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年,封建制度开始崩坏,贵族的统治权,渐渐维拷打不住。社会上阶级,有了紊乱的现象。到了战国,更看见农经解放,商人抬头。这时候一切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制度,都起了根本的变化。大家平等自由,形成了一个大解放的时候。在这个大变动当中,一些才智之士,对于当前的情势,有种种的看法,有种种的主张;他们都想收拾那动乱的局面,让它稳定下来。有些倾向于守旧的,便起来拥护旧文化、旧制度,向当世的君主和一般人申述他们拥护的理由,给旧文化、旧制度找出理论上的根据。也有些人起来批评或反对旧文化、旧制度;又有些人要修正那些。还有人要建立新文化、新制度来代替旧的;还在人压根儿反对一切文化和制度。这些人也都根据他们的自己的见解各说各的,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便是诸子之学,大部分可以称为哲学。这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发达的时代,在中国学术里有稀有的。
诸子都出于职业的士。士本是封建制度里贵族的末一级;但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士成了有才能的人的通称。在贵族政治末崩坏的时候,所有的知识、礼、乐等等,都在贵族手里,平民是没分的。那时有知识技能的专家,都由贵族专养专用,都是在官的。到了贵族政治崩坏以后,贵族有的失了势,穷了,养不起自用的专家。这些专家失了业,流落到民间,便卖他们的知识技能为主。凡有权有钱的都可以临时雇用他们;他们起初还是何候贵族的时候多,不过不限于一家贵族罢了。这样发展了一些自由职业;靠这些自由职业为生的,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阶级,便是士农工商的士。这些士,这些专家,后来居然开门授徒起来。徒弟多了,声势就大了,地位也高了。他们除掉执行自己的职业之外,不免根据他们专门的知识技能,研究起当时的文化和制度来了。这就有了种种看法和主张。各思以其道易天下[1]。诸子百家便是这样兴起的。
第一个开门授徒发扬光大那非农非工非商非官的士的阶级的,是孔子。孔子名丘,他家原是宋国的贵族,贫寒失势,才流落到鲁国去。他自己作了一个儒士;儒士是以教书和相礼为职业的,他却只是一个老教书匠。他的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有教无类[2]。他大招学生,不问身家,只要缴相当的学费就收;收来的学生,一律教他们读《诗》、《书》等名贵的古籍,并教他们礼乐 等功课。这些从前是只有贵族有能够享受的,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术民众化的人。他又带着学生,周游列国,说当世的君主;这也是从前没有的。他一个人开了讲学和游说的风气,是士阶级的老祖宗。他是旧文化、旧制度的辩护人,以这种姿态创始了所谓儒家。所谓旧文化、旧制度,主要的是西周说文化和制度,孔子相信是文王、周公的事业,便是他给他自己的使命。他自己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3];所述的,所信所好的,都是周代的文化和制度。《诗》、《书》、《礼》、《乐》等是周文化的代表,所以他拿来作学生的必修科目。这些是共同的遗产,但后来各家都讲自己的新学说,不讲这此;讲这些的始终只有述而不作的儒家。因此《诗》、《书》、《礼》、《乐》等便成为儒的专有品了。
孔子是个博学多能的人,他的讲学是多方面的。他讲学的日的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的人,并不在于养成某一家的学者。他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之外,更注重人格的修养。他说为人要有真性情,要有同情心,能够推已及人,这所谓直、仁、忠、恕;一面还得合乎礼,就是遵守社会的规范。凡事只问该作不该作,不必问有用无用;只重义,不计利。这样人才配去干政治,为国家服务。孔子的政治学说,是正名主义。他想着当时制度的崩坏,阶级的紊乱,韫名不正的缘故。君没有君道,臣没有臣道,父没有父道,子没有子道,实和名不能符合起来,天下自然乱了。救时之道,便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4];正名定分,社会的秩序,封建的阶级便会恢复的。他是给封建制度找了一个理论的根据。这个正名主义,又是从《春秋》和古史官的种种书法归纳得来的。他所谓述而不作,其实是以述为作,就是理论化旧文化、旧制度,要将那些维持下去,他对于中国人化的贡献,便在这里。
