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是北宋的文学家教育家,范仲淹文武兼备,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下面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关于一个永恒的范仲淹阅读答案的内容吧。
文本一:
一个永恒的范仲淹
梁衡
①山东青州为中国最古老的行政区之一。当年大禹治水后将中国分为九州,即有青州。现在人们到青州来,主要是两件事,一是上山拜寿,二是到城里凭吊范仲淹。
②出青州城南五里,有云门山。自山脚下遥望山顶,崖上隐隐有一寿字,这就是人们要来看的奇迹。这是明代嘉靖三十九年,青州衡王为自己祝寿时所刘,距今已四百年。山上残雪未消,我在料峭春凤中,细细端详这个奇迹。这字高七点五米,宽三点七米,也不知当初怎样写上去、刻出来,却又这样不失间架结构和点画笔意。衡王创造了奇迹,但他当时的目的并不为艺术。衡王刻宇希冀自己长寿百岁,同时也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但是数代之后衡王府就被抄家,命不能永存,威风也早就被风吹雨打去。倒是这个有艺术价值的寿字,寿到如今。遥想当年大禹治水,从这里东去导流入海,天下才得从漫漫洪水中解救出来,有此青州。从此,人们在这里男耕女织,一代一代地繁衍生息。范仲淹曾来这里为官,李清照曾在这里隐居,衡王在这里治自己的小天地。人们在这石山上摩崖刻字,凿窟造像,喊喊嚓嚓,忙忙碌碌。唯有这山默默无言。
③从山上下来,到青州城西去谒范公祠。这是人们为纪念北宋名臣范仲淹所修,千年来香火不绝。这祠并不大,大约就是两个篮球场大的院子。院心有一并,名范公井,传为范仲淹所修。这井水也不一般,清冽有加,传范仲淹公余用此水调成一种青州白九药,治民痼疾,颇有奇效。宋人有诗云:甘情汲取无穷已,好似希文昔日心。(范仲淹字希文)现在这井还水清如镜。正东有祠堂,有范公像及其生平壁画。祠堂左右供欧阳修和富粥,他们都是当年推行庆历新政的主持。院南有竹林一片,千竿翠竹,蔚然秀地灵之气。竹后有碑廊,廊中刻有范公的名文《岳阳楼记》。院心有古木三株,为唐楸宋槐。树之北有冯玉祥将军的隶书碑联:兵甲富胸中,纵救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忧乐观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这两句话准确地概括了范公的一生。范仲淹从小丧父,家境贫寒。他发奋读书,早起煮一小盆粥,粥凉后划为四块,这就是他一天的饭食。后他科举得官,授龙图阁大学士,为政清廉,且力图革新。后来,西夏频频入侵,朝中无军事人才,他以文官身份统兵戍边,大败敌寇。西夏人惊呼他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边民尊称为龙图老子。连皇帝都按着地图说:有仲淹在,朕就不愁了。后又调回朝中主持庆历新政,大刀阔斧地除旧图新,又频繁调至各地任职,亲自推行地方政治的革新。无论在边防,在朝中,在地方,他总是进亦忧,退亦忧。其忧国忧民之心如炽如焰。范仲淹是一个诸葛亮式的政治家,一生主要是实践,他按自己认定的处世治国之道,鞠躬尽瘁地去做,将全部才华都投身到处理具体政务、军务中去,并不着意为文。皇枯三年(一O五一)范仲淹到青州任知府,这是他的官宦生涯也是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第二年即病逝了。《岳阳楼记》是他去世前七年,因病从前线调内地任职时所作。正如《出师表》一样,这是一个伟人后期的作品,也是他一生思想的结晶。我能想见,一个老人在这小院中,在井亭下竹林中是怎样的焦躁徘徊,自责自求,优国优民。他回忆着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戍边生活;回忆着居庙堂之上伴君勤政的艰辛;回忆赈灾放粮,所见到的平民水火之苦,他总结历代先贤和自己一生的政治阅历,终于长叹一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声大彻大悟的慨叹如名利大庙里的钟声浑厚沉远,震悟大千。这一声大叹悠悠千年,激励着多少志士仁人,匡正了多少任人官宦。
④春凤拂动唐楸宋槐的新枝,翠竹摆动着嫩绿的叶片。范公端坐祠内,默默享受这满院春光。我在院中徘徊,而对范公、欧阳公和富公的神位,默想千年古史中,如他们这样职位的官员有多少,如他们这样勤勉治事的人又有多少,但为什么只有范伸淹才教人千年永记,时时不忘呢?我想,个人只有辛苦的实践,诚实的牺牲还不行,这些只能随寿而终,只能被同时代的人理解。更重要的是,他要能创造一种精神,能提炼出一种符合民心,符合历史规律的思想。
⑤走出范公祠,上车出城。路边闪过两个高大的石碑楼,突兀地在寒风中寂寞。人说这是当年衡王府的旧址,多么威风的皇族,现在只剩下这路边的碑楼和山上的寿字。遥望云山,雾霭中翠柏披拂,奇峰做立。在山上刻字的人终究留不住,留下的是这默默无言的山;把门楼修得很高的人还是存不住,长存的是那些曾用生命去推动历史车轮的人。
(有删改)
文本二:
梁衡提出散文美的三层次理论,这标志着梁衡开始形成自己的散文理论体系。所谓散文的三层次美,第一层是描写叙述的美,写景、状物、述事、传播信息、知识等,求的是准确、干净;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
(选自黄海飞《试论作为散文文体家的梁衡》)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青州衡王虽然已被风吹雨打去,但他创造的奇迹一巨大的寿字,却具有艺术价值,让作者惊叹不已。
B.范仲淹在青州为政多年做过一番事业,有着很好的政绩官声;人们为纪念他修建的范公祠,千年香火不绝。
C.文章第③段中引述宋人的诗句,是借当时宋人之口来赞美范仲淹勤政爱民的高尚品格就像井水样清澈如镜。
D.他胸中自有雄兵百万有仲淹在,朕就不愁了。这两句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范仲淹卓越的军事才能。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先写青州的悠久历史,顺势引出青州吸引人的地方,既明确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又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B.文章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范仲淹当作诸葛亮-类的政治家来写,突出了他鞠躬尽瘁勇于实践的一面。
C.文章第④段写"唐楸宋槐的新枝"翠竹嫩绿的叶片,既照应上文,也暗含时间流逝,而范仲淹却永存之意。
D.文章整体以游踪为线索,以空间转换为顺序,从我的视角,围绕自我感悟来选材组材,结构严谨,文脉清晰。
8.结合对文本二的理解,请赏析文本一中画线部分的意境之美"。(4分)
9.文本一一标题是一个永恒的范仲淹,而文中为什么又叙写到衡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一个永恒的范仲淹阅读答案
6. B(范仲淹在青州为政多年错误)
7. B(比喻的修辞手法错误,应为类比)
8. ①通过形象生动的记叙、描写再现了范仲淹在院中焦躁徘徊、自责自求、忧思万千的情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2分) ②让人透过画面感受到范仲淹忧乐天下的高尚情怀,也领悟到作者对范仲淹的认同与赞美之情。(2分)
9. ①以衡王和范仲淹对比,突出了范仲淹的精神永存(2 分);②表达了人不能靠刻字、盖高楼求得永存,而要创造一种精神,提炼出一种符合民心、符合历史规律思想的哲理;(2 分)③选材上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拓展了文章思路,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2分)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一个永恒的范仲淹阅读答案 一个永恒的范仲淹原文赏析的相关内容,希望为大家提供参考帮助,更多精彩的阅读理解的内容,请多多关注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