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依托文本特点 培养做人智慧

依托文本特点 培养做人智慧

杜明辉《小学教学参考》2010.6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具有简约化、民族化、现代化等特色。教材所选的文章,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文质兼美,博大精深。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到有些文本蕴含着深刻的处世哲理与做人智慧,下面结合教学实例浅谈几点看法。

一、智劝与巧拒

1.智劝

日常生活中与人说话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不仅要真诚相待,还要善于动脑,讲究一点谈话的艺术,尤其是当对方固执己见,谁去劝说他都不理不睬,泼水不进的时候,巧妙的办法就是避其锋芒,以迂为直。在这方面,六年级下册的《螳螂捕蝉》一文,就给了我们生动的启示。

《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讲的是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不要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吴王听了少年讲的故事,最后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在教学的结尾部分,我这样引导学生:

师:老师现在想到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呢?

生1: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谁再劝说就杀谁。少年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这个故事,用意就是劝说吴王,吴王一定不会听的。

生2:那样做会使吴王觉得很没面子,一生气反而会把少年杀掉的。

生3:如果在大臣们面前讲这个故事,吴王一定不会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以为是少年编出来的,就不会想到故事中的道理。

生4:那少年在花园里一连站了三天,为的就是等吴王。少年装出打鸟的样子,是让吴王相信(螳螂铺蝉)这件事是真的。这样,少年就可以通过讲这个故事,让吴王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

师:少年表面上是讲故事,实际上是

生: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

师:所以,少年的劝与大臣的劝有一点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称得上是

生:(纷纷抢答)智劝、巧劝。

师: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说服、劝人,要讲究迂回技巧委婉巧妙的劝说,比死谏更有说服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

2.巧拒

无独有偶,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不想接受的事情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迂回的办法,转移话题也好,另有理由也可,但不至于撕破脸皮。例如四年级下册的《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文,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教学这部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假如你就是公仪休,这样对管家说:收了你家大人的鲤鱼,就要照他的意思去做,我可不想干违法乱纪的事。然后公仪休把鱼摔在了管家的脸上。管家回去禀报后,大人会有什么反应?

生1:大人一定会生气地说:公仪休太不给我面子了,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他!

生2:敬酒不吃吃罚酒,不想上我的船,我一定联合我的同伙,置他于死地。

师:好狠毒的大人!我们看书上公仪休拒绝的话,传到大人的耳朵里,他能不能接受呢?

生:能接受,公仪休不能收鱼的理由是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这让管家无可奈何,也让大人无可奈何,送礼总不能让人家呕吐恶心吧?所以,我从这里看出公仪休很聪明。

师:面对管家的拍马行径,公仪休并没有直接指出管家的目的,而是从自己的身体找原因,采用了巧妙的拒绝方式,既没有得罪人,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从中我们就不难感受到公仪休的清正廉明、坚持原则、智慧过人了。

二、忍让与选择

1.忍让

《山谷中的谜底》是六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主要讲了在加拿大的魁北克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有一个奇怪的景象,东坡只有雪松,而西坡除了雪松外,还有柏、柘、女贞等杂树。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后来谜底终于被两个旅行者揭开了:由于特殊风向,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要大些,大雪落在雪松的枝头上,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弯曲下去,雪就落了下来,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无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一个旅行者说:我敢肯定,以前东坡也有一些杂树,但由于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第二个旅行者说:我得到了一个启示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道:确实,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第二个旅行者的话,初步领悟弯曲的人生哲学,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我首先抓住雪松与风雪抗争的语句引导学生感受雪松的形象:

反复地积风雪之大,来势凶猛。

反复地弯不停地承受着风雪。

反复地落退让策略的成功。

反复地弹面对严寒仍然昂首屹立,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看出循环往复,重复地进行,看出雪松的坚忍不拔。

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雪松是强者,是最后的胜利者。

总结:是啊,虽然雪松遭受过狂风的肆虐,经历过暴雪的重压,可是它仍然不屈不挠,昂起头抖落了身上的积雪,用一时的弯曲获得了新的重生,它苍翠挺拔的身姿一次次地屹立在大雪纷飞的山谷里。一棵普通的植物却充满了智慧,让人不由得佩服、赞叹。

接着我出示了两位旅行者得到的启示:

对于外界的压力,以求反弹的机会。

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1)自由朗读这两句话。

(2)你可以通过一个故事、一句名言俗语,或者一个成语来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吗?

(3)小组讨论。

相机出示补充材料:

海滩上的蓝甲蟹分为两种:一种是较凶猛的,不知躲避危险,跟谁都敢开战;一种是温和的,不善抵抗,遇到敌人便翻过身子,任你怎样,它都不理不睬。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强悍凶猛的蓝甲蟹越来越少,成了濒危动物,而较弱的那一种反而生生不息,遍布世界许多海滩。动物学家研究发现强悍的蓝甲蟹一是因为好斗,在互相残杀中首先灭绝了一半;二是因为强悍而不知躲避,被天敌吃掉了一半。而柔弱的蓝甲蟹因为善于保护自己而得以生存。

古往今来,从自然界到人类,这样的例子还真不少。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都明白了(集体交流,随机引说):

麦苗面对严冬停止生长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

蓝甲蟹遇到敌人便翻过身子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多年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

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不是

_________,而是_________。

体育课跳远,先把腿弯曲一下,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

平日里同学们的谦让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

最后我总结课文:的确,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人类,面对困难和压力,首先要敢于面对,要和它作斗争;但是,如果困难太大,也要学会忍让,因为暂时的弯曲、忍让能更好地保存自己,积蓄力量,等待机会,以求更好地发展。记住:

Ⅰ.忍为弱者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忍是一个人处于弱势时的求生本领!

Ⅱ.忍让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忍一时而存久远,是走向成功的重要秘诀!

2.选择

《最大的麦穗》是六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讲的是古希腊大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摘麦地里最大的一个麦穗,只许进不许退,弟子们总认为机会还很多,不能过早定夺。结果,到了麦地尽头时,他们每个人都两手空空。文章结尾说: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呢?

我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仔细品味描写弟子们挑选麦穗的段落,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然后出示:

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里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自由读这段话,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于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在学生发言后,我出示了三组名人名言,请学生朗诵积累。

Ⅰ.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达尔文

Ⅱ.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巴尔扎克

Ⅲ.许多人对待机会,一如孩童在海滩那样:他们让小手握满了沙子,然后让沙粒掉下,一粒接一粒,直到全部落光。托马斯莫尔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