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战争时期,是我们的红军战士参军卫国,用身躯肉体抵挡敌人的枪弹,才造就我们现今的美好生活,我们应当铭记。下面小编带来老红军和他的三个兵阅读理解答案最新,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老红军和他的三个兵
本报特约记者/杜树人 12月3日,记者来到家住鞍山干休所的老红军余新元家。走进客厅,一幅雷锋的照片出现在眼前,雷锋的嘴角挂着微笑,像是在打招呼。我就是余新元!犹如洪钟响过,一双大手握住了记者的手。落座后,记者同余老像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亲热地唠了起来。
送自己去当兵余老先是轻描淡写地谈了自己当兵后的 76年。
1936年10月,红军来到会宁,会宁离我家不远。毛主席也来了,他讲话我去听过,好多话我没大听懂,但他说红军是咱穷人的队伍,这句话我听懂了。所以,我把放羊的鞭子一扔,当了兵。那时,我差一个月满13岁。
我参加过大小500余次战斗。黄土岭战役,左腿被敌人机枪打成了马蜂窝,是白求恩主刀保住了我的腿;狼牙山反扫荡中,我与‘狼牙山五壮士’同在一个团,受伤后昏迷了 200 多天;百团大战中,我的屁股被炮弹炸出7个眼儿……
我是1981年离休的,最后一站是鞍山军分区副政委。退休30多年来就干了一件事儿宣传雷锋。你看,我的聘书,一铁箱子都装不下。我是全国146所大中小学校的校外辅导员,还是多家单位的党课教员和顾问。30年间,我作雷锋专题报告、上党课4000多场,听众差不多有400万人……
送雷锋去当兵接着,余老流着眼泪谈了送雷锋当兵的经过。
1959年底雷锋报名参军,当时我是辽阳市武装部政委。雷锋身高和体重都差一点点,评议时被拿了下来。我问小雷子,你现在拿38元8角5分工资,不是挣得挺多吗?雷锋回答说,我报名参军是想到前方打仗。听了雷锋的话,我一连叫了几声好。后来,雷锋搬到我家来住,一住就是58天。有一天改善伙食吃菜包子,我问雷锋,你当兵爸妈同意吗?雷锋把刚咬了两口的菜包子放下了,眼里全是泪水。雷锋是最后一个穿上军装的,那天他可高兴了。他对我和老伴说,首长,让我叫你一声爸爸吧!阿姨,让我叫你一声妈妈吧!走那天,我老伴给他买了背心、裤衩、毛巾,一直把他送到车站,嘱咐说,小雷子啊,阿姨希望你到部队好好干,当毛主席的好战士。
雷锋牺牲的消息我是在《前进报》上看到的。我老伴把报纸递给我,流着泪说,咱那儿子走了!想到雷锋和我们全家相处的日子,想到跟雷锋经历的那些往事,我们全家人都哭了,连中午饭都没吃……
送郭明义去当兵再接着,余老笑着谈起了送郭明义当兵的经过。
1976年底,有一天郭明义的父亲来到我这,没进门就喊,老政委啊,我来找你来啦!见到他,我就乐了。我说,啥事啊?他爸说,我今天来没别的事儿,就是送我儿子郭明义当兵。我问,检查上了吗?他爸说,检查上啦!我说,检查上了不就行了嘛!他爸摇着头说,不行不行,今年检查上的可多了,听说走得少,反正你得让我儿子走上!我说,你怎么跟当年雷锋一样的调,还赖上我了是不是。我拿起电话,打给军分区动员科科长车文普,问了一下郭明义的情况。小车说,郭明义体检、政审都过关了。我说,郭明义他爸、他叔是鞍钢工人出身,郭明义是个好苗子,部队需要这样的。
新兵出发时,郭明义代表全体新兵发言。郭明义精瘦精瘦的,说话倒很有力量,我们要向雷锋学习,做毛主席的好战士!前些日子,郭明义到我家来,我对他说,当雷锋传人,不能当带引号的,你说我说得对不对?郭明义说,对!对!
