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的实践中,对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因素已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如充满个性的琅琅书声,基于文本的阅读体验和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等,但对于标准问题的探讨也一直没有停过。到底怎样的语文课才是一堂好课,是一堂高效的课,专家们的观点似乎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对待语文有效课堂的评价标准上,我认为,语文教学是否有效,可以从三方面去审视:1.这堂课是否关注学生的发展,是否关注效益意识;2.这堂课是否朴实;3.这堂课是否体现语文价值。其中第一点体现了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而且体现了在单位时间里的工作效率问题;第二点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原生态,使好课人人能上;第三点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所特有的价值。从目前的研究和实践来看,我以为下面这几点可以作为有效课堂的标准来参考。
一、有效的课是一堂不累的课
用累与不累来区别课的好坏和有效程度,主要是考虑到我们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应该是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一堂语文课的意义不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些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优美、富有激情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一堂课的有效与否,不是上课的老师说了算,也不是评委说了算,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学生。如若学生始终能被精彩的课堂所吸引,在强烈氛围的渲染下不知不觉地度过40分钟,学生在一堂课中始终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那就是一堂有效的课。
1.学生兴趣高,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率,以往有些语文课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在于有些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呆板,或过于夸大语文课的作用,教师求全、急燥的心理过于严重,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使学生产生了厌烦的情绪。
有效的课堂,学习的兴趣不只是一两个人的兴趣,也不是一些尖子生的兴趣,而是全体学生的兴趣。不管学生的语文基础怎么样,教师心中都要有一种全人发展的观念,努力促使自己的课堂能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实现这样的发展观,要求教师对全班学生应有全面的了解,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驾驭课堂的能力上,都要作出一定的考虑。
2.学生能积极参与。
不累的课堂不是表现在学生很悠闲,无所事事,而要看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状态良好的学生,总能积极踊跃,满怀激情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正是这种高度的参与使他们忘却了疲劳,因此,他们的学习是主动的,而且是高效的。
评价学生的参与状态,我们可以看学生是否全程参与学习;也可以看学生是否踊跃举手发言,是否兴致勃勃地阅读、讨论;也可以看学生是否积极投入思考或自觉进行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还可以看有没有一些学生,在小组学习讨论时,给予别人指点帮助或大胆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等。
3.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一堂不累的课因为有学生的参与而变得实在,也因为有学生个性的张扬而变得生动。我们在听课的时候,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往往不是老师的教法,而是一些学生出乎意料的回答。我们在称赞别人孩子聪明的时候,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怎样为了成绩而把学生教成书呆子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学生也渴望在课堂教学中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教师鼓励他们把自己独特的见解表达出来,他们就会入景入境地读,入情入理地说,课堂也就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提倡个性化阅读,切忌毫无边际,为了课堂的一时热闹,不去正确地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例如《落花生》一文,虽然拿花生跟苹果、石榴比较,但在赞美花生的同时也决无贬低苹果、石榴之意,《狐狸和乌鸦》一文写了狐狸用各种手段骗了乌鸦的肉,表现的是狐狸的狡猾而绝非聪明。
二、有效的课是一堂朴实的课
叶澜教授指出,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常态性,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很多人帮你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现在的一些公开课,就一堂课而言,它是高效的,在教育理念上,确实给我们听课者起到了引领的作用,但他们为这一堂课而做的准备工作却几倍于平时的课前准备,是平时的教学中无法效仿的。也有的公开课,是对设计的一种重演,课堂变得太完美,没有一点差错,缺乏真实感,使我们看不到学生在课堂中真正的成长和进步。因此,有效的语文课堂应是原生态的课堂,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提质量才是语文课堂的改革方向。
1.目标简明,内容简约。
新课标提出三维目标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有这样几种错误的走向。一是训练目标不明,三维目标只是抄在备课本上的摆设,根本没有心思去领会,以至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二是三维目标不知如何落实,最后只是重了知识轻了其它;三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为了给听课者留个好印象,追求课的花哨,三维目标有意扩大,课外知识大量扩充,喧宾夺主。目标定得不明,内容就会取舍不当,这几种倾向,要么课堂密度太小,效率低,要么密度太大,无法落实,这些都是造成语文课堂低效的原因。
三维目标看似各有侧重,互不关联,实际上则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协调统一的。在一堂课中,三维目标往往需要以一维作为突破口,以此来实现三维的联动,而并不是面面俱到,机械地体现。因此,一堂朴实的课,要求教师在设计时做到目标简明,内容简约,从而使听课者感到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留下较深的印象。
2.教法灵活简便,媒体运用适度。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的教师就在教学设计时非要搞出个小组合作,或者提出一个你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读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可以唱,可以跳,可以画,以示在教学中贯彻了新理念。实际上,教学方法是为目标服务的,有效的课堂并不是方法越多越好,或者说方法越新越好。我想,教学方法应是按照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学的内容与目标进行选择,灵活简便一点,实用就好。探究式和接受式这两种学习方式没有哪一种绝对的好,哪一种绝对的不好,关键要受学生的欢迎,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多媒体给语文教学惹祸的事件并不少见,过分地推崇多媒体,势必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评价多媒体在一堂课中的作用,应该审视多媒体的运用是否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否起到了简便快捷的作用,特别要走出为用而用,盲目拿来,以辅代主、忽视文本等几种误区。
3.教学过程不必追求过分流畅。
一堂课如行云流水般地进行,听课者肯定会有一种置身其中,非常愉悦的感觉,如果设计的问题多多,搞得教师自己都没有了方向,或者设计的问题稀奇古怪,学生不知所云,教学进程磕磕碰碰,这样的课注定要失败。文似看山不喜平,过分流畅的课也不见得好,过分流畅,要么问题太简单,要么这是一堂经过排练的表演课。因此,教学过程的流畅是相对而言的,我想,一堂有效的课,它的教学过程流畅应该表现在问题设计上清清楚楚,让人一目了然,并且富有层次性,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得到,教学过程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沉默,让人看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步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