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语文课程改革十大聚焦

语文课程改革十大聚焦

当前,在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方针的指导下,语文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改革中出现了一些人们颇为关注的焦点,现梳理如下并试作解读,以就教于方家。

一、生活

指的是语文与生活相联系。面对火热的社会生活,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密切。生活有多么广阔,语言就有多么广阔生活处处有语文等成了近年来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愿意接受的观点。这一观点的重要性在于,只有与生活密切联系,才有无穷的语文资源可供开掘,学生学习语文才有兴趣;只有充分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才能克服语文学习的长期性、普遍性与事实上的课时有限之间的矛盾,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

那么,学生的生活包括哪些方面?课程标准所开列的课程资源,可以为之作一个很好的注脚: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

二、综合

指的是语文课程要简化头绪,加强综合,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综合的、全面的提高。综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改变现行语文教育中过于追求科学化、多线索的倾向,加强语文听说读写的整合。听说整合为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和写作整合于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之中。以往的语文课程,一般分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汉语知识和语文实践活动等若干个子系统,好处是线索分明,便于教学,但缺点也很明显,即片面追求科学化,罗列大量训练点,肢解语文;强调听说读写的独立自足,各成体系,互相缺少联系和照应。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如果头绪繁多,则有百害而无一益。

2.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大力提倡综合性学习。在综合性学习中,可以使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整体发展听说读写能力,沟通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并把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实践

是指加强语文的实践性。这是针对过去语文课程严重脱离实际、纸上谈兵、重知识轻能力、死记硬背、学生学习的归宿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等倾向而提出的,目的是广开语文资源,加强课内外联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在某种程度上,实践性与生活又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两段话集中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实践的重视。

四、开放

是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大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使语文学习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形成课内外结合的、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其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沟通教材内外、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使语文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阅读由课文扩展到其他文章以至课外,引导有条件的同学进行网上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在重视课内练习的同时,要重视课外练笔和课外口语交际活动;综合性学习一般只提供活动的方向和少数参考资料,大量的具体的学习任务则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综合性学习中的跨学科活动则是语文教材开放性的最集中表现。

2.由于教材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闭自足的,而是开放性的、向着深广的时空延伸的,所以,对教师来说,教材决不是圣旨,它只是给教师的教学搭建一个大显身手的平台,其中许多地方需要教师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灵活处理,或增或删,当然最主要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实、发挥。新型教材的由有限伸向无限、由现在通向未来的开放性特点,则使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

五、学习方式

指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各门课程提出的共同要求,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四大理念之一,完整表述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具体可作如下理解: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注意调动学生个体的生活体验,进行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改变过去语文学习中学生单兵作战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从中体验与人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改变过去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设计问题,设置情境,使学生在课堂内外,利用各种手段(如图书馆和互联网等)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就感兴趣的问题深入研究,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达研究成果。

六、少做题,多读书

这是针对过去应试教育中搞题海战术的严重不良倾向而提出的语文教育新策略。语文课程标准说: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少做题是手段,多读书是目的,即把少做题而省下的时间还给学生,引导他们多读几本好书,多背几篇名文,多记几段佳句,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积累,打好文化根基。

少做题,多读书表面看来似乎是对学生说,但每一个环节都要通力合作,尤其需要给学生创造条件。对于教材编写来说,课文后的练习设计要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做到少而精;对于教师来说,不要随便给学生增加课本以外的练习题。

多读书,首先是多读课本中的课文,这些课文一般都是名家名篇,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都很好,堪称典范。对于这些课文,该熟读的熟读,该背诵的背诵。其次是破除过去认为学生读课外书是不务正业的观念,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读课外书最好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并尽量配合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

七、知识

这是指淡化语文知识,加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近几年来,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深入,语文教育界有一个普遍的看法,认为过去语文教育是知识体系,学生死记语文知识,忽视了语文实践能力的养成,而改革必须淡化知识,打破语文教育以知识为体系,构建语文课程的能力体系。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抛弃了过去教学大纲中罗列的几十条语文知识点,提出语文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教材编写中的语文知识要少而精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语文学习不是为知识而知识,而是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并严格规定这些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在以上思想指导下,新的语文教材编写中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知识减少到最大限度,汉语知识不再系统编排,而是精选极少量的知识随课出现,零星地点缀于课文练习之中,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即时训练。

八、跨学科

指的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等,这些观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不断得到强调。提出跨学科这一概念的背景在于,过去的语文课程过于强调学科中心,与其他课程隔离,独自为战,为语文而语文,湮没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工具性。提出这一概念的理论依据在于:语文本来就是反映并表现大千世界的,当然也反映其他课程的内容;生活处处有语文中的生活,其他课程当然也包含在内,只要有听说读写的地方,就会有语文。

新教材编写中尽力体现跨学科这一思想。阅读部分的课文选编注意体现学科内容的多样化,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文学、艺术等尽在其中;练习设计注意跨学科照应;综合性学习尤其强调跨科学,专题设计常常是从科学与人文两个方面入手,使学生联系其他学科所学的知识,请教其他学科老师,开展语文活动,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九、网络

网络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当前世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这一前提。更准确的提法是加强信息技术教育,这是与双基教育同等重要的一项基础教育工程,国家对此十分重视。语文课程作为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课程,所涉知识广,所跨领域多,学会利用网络获取更多语文资源显得比其他课程更为重要。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这一点,提出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能利用网络搜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从中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新教材编写注重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需要利用各种手段,占有尽可能多的资料,而科技发展的最新最便利的手段当然就是网络。因此,阅读部分的扩展性练习和综合性学习,非常强调有条件的学校或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来查询、搜索有关资料,开展研究活动。这一要求虽然目前在全国一些地方可能还行不通,但它绝对富有前瞻性。

十、评价

指建立新的语文课程评价体系。这里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和学生的学习评价两个方面。语文课程标准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辟专章提出详细的评价建议,可见其对语文课程中评价问题的高度重视。这是有感而发的,即针对过去评价方式上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仅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语文成绩好坏的惟一标准。

评价体系改革总的原则是: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评价的主要手段,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改变过去以考试作为单一评价方式的局面,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评价体系改革的具体原则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加强形成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重视定性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间评价相结合,以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为主,吸收家长参与评价活动。

在语文课程评价制度改革的初始阶段,当务之急是考试的改革,应逐渐减少客观性试题,不断增加主观性试题。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