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之探识
基于语文教育的生命发展意义,语文教学应从语言和人文相统一的特点出发,站在人本的立场上,最终完成人格的完美塑造,实现语文教育中文与人的真正高度统一,教与育的真正有机结合。语文教育有其自身的特征和要求,应抓住文本及其语言的主要载体,不断优化教育情境与过程,实现学生人的一步步跨越。
立足人本发展:文本人本
学科教育有两条规律不可违背:一是关于学科的学习规律;二是学生的发展规律。但是,学科的学习规律必须服从于学生的发展规律。当代教育强调并推崇人本教育理念,其理由即在于此。从文本走向人本是对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现代要求。
文本作为特殊的主体,是一个精神承载者,始终参与着与学生的对话,用它的思想引导、建构着学生的思想。文本作为一种召唤结构,诱发学生去填补它、激活它、创造它。读一篇好文章,让学生回肠荡气,慷慨激昂,甚或温情脉脉,黯然神伤。文中高尚的情操、崇高的精神自然会通过语言文字流入孩子们的心田。语文教学应注重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培养,然而凭借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和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们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等)。这种浸润人文精神的语文教育才是语文学科性质的完整体现,也才能达到其育人的目的。
于漪老师说得好:如果打开用汉字写成的一本书,那就好像进入了一个画廊,一幅幅画争先恐后地向你的感官申诉它的喜怒哀乐。这种喜怒哀乐不是别的,正是一种人文的表达与倾诉。每一篇课文都是有内在的灵魂深度的,有思想感情的。在语文教育中,正确把握教材中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理念、人文情操、人文情趣、人文情理等,合理加以阐发,有效加以渗透,适度灌注,适时呐喊,使人生得以启悟,灵魂得以净化,生命得以彰显,无疑应成为语文教育的神圣使命。诸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我要报效祖国》《钱学森》《海天骄子》等文章的主人公体现出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怀。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有所成就,他们那种对祖国和人民的满腔热忱的主旋律应该贯穿我们语文课堂始终。《微笑着承受一切》《海伦凯勒》《天游峰的扫路人》的主人公体现出直面人生的乐观态度。针对儿童心理特点进行珍视生命教育,这些课文的教育功能不言而喻。《掌声》《真情的回报》《给予是快乐的》的主人公表现出乐群善处的优良品质。《学会合作》则通过生动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现代人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学生的创造火花不会凭空而来,应以读好文本为基石,文本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新课程理念、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重要载体,是师生互动的主要凭借。教师以文本为载体,努力实现与语文课堂上学生人本发展的视界融合。1.以形育人,利用生动的形象打动、吸引、感染学生。如《天游峰的扫路人》刻画了一位健壮、对生活充满自信的老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捕捉和品析语言文字,在字里行间感知、建构老人的形象。老人乐观的神采闪烁于字里行间,学生由此受到感染和教育。2.以情育情。挖掘教材中内蕴的情,准确传达自己体验过的情,积极调动学生潜伏的情,以情育情,实现教学情感的共鸣。如《给予是快乐的》一课读着小男孩的言语行为和保罗心理变化的语句,思考这些语句的深刻含义,尤其是保罗心理感受和感情变化的线索:惊讶又错了懂得了,进而体会给予是快乐的的思想感情。无疑这些感受是在对文本的反复诵读、体验中达成的。3.暗示渗透。用含蓄间接的教学活动形式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将暗示渗透在课堂内外的语言文字训练之中。如教学《海伦凯勒》一课,可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深化对文章中心的理解,提高思想认识。教学《学会合作》一课可以与开展合作为主题的活动结合起来,将所学及时运用于实践。4.超级链接。作为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文本,而应把文本放入到一个更为宏大的背景之中。开展语文大单元主题教育活动,把文本置入合适的情境中去读、去品、去辨,利用文本展示情境,联系生活再现情境,进而激发起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感悟语文的人文性。教师确立大文本观:在读好文本的基础上引领他们回归生活,从而打通学生学习世界与生活世界、课程文本与生活文本的通道;尽可能广地把握课文所涉及的资料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为教学所用,为人本教育提供更为厚实的空间和基础。
把握人文内涵:语文人文
眼下,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某些现象值得思考:文本在教学中的地位仅仅是引出话题,教者往往围绕一些问题转:你感悟到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学生活动由此出发,信马由缰、任意驰骋。语文课上,花上大量的时间去听歌、看录像,常常是歌唱了、舞跳了、画画了,唯独语文没有了。如此离开语言文字的载体加以思想教育、情感熏陶等,语文教学则远离了语和文的家园。
文本的基本要素是语言,语言的本质属性又是生命意识的符号化。情感不是靠教者告诉灌输讲解的,语文教学更多的要通过语言文字进行思想的磨砺和情感的熏陶。人文情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感知的基础上油然而生的,是学生感受之后体验的结果。学生对教材中语言文字的理解,及其由此产生的疑问与感受应成为我们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教育资源。如果离开对课文的咬文嚼字,人文教育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某位老师教学《船长》(苏教版第十一册)一课,首先让学生诵读感悟:a)在这千钧一发的关头,船长哈尔威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自由地读课文,找出文中的句段。b)读一读这些句段,把你最感动的地方画下来,想一想让你感动的原因。接着组织集体交流:谁愿意把自己感动的句段读给大家听!能说说你感动的理由吗?教学中,教者放手让学生朗读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学生读来读去,却没有真正抓住课文中的最能表现船长哈尔威伟大人格的关键词句读进去,诵读成了感悟课文的过场。教者把教学的目光局限在令学生感动的语句上,试图在学生的感动中体验到船长的英雄形象。殊不知丢掉语言文字的感悟和实践,人文又从何而来?学生对船长的所作所为还没有真切的理解和体验,怎么会在心中萌动对英雄的崇尚?