送老儿子去当兵最后,余老神情严肃地又谈起了老儿子余锦旗。
孩子们对自己要求都挺严,从不干越格的事儿,大格小格都不越。老儿子余锦旗1978年当兵,到部队后他给我写信,让我找人调动调动。我回信写了11页纸,我说你别埋怨老爹对你要求严,你不要和别人比,要和雷锋比。老儿子看我不开口,就闷着头干了下去。这小子干得还行,入伍一年多就被评为军区装甲兵优秀共青团员,入伍第二年就入了党,还当上了班长。1981 年年底,老儿子退伍回来被分到鞍钢最北的选矿场当工人。后来,公安局选警察,他被选中了。老儿子对我说,老爹,我最后一次求你,找人说句话,让我进一个条件好一点的公安分局。我摇了摇头。结果,老儿子被分到鞍山郊区一个分局,当上了一名侦查员。你知道干这行很危险,我天天担心。老儿子干得挺出色,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鞍山市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青年卫士等,荣誉标兵得了一大堆!
告别余老时,余老和记者来了个拥抱。他把脸贴在我的脸上,紧紧的,紧紧的,一股暖流涌遍我的全身……
1 通读全文,思考作者为什么以老红军和他的三个兵为标题。
2 请用一句话概括导语(文章第一段)的主要内容。
3 文中多次提及雷锋,请综合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4 文章最后一段中,作者为什么将记者这一称呼换成了我?
5 读完这则新闻,你了解到的最主要信息是什么?这将会对你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
答案:
8. (1)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本文主要讲述的是老红军以及他与雷锋、郭明义、自己的老儿子余锦旗三个兵之间的感人故事,标题概括凝练,能让读者很容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文章第一小节介绍了余新元自己当兵的经历,其他三个小节依次他送雷锋、郭明义、自己的老儿子余锦旗三个人去当兵的事,标题暗示了文章的结构布局;标题很容易引发读者的猜想:老红军怎么会只有三个兵?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有助于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本题考查概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关键人物、主要事件。12月3日,记者来到家住鞍山干休所的老红军余新元家点明时间:12月3日,地点:鞍山干休所的老红军余新元家;记者同余老像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亲热地唠了起来点明人物:记者和余新元;事件:采访。将以上信息加以概括,即可得出答案:12月3日记者在鞍山干休所采访老红军余新元。
(3)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老红军余新元退休后以宣传雷锋精神为己任,退休30多年来就干了一件事儿宣传雷锋30年间,我作雷锋专题报告、上党课4000多场,可见他一直致力于宣传雷锋精神,不辞劳苦,不遗余力;不仅如此,他以雷锋为榜样,教育亲友,郭明义到我家来,我对他说,当雷锋传人,不能当带引号的我说你别埋怨老爹对你要求严,你不要和别人比,要和雷锋比,可看出老人宣传雷锋精神的执着,令人敬佩,作者对老人的行为给予积极肯定,高度赞扬。
(4)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记者是作者的身份,是客观事实的叙述者,我是情感抒发的主体,这一称谓的变化,反映出老红军余新元的所作所为深深感动了我,我发自内心的敬重老人,表达了我对老人的由衷赞美。
(5)本题考查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及表达能力。这是一篇人物采访报道,主要讲述老红军余新元的故事。他不满13岁参军,我参加过大小500余次战斗……百团大战中,我的屁股被炮弹炸出7个眼儿……
是一个勇敢乐观的军人;战功卓著的老人退休30多年来就干了一件事儿宣传雷锋30年间,我作雷锋专题报告、上党课4000多场,他心系国家,一直致力于宣传雷锋精神,不辞劳苦,不遗余力,执着追求、勇敢乐观,他两次拒绝老儿子余锦旗走后门照顾一下的请求,大公无私,不徇私情。这些美好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他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产生的影响要和文章内容保持一致,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本文主要讲述的是老红军余新元以及他与三个兵之间的感人故事,标题概括了文章内容;文章依次介绍了老红军余新元的光辉历史和他送三个人去当兵的经历,标题暗示了文章的结构;标题会引发读者的猜想,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12月3日记者在鞍山干休所采访老红军余新元。
(3)多次提及雷锋,表现了余老以宣传雷锋精神为己任,为弘扬和传承雷锋精神不遗余力,突出了他为宣扬雷锋精神执着追求的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对余老这一行为的肯定和赞美。
(4)我为老红军余新元的精神力量所感染,完全抛弃了客观叙述事实的记者身份,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我对余新元的主观认同和由衷赞美。
(5)这则新闻让我了解了一位心系国家、无私奉献、执着追求、不徇私情、热情爽朗、勇敢乐观的老红军余新元。读完这则新闻,我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上要执着追求、不言放弃,当朋友犯错时不徇私情,在生活中对自己严格要求,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以上就是小编收集的老红军和他的三个兵阅读理解答案最新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阅读知识,请多多关注本网站,小编将会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内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