孔子以后,儒家还出了两位大师,孟子和荀子。孟子名轲,邹人;荀子名况,赵人。这两位大师代表儒家的两派。他们也都拥护周代的文化和制度,但更进一步的加以理论化和理想代。孟子说人性是善的。人都有侧隐心,羞恶心,辞让心、是非心;这便是仁、义、礼、智等善端,只要能够加以扩充,但成善人。这些善端,又总称为不忍人之心。圣王本于不忍人之心,发为不忍人之政[5],便是仁政,王政。一切政治的、经济的制度都是为民设的,君也是为民设的这却已经不是封建制度的精神了。和王政相对的是霸政。霸主的种种制作设施,有时也似乎为民,其实不过是达到好名、好利、好尊荣的手段罢了。荀子说人性是恶的。性是生之本然,里面不但没有善端,还有争夺放纵等恶端。但是人有相当聪明才力,可以渐渐改善学好;积久了,习惯自然,再加上专一的工夫,可以到圣人的地步。所以善是人为的。孟子反对功利,他却注重它。他论王霸的分别,也从功利着眼。孟子注重圣王的道德,他却注重圣王的威权。他说生民之初,纵欲相争,乱得一团糟;圣王建立社会国家,是分明分、息争的。礼是社会的秩序和规范,作用便在明分;乐是调和情感的,作用便在息争。他这样从功利主义出发,给一切文化和制度找到了理论的根据。
儒士多增是上层社会的失业流民;儒然而所拥护的制度,所讲、所行的道德,也是上层社会所讲、所行的。还有原业农工的下层失业流民,却为半成为武士。武士是以帮人打仗为职业的专家。墨翟便出于武士。墨家的创始者墨翟,鲁国人,后来做到宋国的大夫,但出身大概是很微贱的。墨原是作苦工的犯人的意思,大概是个浑名;翟是名字。墨家本是贱者,也就不辞用那个浑名自称他们的学派。墨家是有团体组织的,他们的首领叫作钜子;墨子大约就是第一任钜子。他们不但是打仗的专家,并且是制造战争器械的专家。
但墨家和别的武士不同,他们是有主义的。他们虽以帮人打仗为生,却反对侵略的打仗;他们只帮被侵略的弱小国家做防卫的工作。《墨子》里只讲守的器械和方法,攻的方面,特意不讲。这是他们的非攻主义。他们说天下大害,在于人的互争;天下人都该视人如已,互相帮助,不但利他,而且利己。这是兼爱主义。墨家注重功利,凡与国家人民有利的事物,才认为有价值。国家人民,利在富庶;凡能使人民富庶的事物是有用的,别的都是无益或有害。他们是平民的代言人,所以反对贵族的周代的文化和制度。他们主张节葬、短丧、节用、非乐,都和儒家相反。他们说他们是以节俭勤苦的复禹为法的。他们又相信有上帝和鬼神,能够常善罚恶;这也是下层社会的旧信仰。儒家和墨家其实都是守旧的;不过一个守原来上层社会的旧,一个守原来下层社会的旧罢了。
压根儿反对一切化和制度的是道学。道学出于隐士。孔子一生曾遇到好些避世之士;他们着实讥评孔子。这些人都是有知识学问的。他们看见时世太乱难以挽救,便消极起来,对于世事,取一种不闻不问的态度。他们讥评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6],费力不讨好;他们自己便是知其不可而不为的、独善其身的聪明人。后来有个杨朱,也是这一流人,他却将这种态度论化了,建立为我的学说。他主张全生保真,不以物累形[7];将天下给他,换他小脚上一根汗毛,他是不干的。天下虽大,是外物;一根毛虽小,却是自己的一部分。所谓真,便是自然。杨朱所说的只是教人因生命的自然,不加伤害;避世便是全生保真的路。不过世事变化无穷,避世未必就能避害,杨朱的教义到这里却穷了。老子、庄子的学说似乎便是从这里出发,加以 扩充的。杨朱实在是道家的先锋。
老子相传姓李名耳,楚王国隐士。楚人是南方新兴的民族,受周文化的影响很少,他们往往有极新的思想。孔子遇到那些隐士,也都在楚国,这似乎不是偶然的。庄子名周,宋国人,他的思想却接近楚人。老学以为宇宙间事物的变化,都遵循一定的公律,在天然界如此,在人事界也如此。这叫作常。顺应这些公律,便不须避害,自然能避害。所以说,知常曰明[8]。事物变化的最大公律是物极则反。处世接物,最好先从反面下手。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10]这样以退为进,便不至于有什么冲突了。因为物极则反。法令滋彰,盗贼多有。[11]治天下本求有所作为,但这是费力不讨好的,不如排除一切制度,顺应自然,无为而为,不治而治。那就无不为,无不治了。自然颤是道,就是无地万物所发生的总原理。物得道而生,是道的具体表现。一物所以生的原理叫作德,德的得的意思。所以宇宙万物都是自然的。这是老学的根本思想,也是庄学的根本思想。但庄学比老学更进一步。他们主张绝对的自由,绝对的平等。无地万物,无时不在变化之中,不齐是自然的。一切但须顺其自然,所有的分别,所有的标准,都是不必要的。社会上、政治上的制度,硬教不齐的齐起来,只徒然伤害人性罢了。所以圣人是要不得的;儒、墨是不知耻的[12]。按庄学说,凡天下之物都无不好,凡天下的意见,都无不对;无所谓物我,无所谓是非。甚至死和生也都是自然的变化,都是可喜的。明白这些个,便能与自然打成一片,成为无人而不自得的至人了。老、庄两派,汉代总称的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