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新教材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又对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新课程新教材在带来欣喜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困惑和遗憾,我们试图对新教材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寻求解决的对策。
新教材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一、苏教版语文教材使用中的困惑
苏教版语文教材以其全新的面目、丰富的内容、精巧的编排一走进课堂就吸引了广大师生的关注,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而使用一年之后,带给我们老师的更多的是困惑,让我们老师有点无所适从。
困惑之一:选修教材该如何选上。选修教材种类较多,我们到底该选上哪些,选多选少,或是不选,有没有明确的要求,它在高考中会不会有所体现。
困惑之二:新教材中的一些老篇目的内容和注解与旧教材中的有很大的出入,我们该如何处理。特别是一些古文,比如必修五《逍遥游》这篇课文中的我决起而飞,抢榆枋从字形到字义的解释,新旧教材有很大的不同。这篇课文还有多处这样的例子。
困惑之三:对于新教材的三种呈现模式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的课文该如何进行授课。是不是一定要上出研习、探讨、体验的特色出来,而有些课文的分类并不是太合理的。据我们所知,许多教师并没有按照教材的这种体系来进行,而是怎样处理方便就怎样来进行授课的,所以,有些教师有时也会把文本研习课上成问题探讨课,这未尝不可。
困惑之四:如何使新教材与高考考试有机结合起来。现在我们学的是新课文,接受的是新的知识体系和新的教育模式,而对学生进行检测的却是旧的知识、旧的考试模式。新的教材怎样才能与新的考试结合起来,而新的高考究竟是何种模式我们教师心中一团漆黑。
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的确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之一: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旧的教育模式支配着教师的教学
由于受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等陈旧教育观念和方法的影响,当前教育运作上仍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基本方式,以知识再现能力为终极目标,使用统一的课程与教参,仍是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模式,在语文课堂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许多语文教师被教参上固定的教学目标束缚了手脚,而教师们又以同样的绳索去束缚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这样的以灌输为基本方式的教育氛围中,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问题之二:学生在众多的教材中无所适从,不知道主动去接受新的知识
面对新的教材学生感到很新鲜,但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的影响,学生在新的知识面前缺少主动性,常常不会主动地去探讨、研究,仍然满足于教师提出问题、集体讨论、教师讲解答案、自己记下笔记这样一种旧的模式。所以我们的课堂学生的参与也常常是被动的。
问题之三:师生之间缺少应有的交流与沟通,在对新教材新课程的认知上有很大的距离。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学习 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征。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初中 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求知欲旺盛、记 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但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不稳定、会产生逆反心理等。在教学 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我们教师对新教材新课程知之不多,知之不全、不透,又很少与学生交流这方面的内容,使得学生对新课程几乎没有感觉。
新教材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我们认为要解决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对策之一:对于新教材,我们将以不变应万变,重视必修中生命力强的文质兼美的课文的研习。苏教版教科书有三大特点:1、喜新而不厌旧;2、类型丰富多彩;3、新颖为主,文质为先。因此,重视文本的研读是很重要的。我们将密切关注外面的信息,根据上面的要求来进行我们的教学。我们以必修为主,选修为副;文本研习为主,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为副;重视阅读,强化积累;重视写作,强化基础。
对策之二:教师要大胆地放,变灌为引
要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教师必须大胆地放弃,放弃老经验、旧方法,放弃教参、资料库,甚至放弃师道尊严,将自己融成学生中的一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掌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也唯有如此学生才敢于讲真话,讲出新思想。这样充满民主气氛的课堂无疑对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要使多年来适应了嚼碎了喂的学生真正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个性思维和创造能力,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恰当有序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引导不是牵着鼻子走,不是撬开学生的嘴巴灌,而是为学生的人性之流疏通出正确的渠道,让生命与发展呈现出活力与生机。因此教师的引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教师要能创设出情境,并把学生引导到这样的情境中自由地采摘闪光的思维之果。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放弃束缚之后并没有真正轻松,担子更重,因为要使全班绝大多数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讨论,生成出自我教育的力量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作为自主活动的主体,其作用必然是不容忽视的。
对策之三:学生要主动去找,变被动为主动
教师自古以来就担负着传之以道,授之以渔的任务,但作为学生如果一味地以教师所授之渔去看待事物,解决问题 ,便会失却自己的个性不利于探究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我看来,教者不应过多地把自己的所谓方法硬塞给学生,而应让学生在具有了一定的语言知识积累之后,主动地去找,去找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一个找的过程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主动去找呢?
(1)加强诵读 积累存储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的积累。而一个人在少年时多记性,少悟性,充分利用这一时期的记忆优势,多背诵积累一些典范的诗歌和文章,增加一个人的语言库藏,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现自主学习是大有益处的。所以我们确定了以读作为学生自主活动的首要原则。对于一篇课文的教学来说,应以诵读为先导活动,并把读贯穿在一篇课文教学的始终,变换多种读的形式。一位学生在给我的信中说我至今忘不了你教《春》时叫我走上讲台读课文的情形,它增强了我的自信。确实,留在学生记忆深处的多数内容是学生自己读来的,而不是教师教给的。
需要明确的是,读的活动决不是单向的主体声音对课文文字符号的转换活动,读的过程是主体对读物内蕴主动建构的过程,事物的形状特征、人物的表情、动作等在主体内心逐渐生成。所以读的活动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首位活动。
(2)创设情境 研究讨论
语文课本的大多数篇章都描写塑造了生动的形象,倾注着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构成了真切的意境。教师借助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为学生自主学习主体性的生成创设了适宜的环境。在教师的组织下师生通过图片演示、音乐渲染、角色表演、想象描述等实体操作活动,使师生共同进入课文那种形象化的真切情境之中。在课文语言与学生个性化语言或非语言活动的对应互动中获取直觉的、综合的内省体察。学生的这种形象体察必须上升为理性的思想,才能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质的飞跃,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各种学习情境中,通过自主尝试、小组合作交流、组际间的交流竞争,对课文中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思维加工,得出相应的思维成果 。比如教《雷雨》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周朴园是个十足的反面形象,是不是他就没有一丝一毫的人性了呢?学生的讨论很踊跃,虽然这些讨论有悖于已成的定论,但毕竟打破了单一僵化的思路,使作品的形象更丰满,也培养了学生多角度、多侧面的发散思维能力。我们还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确定目标,不必拘泥僵化的现成答案,让学生有充足的自主探究的空间。我们只有借助语文课堂这块阵地,让情境体验的非理性活动与研究讨论的理性活动和谐统一,才能塑造学生完整的主体,促使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生成。因此,研究讨论的理性活动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活动。
(3)应用迁移 自主创新
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生成还必须通过具体的应用来检验,语文课堂同样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成果检验的主阵地。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新情境中去,知识才能活化,才具有强的迁移力。学生力求对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力争用多种实例加以证明,这样知识才能迁移。教师要利用好语文课堂继续创设广泛应用的情境,促进学生学习的正向迁移,使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整体化、灵活化、深刻化,增强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在评价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时学生明白了要公正客观地评价作者、历史人物,也明白了文学作品作者的时代与阶级局限性不能不在作品中有所反映的道理。后来学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观点再对此进行评价时,学生便能有感而发,畅所欲言了。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应用迁移活动应该是检验活动,是成果展示的活动,同样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通过上面三个过程,让学生主动去找,找内容,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使学生达到:学习学会会学。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掌握了自读的方法,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自然乐学好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