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和研究的逐步深入,一些新的问题又陆续凸现出来,发展思维就是其中的一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义务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条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发展思维作为基本理念的组成部分,取代了以往教学大纲中开发智力的提法,为语文课程增加了一个新的要件和执行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高中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提出应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也就接纳了《义务课标》中发展思维的要件。两个标准在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和附录中二十余次涉及思维一词,说明充分利用语文课程发展学生的思维已经引起语文界的关注。然而,这些标准在要发展什么样的思维能力要发展什么样的思维品质语文课程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发展思维的资源我们如何围绕发展思维组织教学活动等问题上,并没有系统和明确的要求,给语文教师执行新的课程标准带来一定的困难。
要发展什么样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人脑在对客观存在进行反映时所应具备的主观条件。其中的客观存在是指人脑所面对的思维对象,而人脑在面对不同思维对象时,需要不同的主观条件。人脑在面对语文课程这个思维对象时,显然也要调动一些的主观条件,这些条件与人脑面对数学、物理、音乐时是不一样的,各有所需,各有所求。因此,人脑面对语文课程就需要相应的语文思维能力,反过来说,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是可以发展特殊的语文思维能力的。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要发展什么样的思维能力,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义务课标》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高中课标》则在实施建议中三次提到了思维能力:一是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二是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发展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三是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些要求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不系统,也不明确。
语文课程具有自身的系统性。一是构成的系统性,是由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构成的言语文章和言语文章传达的文化所构成;二是认知的系统性,是针对语言文字的认识与表达、针对言语文章的审美与创造和针对文化的鉴别与吸收的认知。面对这两个系统,相应的思维能力也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它主要包括感悟力、反应力、预见力、转化力、想象力、发散力、适应力、转换力、判断力、概括力、批判力、洞察力等方面的内容①。语文课程标准没有揭示出这种系统性的存在,零散地提出了想象力思辨能力批判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等内容,比较笼统,又不太明确,更重要的是没有揭示出语文课程究竟能够培养出什么样的思维能力来。
要发展什么样的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思维个体在思维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智力特征。②主要包括个体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等一般特征。③同思维能力一样,思维品质的形成与思维对象之同也存在着必然的逻辑关系,即通过语文课程是可以促进某些思维品质的发展的。《高中课标》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提出: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发展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提出了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的思维品质要求。这些表述显然没有把语文课程要发展什么样的思维品质全面而系统地揭示出来。
思维品质之间具有相互联系、密不可分④的关系,在注重发展某种思维品质的同时,还不能忽略其他品质的培养,这些品质处于一个周延的系统之内,应当兼顾。语文课程标准宏观地强调了发展思维品质,具体强调了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因此是不全面的,不系统的。另外,它所强调的思维品质与人的抽象思维形态的关系比较密切,却淡化了与直觉思维形态关系密切的敏捷性和畅达性,与形象思维形态关系密切的变通性和新异性⑤,容易继续引导教师和学生走一味地分析课文的老路。
语文课程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发展思维的资源
语文课程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发展思维的资源,它在发展思维方面的优势或独特之处是什么,课程标准基本上关照到了。一是关照到了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思维发展的影响,比如《义务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二条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二是关照到了阅读与鉴赏阅读对思维发展的影响,比如《高中课标》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与鉴赏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三是关照到了语言实践对思维发展的影响,比如《义务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二条中指出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高中课标》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的教学建议中则指出: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发展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
总的来看,语文课程标准指明了语文课程可以为发展思维提供的区别于其他课程的优势资源:汉语言文字、阅读与鉴赏阅读、语言实践等。另外,语文课程标准还指明了语文课程资源的一些其他特点,比如《义务课标》中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等,这些特点也将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产生最直接影响,应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注意。
我们如何围绕发展思维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应如何围绕发展思维组织教学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却没有明确的说法。原因为:一方面是语文界对发展思维的认识还不统一,另一方面是我们语文思维培育理论的建设还比较滞后。但可以肯定的是,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把发展思维作为语文课程的一个要件提出,预示了语文教育的又一个发展方向,即除了对学生进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教育外,思维性也可以成为教育的一个内容,成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
语文课程标准是一个前进性的标准,一些问题还没有揭示清楚是可以理解的,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统一和理论建设不断的深入,相信它会在究竟要发展什么思维以及如何发展等问题上,做出系统而明确的要求。
注释:
①⑤冉正宝《语文思维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2页,第187页
②卫灿金《语文思维培育学》,语文出版社,1997年,第88页
③④林崇德、辛涛《智力的培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96-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