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也来说说语文课该怎么上

也来说说语文课该怎么上

先说个例子。

去年应邀到深圳评课,其中有一节古诗《画》的教学,据说得过全国性比赛一等奖。执教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教学基本功非常好。她的教学基本过程是:让孩子们自读古诗,找出你感到奇怪的句子来,然后用奇怪的语气读句子。最后用奇怪的语气读全诗。末了,找出诗中的几对反义词,这节课就结束了。这节课除了对教材的理解,其他方面几乎都无懈可击,执教教师也很自信,有点怡然自得。可我总觉得这堂课没有把这首古诗最有价值之处展示出来。

评课结束后,个别交换意见时,我跟这位教师说,如果是我来执教,我会这样设计:首先,我会拿出一幅画,画上也许有一丛花,一只猫,两只蝴蝶。让学生把这幅画告诉别人,看看他们会怎么说。学生说的时候一定会说画上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指导一下,他们还会说出花怎么样、猫怎么样、蝴蝶怎么样。把他们说话的公式总结一下就是有什么和怎么样。除了这种说话模式,他们再没有别的招数。再挂出一幅山水画来让他们说,他们依然是用这样的说话模式说话:上面有山有水有花有鸟,指导一下,他们会说山怎么样水怎么样花怎么样鸟怎么样。这时,老师可提出一个要求,就是:不说上面有什么,也不准说上面的东西怎么样,又要让别人知道上面有什么,上面的东西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办法?学生们一定傻眼。这时可亮出古诗《画》,让同学们读后说说,这首诗有没有说上面有什么上面的东西怎么样。同学们一定会说没有。那你读后知不知道上面有什么、上面的东西怎么样?同学们一定会说:知道。不说‘上面有什么’‘上面的东西怎么样’,又能让别人知道‘上面有什么’‘上面的东西怎么样’,这首诗有什么奥妙?让同学们边读边想小组放开讨论探究,再全班交流探究。学生探究有困难,可以《还珠格格》中香妃的香是以蝴蝶围着她飞来表现的为例,提示学生:把一件事物产生的效果表现出来,也就等于直接描写了事物本身。就象描写了镜子中的你,也就等于描写了你一样。

这时,可以反观全诗,理解全诗,看看是不是描写了画所产生的效果:远远看去,山的颜色十分丰富,风景迷人。我不由得往前走去。越走越近了,我的疑问也来了:这山间的流水怎么会没有声音呢?仔细一看,原来这是画的山,画的水。(这山,这水,画得多逼真哪,我还以为是真的山,真的水哩)咦,春天过去了,这里怎么还是山花烂漫呢,仔细一看,原来这也是画的花,我还以为是我把季节搞错了呢。(你看这花画得多好哇,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了。)再看那只鸟,人走到面前了也不飞走,仔细一看,原来也是一只画的鸟。(画得栩栩如生,真是太象了,我都把它看成真的鸟了。)

这种通过描写效果来反映事物的方法一箭三鸟:既让人知道了画上有什么,也让人知道了上面的内容怎么样,还不露形迹的表达了一种赞叹的感情。至此,可以让学生尝试用描写效果的办法来描述一件事物,比如,说一个人很臭,不必说他散发的是什么臭,有多浓,可以从描写效果角度说他走到哪里都有一大群苍蝇围着它谁从他身边经过都要捂着鼻子等等,学生自能顿悟。最后,给学生拓展练习:用描写效果的办法写一个人很懒或很勤快,或写天气很冷很热。如此,这种从古诗里读、悟出来的表达技巧就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能力了。如果每篇课文都能象这样让学生从文章最突出的特点中学到一点东西,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还用愁学生的语文能力不强吗?

这就是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例子,例就应该例在这个地方。要做到这样可不容易:首先,教材必须是有某方面特色的经典文章,堪为范例,而不是只从内容出发选择的文章。第二,必须执教者自己首先能悟到文章的妙处,而不是仅依赖教学参考。悟到了文章妙处,才能知道要引领学生往何处去。而要做到这点,前提是执教者自己必须是一个舞文弄墨的爱好者。有这种身份,才会有这种灵性和悟性。第三,必须把文章的妙处浅化、生活化、通俗化,必须设置一定的符合儿童思维规律的参照物,突显课文的特色、妙处,于无声处听惊雷。象上述例子中的两幅画那样。第四,文章的妙处的感悟,必须由学生自己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完成,不能包办代替。至多在学生悱愤的情况下,略作点拨。让他们亲历过程,体验感悟。第五,在学生悟明文理后,让其趁热打铁,练习实践,一试身手,内化为能力。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