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引而不发,跃如也

引而不发,跃如也

读了孙春成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立即想到的就是做标题的这句话。尽管我不在教学现场,但从实录的字里行间一样感受到了课堂上同学们求知若渴、跃跃欲试的情景,感受到了师生间平等、合作、互动的和谐氛围。

孙春成老师是立体教学的倡导者,他认为《扔掉可惜》的教学就是立体教学的一个样本。什么是立体教学?我不太喜欢下定义,也不想引用春成下的定义。定义对研究学问也许是必要的,但生活中任何鲜活的东西,一经定义的蒸馏,提纯出一串抽象的概念,便失去了生活固有的鲜活和灵动(想起了哥德的名言: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长青)。我比较喜欢用生活的语言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加以描述。我在为春成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一书写的小序中这样描述我对立体教学的理解:我们听名师或优秀教师的课,常常会感到教学内容的厚实。在这样的课上,知识传授、能力训练、情感陶冶、意志培养、个性发展浑然交融,汇成一股推动学生积极向上的巨大影响力,学生在这股力量的驱动下,无知者变为有知,少能者变为多能,愚笨者变为聪明,懦弱者变为坚强,懒惰者变为勤奋。听这样的课,既感到教学目标明确而集中,却又无法仅指其一端,只觉得一堂课是一个完美的整体,其功能是综合的、多维的、全方位的。这种感觉,就叫‘立体感’,这样的教学,就是‘立体教学’。

我认为,春成设计并执教的《扔掉可惜》,就是这样一堂颇有立体感的好课。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确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小说的结尾究竟怎样?作为贯穿教学全过程的一个中心悬念,自始至终牵动着学生一波接一波的思绪,激发着他们浓浓的探究兴趣;直至最后,吝啬的教师仍然引而不发,惜言如金,不肯宣布答案,把学生求知的胃口高高地吊到了极点。这似乎有些不合教学的常规,却又不得不承认其匠心独运之妙:这个没有结尾的结尾,使这堂课如一篇含而不露的文章,终篇接混茫,给人以更多回味和思索的余地。毫无疑问,学生从这堂课上受到的锻炼、获得的教益,决不是单一的、平面的。

窃以为,立体教学最鲜明的特点是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贯穿始终,知识在自主探究中获得,想像力创造力在自主探究中发展,兴趣、情感乃至意志、性格等等,无不都在自主探究中得到培养和锻炼,这正是这堂课给人以很强立体感的原因所在。但所有这一切,实际上又都离不开教师引而不发导而弗牵的引导、启发和鼓励。我想,这对我们如何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也是一个极好的启示。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