关于这篇课文的教学,笔者手头有一份教例,现摘其片断:
围绕问题,自主阅读:
1.诺曼底号客轮即将沉没的关键时刻,船长哈尔威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打开课文,认真研读船长的一言一行,去和船长一起经历这生死存亡的20分钟。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地阅读课文,并注出自己阅读感受。
交流感悟,重点体验:
1.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教师指导参与。
2.集体交流。重点围绕以下方面研读:
A.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
(1)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能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读出来吗?
(2)还有谁愿意当船长的,让我们每个人都来当一次哈尔威船长!
B.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杂乱,黑暗中人们听到了一段短而有力的对话
(1)这段对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呢?你愿意和谁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2)资料链接:吉林市215特大火灾的报道。联系报道内容,再读读课文内容,大家有什么新的感受吗?
C.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人们透过阴森恐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1)船长哈尔威望着获救的船员和乘客,他心中一定心潮澎湃,此时,他会想到些什么呢?
(2)可是他没有说一句话,没有做一个手势,它成了夜幕中一尊黑色雕像,凝视这尊黑色的雕像,难道大家不想把自己心中的感动读出来吗?
(3)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假如你就是一名获救的船员或乘客,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这样,抓住课文中折射船长伟大灵魂的重点语句,细细品味;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吉林市215特大火灾来体验船长的沉着镇静、先人后己;透过船长在轮船沉没一瞬间纹丝不动的表情,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翅膀,走进船长澎湃的内心世界;通过角色置换:假如我是一名获救的船员或乘客,我会对船长说些什么?这一系列教法设计,不仅激活了语言文字,还激发起学生内心的情感风暴,从而将读、说、听与感、悟、思等语文实践活动与心灵体验过程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本节课的教学在关注语文的同时更体现了人文。
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也是语文学科的显著特点。同其他学科相比,在语文课中进行人文教育,有它独特的优势。语言文字是人性化的,它充溢着人文关怀,闪烁着人性的光芒,充满人文魅力。语言是存在的家。(海德格尔语)然而,语言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每个词都布满历史的脚印和充盈生命的呼吸。(林茶居语)语文的人文性和语文的工具性同样重要,犹如语文教学的两翼,谁也不可或缺。没有人文,就没有语文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语言的习得决不是纯语言的过程,而是一个生命创造的行为。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我努力做到,使一个词对儿童来说,不仅仅是一种东西、对象或现象的标志,而且使它带有情感的色彩带有它的芬芳的香气和丰富多彩的色调。重要的是,要使儿童像倾听美妙的旋律一样倾听词果真如此,我们的语文教育则成为学生的生命之旅。
实现人格教育:人文人格
叶澜教授说:童年时期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儿童学会热爱学习,学会在学校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并热爱学校、集体,做学校、集体的小主人,旨在为今后的学习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人生态度其实就是指一个人的人格。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在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过程中实现生命的不断发展。
人文性的课程理念只有在人文化的教学实践中才能实现;只有真正人文化的教学行为,才是对人文性客观规律的尊重、遵循和运用,也才能实现学生人格化的提升。1.让我们走近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在日常生活中,师生的每一次言语交流,每一种表情传递,每一次眼神示意,每一回手势表达,都在相互包容、相互启迪、相互鼓励,在这样的不经意、不造作的交际行为中感受着平等,感受着友好。2.让我们走进生活。挂云帆、济沧海,到中流击水,看浪遏飞舟;登山岳,小天下,观碧空万里,望沃野平畴语文学习中则将大自然、大社会的千姿百态、千变万化与语文的法定文本建立多维的、迅速而便捷的链接,以随时演绎、活化和拓展文本的丰富内涵。3.让我们走入文化。书籍是语文负载文化的静态方式。读书之意义就在于走进多姿多彩的文化世界,吸取、消化、积淀优秀文化。真正的阅读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激起他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使他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没有这样的阅读,一个人就会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无论什么都不能取代书籍的作用,让学生在广泛而自主的阅读中汲取生命养料,接受众多文化的熏陶。
李镇西老师谈及20世纪语文教育最宝贵的历史经验时说:我认为,百年语文最宝贵的历史经验就是在语文教育中一步步确立了人的地位。20世纪初,就提出新的教育本义,即以养成健全人格为宗旨。可我们的语文教育长期以来滑向了技术主义、理性主义、工具主义的泥淖。语文教学简单化为理清脉络筛选信息提取意旨,人文、人性、人格的涵养被挤占得无立锥之地。今天蓬勃兴起的语文课程改革正是一次语文教育向人的回归。语文教育正越来越逼近其学科特点,指涉人的心灵,关怀人的生命。
没有人文的教育必然会培养出主体人格缺失的学生缺少心灵自由,不会独立思考,毫无创新精神。无论从学生自身发展还是民族未来计议都是十分可怕的。我们即便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制约,可也得有对学生的责任感,对民族的使命感。对此应抱有正确的态度,那就是让我们的工作做得尽可能人文化一些。在重视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保持语文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内涵,重视人格养成、个性发展等的教育价值。作为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是否也得时常反思一下: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是否尊重了学生的人格?能否创设一些具有人性化的环境?采取了哪些体现人文化的教法?
语文教育必须复兴、回归和高扬人文关怀,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学生在对人类精神财富的了解、接受、感悟中,不断充实,不断提高,得到个体的意志、毅力、个性、气质、兴趣、情感等心理品质的日趋成熟,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