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目前语文课堂最常见的对话模式即教师质疑、学生讨论、师生交流,这是狭隘地理解了对话的含义。课堂上,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对话关系,但对话仅仅就是口头的相互交流吗?从表面上看,对话确实是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或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和谈判。从实质上看,对话是为了求得理解,是一种沟通与交流。新课标中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说,对话不仅仅是口头的相互交流。作为教师,我们还应关注课堂中 另类的对话方式。
一、情绪传递,也是一种对话。
语文教学在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是一种语言性沟通或语言性活动,然而情绪传递这种非语言艺术在语文教学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课堂中,有一些教师非常重视情绪传递功能:他们通过自己的微笑,恍然大悟的表情,拍肩握手的动作等,把自己喜怒哀乐的情绪直接传递给学生,感染学生,引发学生的情绪体验,从而提高了课堂信息的交流。这种情绪传递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对话。
笔者在同课异构、个性张扬省初中阅读教学观摩课中,听了钱江外国语学校的刘飞耀老师上的《那树》一课。因为是借班上课,学生与教师还不熟悉,所以在课堂上难免出现静场。可是刘老师始终是笑容可掬,当一个问题提出,学生冷场时,刘老师是用他的微笑、眼神在和学生对话:相信自己,你能行!学生从老师的微笑中读出了老师对自己的信任。刘老师的音色堪称一绝,更重要的是在朗读时,面部表情也随着文章的内容而变化。皱眉、舒展、严肃、开怀,不经意间与学生进行着无声的对话,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在文中所传递的感情。更佩服的是刘老师的体态语,举手投足之间向学生传递着文本信息。
有许多教师也像刘老师那样很重视课堂中手势的作用,用手势来进行情绪传递,借助手势来与学生对话。笔者在教授《沁园春雪》一词时,就尝试用右手手心向上,从左向右缓缓舒展,然后手心向下反向折回,配合舒缓的节奏手势,来描画那种天地相连、苍茫无垠的景观,来传递作者对北国风光的赞美之情。学生很快从手势中读懂了这一切,这一无声的对话起到的是引导学生如临其境般地进入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中的作用。如果说对话是语言艺术,那么情绪传递即是非语言艺术的对话,它往往在无声胜有声中让学生迸发出灿烂的智慧火花。
二、等待,也是一种对话。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一些情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了一组问题让学生思考,完了之后让学生交流,可是学生没几个举手,于是教师着急起来,干脆自己把答案一一道出;也有学生站起来回答,可是表达的不够流畅,叽叽咯咯之时,教师过早抢过学生的话头,开始侃侃而谈自己的见解;也有学生举手非常积极,可好几个学生回答过去之后,就是回答不到教师预设的答案上,此时教师便用因为时间关系,老师来说说之辞,摆出了所谓的正确答案。这些情况在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中不时出现。有些教师说现在的课堂,内容多,要分析文本,要品味语言,还要拓展延伸,稍有耽搁便会完不成任务。殊不知新课程强调的是训练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一堂好课不是以面面俱到为标准,即使课堂上自己所设计的任务完不成,也要有耐心等待、倾听学生发言的时间。
其实等待的过程也是一种特殊的对话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接受、储存、转化、提取和使用信息中采用的方式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认知风格,其中有一类就是冲动型与反省型。冲动型的孩子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问题时很快就能作出反应;反省型的孩子则不急于回答问题,他们在作出回答之前,倾向于先评估各种可替代的答案。因此对于反省型的孩子,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此时,可以用你的眼神与学生进行无言的对话。不要急,慢慢说! 你一定行!你可以说得更好!学生在接受你的鼓励信息后,会用流畅的表述跟你进行有声的对话。此时你还可以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以示信任这样的无声的对话并不需要很长的时间,因为这是有所为的等待。这个过程,是教师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是内心真诚的流露,这种等待中的对话其实是教师与学生心灵对心灵的呼唤。它会让你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那就是在以后的课堂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发表他的个性化体验,你的课堂将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关注课堂中非语言形式的对话,并和语言艺术进行有机地结合,会使我们的课堂更有效,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创造出更完美的教学艺术。笔者认为,只要对话的双方能够立足于同一个平台,能够敞开胸怀,彼此相视、相融,那么新的视野就会在对话中展开,新的观点会在交流中重组与生成,新的价值也会在共享中意义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