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花木兰是英勇善战的英雄吗?

花木兰是英勇善战的英雄吗?

当前语文教学改革,有一种顽症,就是脱离文本。自从有了多媒体以后,这种顽症又有了豪华的包装,喧宾夺主的倾向风靡全国。

不可否认,不少第一线的教师,一方面重视文本,一方面弄一点多媒体,有把二者结合得比较好的,而且效果不可低估。但是在好多地方,有一种倾向,就是为多媒体而多媒体。有时技术出故障,声音不响,画面不来,像钱梦龙老师讲的那样,这哪是多媒体,简直是倒霉体!

多媒体本是文本分析的附属,但是,许多时候,文本变成了多媒体的附属。我到一所中学去听课,教师讲《木兰诗》,先放美国的《花木兰》动画片,接着就集体朗读了一番,然后讨论《木兰诗》的文本。但是这和前面美国的《花木兰》有什么关系呢?他完全忘记了。他问花木兰怎么样,学生说是个英雄。这花木兰什么地方英雄啊?底下想来想去,花木兰很勇敢啊,花木兰会打仗啊只有一个学生讲:花木兰挺爱美的。教师又问了,花木兰回来以后,家里反应怎么样啊?学生说,爸爸、妈妈出来迎接她。某同学你做个样子是怎么样迎接的。就这么样迎接(作搀扶状)又问,弟弟怎么样?弟弟磨刀。某个同学你做个磨刀的样子。那同学就作磨刀状。完全是机械性僵化的动作,一点欢乐的情绪都没有,他们完全忘记了人物的心态。就在这嘻嘻哈哈之间,文本中的花木兰消失了,多媒体上的花木兰也遗忘了。

其实,美国人理解的花木兰和我们中国经典文本里的花木兰,是不一样的。不是说要分析吗?分析对象就要抓住差异,引出矛盾,没有矛盾就无法进入分析层次,有了矛盾,就应该揪住不放。美国花木兰是不守礼法的花木兰,经常闹出笑话的花木兰。而中国的花木兰呢?说她是英雄,这个英雄的特点是什么?没有具体分析就会造成一种印象:美国的和中国的是一样的,这样,多媒体就变成了遮蔽。

我后来总结说,其实在课堂对话中,许多同学讲了一些不着边际的话,但是,有一个同学讲了一句话,花木兰很爱美的,这非常重要,比一般化地称赞她英雄深刻得多。为什么呢?它有一种去蔽的启示。否则,花木兰的形象就可能被英雄的概念遮蔽。英雄是什么呢?英雄就是保家卫国的人,会打仗,很勇敢。我问他们,这首诗里面,写打仗一共几行?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是不是打仗呢?不像,写的是行军。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是不是打仗呢?还是行军。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是不是打仗呢?还是不太像,是宿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可以说是打仗了。但是,第一,从诗行来说,何其少也。只有两行,严格来说,只有一行。因为壮士十年归这一行,写的不是打仗,而是凯旋。而且就是将军百战死这一行,也不是正面描写战争的,而是概括性很强的叙述打了十年,上百回战斗,将军都牺牲了。关于打仗,就写了这么一句。区区一行,可以说是敷衍性的笔墨,几乎和花木兰没有什么关系。作者想不想写她浴血奋战?她在战争中的英勇是全诗的重点还是轻点?轻轻一笔带过,就归来见天子了。战争真是太轻松了。这样写战争,作者是不是在追求一种惜墨如金的风格?好像不是。文本不像敷衍了事随便写写的,该着重强调的地方,作者不惜浓墨重彩。比如,光写这个女孩子为父亲担心,决心出征,写了十二行呢。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然后写备马(从这里可以感到当时农民的负担是如何重,参军还要自己花钱去买马),写了多少行呢?四行: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接着写行军之中,对爹娘的思念,又是八行: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这八行,是对称的,意思是相同的,冒着重复的风险,本来四行就够了,却写得那么铺张。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后四行和前四行相比,只改动了几个字,几乎没有提供任何新信息。凯旋归来以后家庭的欢乐,就是六行,写花木兰换衣服化妆,又是六行。一共十二行: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对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