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教学思想中的一条重要教学原则, 认识因材施教这种深刻的历史性演化,无疑为我们重新审视那些理所当然的传统观念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启示。本文把历史上有关因材施教的分散材料和观点加以分析整理,形成系统的的结论,试图从教育史的记载中,探索因材施教的历史演进和发展,结合自己的语文实践加以反思,以利于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自觉地、有效地、创造性地运用好因材施教原则。
[关键词] 因材施教; 教育史; 个性化教育
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的一条重要的教育教学原则,它是在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教授诸生的实践中创立的,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孔子以后,这条教育原则被我国历代的教育家继承,并不断地发展完善,时至今日,还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广泛采用,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因材施教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说明它反映了教育自身的客观规律。因此,从教育历史的继承和现代教育的需要上,进行研究探讨,不仅有历史的借鉴价值,而且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因材施教的演进轨迹
因材施教是从孔子开始的,这可以说是雏形的或始发的因材施教。这种因材施教模式在教学上的主要表现,是对不同材的问同而答异,抑强而励弱,使之均得到发展,它贯穿着孔子的忠恕思想。同是问仁、问孝、问政等,孔子对不同发问对象的回答完不同。如:仲弓问仁,孔子回答说:出外工作好象去接待贵宾,使唤老百姓好象去承当大的祀典,都得严肃认真,小心谨慎。自己不喜欢干的事,便不要给别人去干。在工作岗位上不对工作有怨恨,就是不在工作岗位也没有怨恨。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司马牛问仁,孔子答道:仁人,他的言语迟钝。颜渊问仁,孔子的回答又是:抑制自己的欲望,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称赞你是仁人。实践仁的道德,完全凭自己,难道还凭别人吗?(《论语颜渊》)。颜回和仲弓,不仅悦子之道,而且具有仁德,所以, 孔子对他们的回答就深,司马牛多言而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樊迟志向不高, 就回答得浅而有针对性。因此孔子通过谈话、观察、提问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掌握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志向、学习态度和学习专长以及年龄差异等进行施教。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实现培养目标。其实施成功的因材施教的方式可归结为以下几种:①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给予不同的教育。②针对学生不同的优缺点,对症下药,补偏救弊,使学生能正常发展,这种有扬有抑、救弊补偏的教育,正体现了孔子辩证法的思想。③顺应学生的爱好而发展其特殊才能。孔子是承认人的特殊爱好和才能的存在的。例如他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知不欲勇和艺,就是说明他了解到了臧仲武等四人各具有不同的特殊才能。又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④量力而行。例如:阙党童子有速成的思想,孔子马上使人传命来教育他们,矫正他们的错误思想和行动。⑤个别谈话,因人制宜。⑥批评和表扬相结合。⑦分科教学,培养特长。孔子对已深通六艺的弟子,再进行德行、言论、政事、文学等分科的教育,区别对待。《论语 先进》有一段话: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由、子夏。说明孔子进行过分科教学。所以他教出来的学生成就各有不同。孔子的这种因材施教,看起来虽然是朴素的,浅显的,但是,它开了我国教育史上因材施教的先河。
孟子继承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主张教亦多术矣。(《孟子》:《告子下》)他从性善论出发,认为人生来虽具有同样的善性,但由于环境和个人修养的不同,从而造成了才能上的个别差异。因此,他先把教育对象给以分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法。他说:君子教育的方式有五种:有象及时的雨水那样沾溉万物的,有成全品德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还有以风流余韵为后人私自学习的。这五种便是君子教育的方法。也就是说,对才能最高类型的学生只需及时点化;对长于德行类型的学生加以熏陶使他成为德行完全的人;对长于才能类型的学生加以正确指导,使他成为通达的人;对于一般类型的学生可以用答其所问的方法,以排其所难、解其疑惑,使其成为有用的人;还有那些不能及门受业类型的学生,可以通过私取他人、自学成才的方法,达到受教育的目的。孟子的这种因材施教超出了孔子因材施教模式的范围,即他把不同特点的施教个体,扩大到不同类型的施教群体,无形中扩大了被教育者的数量,提高了教育的社会效益。这是对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发展。
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思想的总结性著作《学记》主张长善救失,强调在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并且对学生在学习上的各种特点做出更具体的分析,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失也。教与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教师要知其善恶,以善补恶,长善救失,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可见,《学记》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教学原则。不仅儒家教育学生如此,墨家的墨子对弟子的教育也决非千篇一律,他要求弟子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墨子耕柱》)。特别是还根据弟子水平程度的深浅和能力强弱的差异进行教育,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墨子大取》)。而战国时问世的儒家经典《孟子》一书,也记载着孟子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教学方法的大量事例。如孟子在拒绝齐威王赠金之后,对陈臻解释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收受财物)乎的道理;在离开齐国时,对虞充阐释不怨天不尤人的道理(《公孙丑下》);向公孙丑阐述四十不动心、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道理(《公孙丑下》);以及向彭更讲述食志与食功的道理;向万章分析东征西怨的道理;向公都子阐明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的道理(《滕文公下》);等等。
秦汉时期,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王朝正式确立,特别是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以后,创立了封建国家兴办的中央官学太学和郡县道邑地方学校,使封建社会的教育开始走向了学校化、系统化、规范化、社会化。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因材施教被封建教育视为一条宝贵经验而为历朝的教育家普遍采用。汉朝自董仲舒以下的一些教育家,大都主张因材施教,并对因材施教有各自的论述。董仲舒说: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又)慎其行省其所为而成其所湛,故力不劳而身大成。《春秋繁露玉杯》。郑玄说:各因其人之失而正之,《论语注》救其失者,多与易则抑之,寡与止则进之。《礼记学记注》。徐干说:导人者必因其性,治水者必因势,是以功无败而言无弃也。《中论》这些都是说教育要因人而施,才能取得积极的效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家同样也注重因材施教。如南朝文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了个体在先天遗传素质上的相互差异,既然有这种先天差异,那么各人的学习方式方法应有所不同,每个人应当选择适合自己的风格来确定学习的方向和方法,根据自己的天赋条件来培养、发展才能。刘勰因性以练才的观点,是对传统的因材施教教育方法论在学习理论中的演变和发展,值得予以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