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点]
1.学生就文中难解词句质疑,师生共同解难。
2.梳理归纳质、及、甚、少、异、为等词语的义项。
[教学步骤]一、检查复习
1.检查背诵情况(采用集体背诵和抽查两种方式)
2.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秦急攻之
前因求救于齐三对矛盾
太后与大臣
一问饮食住行
说过程二求舒祺之事三个方面
三论王位承袭
结果长安君质于齐矛盾解决
小结:《触龙说赵太后》一文记叙了触龙劝谏的全过程。先言说的前因;再详写说的过程;最后交代说的结果。说字贯穿全文始终。以柔克刚,以情动人,能言善辩的触龙;蛮横固执、爱子心切的赵太后在叙家常的娓娓巧妙言辞中栩栩如生。
二、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难
(放录音,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边听边在有疑之处画线)
学生提问:日食饮得无衰乎句中的得无该如何理解?
明确:日食饮得无衰乎?句是古汉语得固定句式。得无与语气词乎组成得无乎的句式。此句式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得无可译为:该不会或恐怕是。例如日食饮得无衰乎?应译为: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又例: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聊斋志异促织》)应译为:恐怕是向我暗示捕捉蟋蟀的地方吧。
学生提问: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又在者乎?句应如何理解?
明确:三世以前指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晋国,三个新的诸侯建国时起。即指赵肃侯时代,赵国未称王的时代。赵王之子孙侯者的侯为封侯,名词作动词。此句应译为:从这一辈往上推到三代以前,甚至到赵国建立的时候,赵王被封侯的子孙的后继人有还在的吗?
三、梳理归纳质、及、甚、少、异、为等词语的义项。
(学生结合课后练习二题,再借助古汉语词典加以梳理)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质
例句出处意义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质地、底子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人质
今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史记屈原列传》质通贽为古代初次拜见长辈得礼物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腰斩时用得砧垫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送东阳马生序》询问、质疑
2.及
例句出处意义
及返,市罢《韩非子郑人买履》到时候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趁
自以为能不及孙膑《史记孙子列传》比得上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史记孙子列传》表并列,和
3.甚
例句出处意义
夜半雪愈甚《资治通鉴李愬雪夜入蔡州》大
不若长安君之甚《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厉害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严重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太
以为且筮己也,甚恐《黔之驴》非常
4.少
例句出处意义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之战》表短时间
民治渠少烦苦,不欲也《史记西门豹治邺》稍微
自经丧乱少睡眠《列子愚公移山》同多相对
是炎帝之少(shào)女,名曰女娃《山海经精卫填海》年少的
5.异
例句出处意义
此一异也《马钧传》奇异
渔人甚异也《桃花源记》惊异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特别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特别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孟子梁惠王》不同
6.为
例句出处意义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史记孙子列传》做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惟天时,抑亦人谋《三国志隆中对》变为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庄子逍遥游》叫
必为有窃疾矣《墨子公输》表判断,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因为
公输盘为我为(wéi)云梯《墨子公输》前一个为当替讲,后一个为当制造讲
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对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被
附:1~5句为读wéi,6~8句为读wèi。
四、布置作业
1.巩固梳理归纳的成果。
2.反复阅读,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秦急攻之
前因求救于齐三对矛盾
太后与大臣
一问饮食住行
说过程二求舒祺之事三个方面
三论王位承袭
结果长安君质于齐矛盾解决
[延伸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3题。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战国策齐策四》)
1.解释下面两句中四个加点使字的意义。
(1)齐王使①使②者问赵威后(2)臣奉使③使④威后
使①:使②:使③:使④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使者不说(2)威后曰:不然(3)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说:然:本:末:
3.将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1(1)派遣使者(2)使命出使
2.(1)通悦,高兴(2)是的,对的(3)根本的不重要的事
3.翻译:齐王派使者拜问赵太后,信还没打开,威后就问使者:年成没有灾吧?百姓也没有祸吧?齐王也没有病吧?使者不高兴,说:小臣奉命出使拜见威王,现在您不先问齐王却先问年成和百姓,难道是卑贱的在前,而尊贵的在后吗?威后说不对。如果收成不好,哪里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哪里会有国君?所以,有所问,能舍弃根本的而问不重要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