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简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一首脍灸人口、老少皆知的唐代边塞诗人王之涣的五言绝句,也可能是唐人五绝中最好的一首。短短的二十字中,表达出登楼所眺望的山河景色之壮丽,与抒发了内心所涌现的哲思情怀之深邃。全诗由两个对句形式组成,巧合天成,丝毫没有任何匠意表现于其中,意境浑圆深远,并且将景色,理趣,情怀完整地消融统摄于这二十个字字珠玑的五言绝句之中。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祖国传统诗文的神奇与美,在潜移默化中学语言,受教育。二、教学目标:
1具体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能背诵并默写诗文。
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古诗的一般特点,简单概括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在合作中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情感与态度:初步理解古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能联系生活去感受和领悟。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教学重点:
创设情境,利用画面和音乐等帮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从而达到有感情的诵读。三、解读与提示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词语解释:
依山尽:
靠着山落下去了。欲:
想要。穷:
穷尽。千里:
极言其远,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更:
再。
这首诗前两行侧重写景,意即:
夕阳傍着远山渐渐隐去,黄河向着大海滔滔奔流。后两行侧重说理:
你若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这里有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开阔的胸襟,也道出了考虑问题或办事情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全的哲理。
这首诗可按
2/2/1的节奏读,也可按
2/3的节奏读。在诵读的时候,要注意声调、节奏和感情的变化。
注意登是后鼻韵。生字的字形要启发学生根据字形特点,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识记。比如:登可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
依可用偏旁加部件的方法记忆。
书写:
1.入和人字形相近,但人字的捺从撇的中上部起笔,而入字的捺是从撇的顶部起笔,让学生仔细观察,记住不同点。2.
尽字,写上边尺字长撇、长捺时一定要舒展,注意下边两点的落笔处都在竖中线上。四:参考资料
鹳雀楼: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建在山西永济县(原山西蒲州),前临中条山,下瞰黄河,楼高三层,建成时有鹳雀在上栖息,后被河水冲没,目前正在重建。
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他写的有关西部边疆的诗特别有名,其诗用词十分朴实,但意境极为深远。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送别》最著名,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送
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