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教师培训方式应改变

教师培训方式应改变

暑假快到了,对教师的集中培训也将拉开序幕。去年我有幸参加了省级、市级培训。用一句话概述我当时的感受便是:带着对新课程标准的好奇进去,一头雾水出来。我怀疑是我接受能力差,便和来自其它地市的同行们聊及此事,结果是英雄所见略同。有的同志开玩笑说,大学教授都把我们当成他们的研究生了。一周下来,我们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究其原因,我觉得整个程序颠倒了。大家都求知心切地去参加培训,不知培训内容,心中无底;教授们带着高屋建瓴的理论普度众生;组织者处心积虑?竞推重量级人物?强力灌输?以突出权威性。平心而论?授教者的理论性很强,可与学习者间的落差太大,曲高和寡,实效性可想而知。

我想可否这样:在组织培训前几个月下发培训提纲,确定培训内容,明确培训方式,让学习者先行学习,做到心中有底,有备而来;让学习者先期学习、研究,带着学习笔记、实验报告参加学习。在学习中举疑答难、互相探讨,从而实现培训教学知己知彼。如此这般,教学间的信息差便显著缩小,教学的针对性便显著增强。还可在培训前进行问卷调查,把那些学习经验突出,产生一定实践成效的地区或学校的先进做法提携出来,当做个案进行剖析,达成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再行理论指导,学员便不会觉得理论的艰涩难懂了。另外,这样做还会激发校本培训的内在活力,推动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

分析以往培训弊端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急于求成的心理在作祟。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教师培训的重要性不容商榷。也许一开始,组织者的本意就是要尽快地实现教师观念的革新,从而广泛地进行通识培训。可实际情况如何呢?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识不足,学校、教师任务性不强。形象地说,就是对上面的处心积虑不领情。何以至此?因为简单的通识培训只在他们头脑中形成暂时的概念,时效性强,功效差,没有后续措施。如果在教师中规定或者学业课本,再配以相应管理措施,他们的学习意识便得以强化。要知道,实现教师观念的变革,光靠自觉行为是不够的。

教师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浓烈的氛围。在教学评价单一体制下,急功近利已成惯性,牢牢地抓住学生不松手成为他们朴素的对学生负责的的观念,可以说是一条道走到黑。在教师中能自觉进行理论学习的人很少,死抱经验、逐步规范、小打小闹、稍作创新的多,应当说,这已经难能可贵了。因为这是在无外界压力下的自觉行为,如在此基础上略加压力,强化任务意识,有本可依,有章可循,逐步引导他们走上学习研究的正轨,便可在短时期内促使他们切实改变观念。

身为普教战线上的一员,我感到多数同行们对新课程的理解还很狭隘,还只停留在新课程就是教新教材,教新教材就是适当改变以往的教法,新教法的改变就是使用现代技术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实现对教材处理的多渠道、多面性灌输。有的实验学校由于使用教材与其它学校不同,到初中三年级还要让学生找所谓的统考课本再行教学。这从根本上违背了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国民素质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应达到的水平的精神。这样还谈何课程资源的开发。

综上所述,我觉得,教师培训一定要把握好它的引导功能、探究提高功能、典型示范功能和经验推广功能,从而实现教师自主学习、研究学习、合作学习,实现教师从经验型向学者型的转变。理论提高了,自觉实践才能顺理成章。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