左边是往上升,这才叫飞。

  ⑦鸟还有一种飞行情况,是在高空平飞。我们称之为“翔”——飞翔,飞和翔是不一样的。【鸟的飞是翅膀向下扇动往上飞,要升起来。而飞翔的时候翅膀不动,两个翅膀展开在高空盘旋。翔为翅膀平直不动盘旋地飞。】可见,古人在造字中加入了很多细致的观察。

  ⑧我讲这些,是建议大家学字的时候,要去体会字与生活的关联,字与文化内涵的联系,不是光看横、竖、撇、捺。把文字所赋予的生命放到生活中去体会,你会发现中国古人造字真的非常有道理。汉字里有民族的智慧和文化的真谛。

  (有删改)

  【问题】

  18.由“鸟、雀、飞”等字的发展演变来看,汉字的造字有什么特点?(3分)

  19.第①段中加点的短语“据考证”,能否删掉?(3分)

  20.第④段中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常见”?(3分)

  21.从说明方法角度,说明第⑦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3分)

  【参考答案】

  18.示例:往往模拟事物的形象,与远古人们的生活密切相连,加入了很多细致的观察,承载着一定的民族文化。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每点一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9.不能删掉。“据考证”,意思是依据史书、文物等资料来证实(1分)。说明“原始汉字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产生”这一说法,有一定的事实依据(1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1分)。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20.表明汉字的来源往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事物(1分),汉字与人们的生活有紧密的联系(2分)。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意思对即可。

  21.示例:作诠释、作比较(2分)。说明“飞”与“翔”有不同的含义,表明古人在造字中有很多细致的观察(1分)。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意思对即可。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