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上,常听有的老师问学生懂不懂。我觉得,这问法很不科学。因为这样问,对于学生来说,会产生误解,以为听懂了,就算学好语文了,就万事大吉了;对于教师来说,讲课文就是让学生懂,学生懂了,教师就算完成任务了。让学生懂,没有错,问题是,学生懂了,就有语文能力了吗?我看未必。
要懂就得讲,所以许多语文教师都喜欢讲,并且竭力追求讲深讲透。常听有的老师说,喜欢上文言文,不喜欢上现代文,因为现代文没讲头。就拿文言文来说,一篇七八百字的短文,要讲三四节。一字一句,从词性、用法、含义到翻译,学生全懂了。可是,要让学生读一读,学生读的磕磕巴巴,有的句子还读破句;合上课本,让学生背一下,就更傻眼了,有的连一句原文也不能背出来。学生听懂了,却不能正确地、流畅地、欣赏地读,和文言文依然有隔膜。时间一久,把老师讲的全忘了,学生脑子里依旧是空白。中学六年,学生对学过的文言文可以说篇篇懂,然而由于不能诵读,不能背诵,学生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很差,欣赏能力几乎是零。这样学习的结果是老师一讲全懂,老师不讲,全不能。传统语文教学始终抓学生的读和背,在能上下功夫,不在懂上下功夫,是摸到了语文学习的规律。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就是一个证明。现代语文教学反其道而行之,一开始就抓讲,讲深讲透,学生懂了却不能。求讲深讲透的教学观念给现代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受害的当然是学生。然而,语文教学一直讲风甚盛,久杀不衰,我想,就是这个懂字在作怪。
语文教学不是懂不懂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问题。开口能说,开卷能读,提笔能写,这三能应该成为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现在逐一说一说。
开口能说,是口语训练。也许有人说,不是哑巴,谁不会说话,还用专门训练?语文教学的开口能说,和生活中的说话是不同的。生活中的说话是随意的,杂乱的,而且各地用各地的方言。这些人聚集到一块,交流就困难了。在教学中训练说,是在公共场合说。许多学生在课下能聊,但在课堂上不能说。有的不敢站出来说,有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有的说了半天不知道说的是什么。这就说明缺乏训练。在公共场合说,首先是用普通话,声音响亮、清晰,态度自然、大方,说的流利,没有嗯嗯啊啊,这个那个之类的口头语。其次,说的内容是自己思考的,有明确的观点,有可信的证据,有积极的意义。最后是简明、得体,充满情感,符合逻辑。做到这三点,才算是开口能说。
开卷能读,不但是默读,还包括能朗读。默读,用眼睛看就行了,都会;朗读,是用声音表现文字里的情意,得训练。现在许多的中学生不能朗读。主要表现是读的没有语气,没有语调,没有节奏,没有表情;有气无力,有声无情,让人听了昏昏欲睡。美文还需要美读,不能美读,欣赏就是大问题。古人读诗词用吟,读散文用诵,都是美读。把欣赏放在第一位,在欣赏的过程中,渐渐领悟、理解了。这种读,就像欣赏美人,先欣赏她的美丽,之后再去理解和她有关的情况,比如,性格怎样,文化程度怎样,结婚了没有,等等。如果倒过来,就没有趣味了。现在一说到阅读,人们往往把理解作为重点,左分析右分析,把欣赏抛到了九霄云外,就是倒过来了。不能朗读,不算是学语文;不能美读,就谈不上欣赏。总之,不能朗读就体会不到语言文字的妙处。学生的朗读能力越来越差,是因为语文教学越来越不重视朗读。尤其是到了高中,课堂上就很少听到朗读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想,教师带头读,课堂多朗读,是个有效的办法。学生听教师读,会受感染,也想读;慢慢养成了爱朗读的习惯。不论课上课下,学生拿到好文章就想读,读的很快乐,就是开卷能读了。
提笔能写,不仅能写考试文,还要能写生活文。后者才是目的。现在的学生能写考试文,不能写生活文。因为考试文可以胡编乱造,生活得写真实。这颇有点像写鬼容易写人难了。考场上,学生造作文的速度快得惊人。我曾见过一位同学,离下场不到二十分钟了,还没有开始写作文呢。我很为他担心。可是,下场交卷时,他写了满满的一大篇。内容是什么,我不得而知,但分数肯定是要给他的。如果编的可以,还能拿到不错的分数。凭着几篇范文和小故事,学生就能造出考试文,这也算能写,但不管用。古代的八股文教育,学生能写考试文,大多能写文情感并茂的生活文。这里面的规律,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现在,学生的写作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不能写规范的字,不能用准确的词,不能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能自觉修改自己的文章。语文教学要把这些不能训练成能,使写作既能用在考场上,也能用在生活中。所以,要让学生:一是能写工整的汉字,二是能写文从字顺的句子,三是能写有物有序的文章,四是能改词句不妥的地方。总之,语文教学既要让学生能写考试文,更要让学生能写生活文。这样,才算是做到了提笔能写。
语文教学不要再问懂不懂了。学习一篇文章不可能全懂,有些不懂的也没有关系。语文学习需要经过岁月的发酵。今年不懂的,明年或后年就懂了。语文教学要问能不能,能不能说,能不能读,能不能背,能不能写。总之,要落实在一个能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