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课时安排:2001年11月21日共1课时。No.66
B.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本文,以灯为线索组织材料,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2.思想教育目标:理解文章的象征意义。《灯》,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黑暗统治下对中国人民的胜利仍然充满希望的思想感情。
3.能力培养目标:阐释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进一步体会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C.教学重点:散文的欣赏。
D.教学难点:作者独特的表达;提高赏析能力,了解多流派的散文风格特点。
E.教学方法:新授课,《灯》,形较散,起笔便写感受;接下去,又从对眼前灯光的观察写到与灯光有关的故事与传说,议论感慨杂列其间,学生不大容易把握作者的思路。象征手法连贯全篇,含蓄抒情的语句也较多,增加了学生理解作品主旨的难度。因此,在讲解课文之前,要让学生了解巴金先生写这篇文章时的思想状况及有关的时代背景。课上应指导学生梳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体会象征手法的特点及作用。
F.教具使用:课件。
教学内容和步骤检查背诵
《灯》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2.抓住具体的材料或语句弄清象征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上一课时布置的作业(结构及内容概括),完成教学要点中第1项所提出的任务。
1.复习提问:《灯》是按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
教师以板书形式展示学生回答的要点:
眼前(灯)→回忆(灯)→联想(灯)→眼前(灯)
教师小结:
作者正是以灯为线索,展开回忆和联想,将现实的感受和一些故事贯串起来,表达一个中心的。
2.检查作业完成情况(请两至三名学生谈文章的结构,并说出划分的根据亦即每一部分的内容提要)。
如果学生回答有不合理的地方,就结合已板书的线索要语进行后发、校正。
板书如下:
第一部分(13段):从噩梦中惊醒,看到黑夜中的几点灯光(眼前)。
第二部分(48段):从眼前的灯光引起回忆,赞美灯光给人以勇气和温暖,指明行进方向(回忆切身的经历、体会)。
第三部分(912段):讲述有关灯光的传说与友人的故事。进一步揭示灯光的象征意义(联想域外的传说、朋友的经历)。
第四部分(13段):坚信灯光是不会灭的,完成了由窒闷到微笑的感情转变(结束了回忆、联想,再次写眼前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教师在小结时要指出以下两点:
第一,从上面的结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虽然伫立在一个定点上,但思绪驰骋,选取的材料不受时空限制,有所见也有所想,有切身体验也有他人的故事,虚实相济、古今结合。如果在这个意义上说散,那《灯》可谓形散之典范;但这些材料都聚向一个中心尽写对灯光的特殊感受,恰恰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艺术特点。
第二,要注意,作者写眼前的灯光时,即对议论、抒情,其意都比较显露,可以说是直抒胸臆(注:可以让学生读这些句子)。写传说及友人的故事时,不多议论,讲究含蕴,留给读者品味的空间。
二、理解全文的象征意义。
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时,要安排好启发性较强的思考题(题目宜小不宜大)通过口询、讨论进行。
1.第1段中窒闷一词真是指居室空气不足吗?
(窒闷一词的含义很深,暗指当时的政治空气很沉闷,失败主义情绪给人们造成的精神上的重负。点出了时代背景,为全文以象征手法行文奠定了基础。)
2.灯光,本来是作用于人们视觉的,但作者着力写灯光在感情世界上的作用,这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讨论,以明了作者就是要以灯光为象征,向人们指出抗战的光明前景。必胜的信念犹如黑夜的灯光,犹如迷路行人的标灯。)
3.请同学们找出作者写灯光给予他特殊感受的词语并体会这些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例如:第6段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舞。)
4.作者写了两个古老的传说,颂扬灯光(火炬)的伟力,目的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请讲讲第11段在文章的作用。
(这一段写得必要、精湛。没有这一段,两个传说就会游离开文章的中心,只不过是凑凑材料而已;有了这一段才能说明作者出于抒情、说理的需要才精心采选了这样的材料。这一段的设置反映了作者驾驭材料的高超能力,放得开,收得拢。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这几句话是全文的精髓,灯光的象征意义至此已基本揭示出来了。如果读者能体会这几句话,也一定能产生与作者共同的感受─《灯》不单属于巴金,这篇文章中透射出来的光与热也会恩泽每一位追求光明前景的中国人的!)
5.友人的故事写得很细,二、三十年前的情景与最近的晤面一一交代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写?
(作者把真实的材料用繁笔写出来,一是强调作者对灯光的特殊感受是长期形成的,灯光与作者的感情早已融为一体物我同一,因此作者由窒闷到欣慰微笑的感情转变是完全合理而可信的;二是加重真实材料的力度,使象征意义落到实处避免虚幻化,如果全文都写畅想,便会显得轻飘,作品的现实意义也将被削弱。
几点说明:
第一,这节课难度较大,应多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第二,尽量抓课文中的原话来分析、阐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思考和练习〕的第四题(含5个小题)应让学生在课下笔答,并安排专时逐题讲评,讲评前教师应抽检部分学生的作业。这一题的参考答案在教参中有载,这里不再重复。
第三,如有必要,可以再安排一节课进行比较阅读(与《白杨礼赞》、《海燕》作比较,进一步弄清象征手法的行文特点及作用,区别一般的比喻句与有象征意义的比喻句,不要把象征与比喻混为一谈)。
第四,在讲课中应遵循从大到小的原则(这是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提倡的科学的教学原则)。把写作背景先交给学生,是大,让学生先把握住全文的象征意义,也是大;没有这种先抓大的基础,对含义深刻的语句是难以彻悟的,对一些关键性词语的含义也体会不深,甚至会忽略过去。
第五,这篇课文不宜搞顺序平推式的串讲,有些隐示信息也不一定即时处理,可采取前后勾联的方法解决。如,第1段中的噩梦与时局有无关系,须读至第6段最后一句(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才可能得出肯定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