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新概念】《孟子》是模仿《论语》之作,多记论辩之辞,每章围绕一定的中心展开,多带驳论的性质。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王天下,严厉抨击暴虐统治与兼并战争,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本单元前三篇课文就着重阐述了这些思想。
《齐桓晋文之事》记录的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在这次谈话中,孟子从齐宣王有不忍之心说起,鼓励齐宣王发扬仁术,推恩百姓,以德服天下,集中阐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和经济思想,描绘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社会蓝图。《庄暴见孟子》记叙了有关齐王好乐的两次谈话,表现了孟子主张人君应与民同乐,实行仁政的思想。《孟子见梁襄王》以禾苗遇旱枯遇雨兴为例,对梁襄王讲述了仁政爱民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民心所向,就能天下无敌的道理。
本单元后一篇课文《短文两篇》,其一是被后人誉为已具短篇小说雏型的《齐人有一妻一妾》,其二是寓言故事《弈秋》。前者叙写了一个日日求乞在外,而回家又向自己妻妾百般炫耀体面的齐人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当时一些追求富贵利达之徒,背地里营营苟苟,丑态百出,而在人前又百般炫耀,自以为体面得很;后者以弈秋教人下棋为例,说明了做事是否专心致志,结果是大不一样的道理。
孟子的言论,十足表现出一种刚强不阿的态度。也正因为他有着如此的思想、胸襟和自信,有着如此刚烈的性格,所以才文如其人,构成了《孟子》散文风格上的突出特点:高屋建瓴,锐气逼人,酣畅雄肆,喷薄有力。具体一点说,《孟子》散文以论辩见长,常常采取层层追问、步步进逼的方法,使对方无法躲避,理屈词穷;同时也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和充满爱憎的感情,从而富于强烈的文学色彩。
基于上述分析,学习本单元时要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在掌握课文里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同时,着重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和运用比喻之妙,品味《孟子》善用对比的语言特色。一句话,就是要比较全面、深刻地了解《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主张行仁政法先王,要求恢复井田制,省刑薄赋;认为民贵君轻,反对诸侯间的不义战争;主张性善说,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他鼓吹英雄史观,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剥削理论。他的养气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说,对后代文学理论有很大影响。后世多以他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一书是孟轲晚年和弟子在一起共同编纂的,全书共三万五千多字,基本上是一部对话语录集。全书共七篇,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篓》《万章》《告子》《尽心》。每篇又都分上下两篇。《孟子》一书宋代时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南宋朱熹又将它合入《四书》之中,可见它的地位极高。
与《论语》比较,《孟子》散文充满着论战性,记述也显得更生动,更完整,更具有某些文学色彩和吸引力。因此,《孟子》散文对中国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是显著的。
《孟子》一书的警策之句很多,兹择要列举部分: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弃井也。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设计A
一、设计思路
综观本单元的5篇课文,篇幅一篇比一篇短,难度一篇比一篇小。就一般人处理教材的原则,往往是先讲教读课文(即不带星号的难度较大的课文),后学自读课文(即带星号的难度较小的课文)。这种教法自有道理,也吻合编辑们的意图。能否反其道而行之,先教篇幅短的,难度小的,再教篇幅长的,难度大的?能。因为人们的认知规律一般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肯定这简单的认识,则安排6课时,依第21课至第18课的倒序开展教学工作。
二、教法展示
(一)安排1课时教学《短文两篇》
1.指名讲述弈秋的故事(学生们应该都了解此故事),并由此拉开本单元教学的序幕。
2.对照所讲故事和注释,落实《弈秋》的字词句,领会课文的寓意。
3.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自读《齐人有一妻一妾》,要求做到流利朗读,准确译文。
4.由学生复述《齐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情节。(情节由5段组成:齐人对妻子的夸口,妻子的怀疑和妻妾商议,妻子的追踪和真相的发露,妻妾的羞愧和哭骂,良人无耻的得意的丑相。)
5.讨论《齐人有一妻一妾》的寓意,补充原文省略的文字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6.教师小结,重点强调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
7.课外作业:借助工具书和资料翻译《孟子见梁襄王》全文。
(二)安排1课时教学《孟子见梁襄王》和《庄暴见孟子》。
1.抽两位同学分别将《孟子见梁襄王》的译文抄在黑板上(有条件者可直接将译文投影到屏幕上)。
2.根据黑板或屏幕上的译文教读课文,让译文与原文对号入座,使误译得到纠正,漏译得到补充,加强朗读环节,体会譬喻论证。
3.分组(4至6人)学习《庄暴见孟子》,在组长(临时根据某标准产生)的带领下,各组须做好以下工作:
①通读全文,准确读音,正确断句;
②试译原文,把握不准者作好记录,准备提问求教;
③找出文中的对比句,思考其运用的好处;
④归纳民本思想的具体内容。
4.逐项检查分组学习情况,重点突出朗读和质疑两个环节。
5.作业:完成练习三。
(三)安排3课时学习《齐桓晋文之事》。
第一课时: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即从开头至王请度之。
1.学习课文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一读之后要求能翻译原文,懂得是以属固定词语,臣未之闻也属宾语前置句;(已注释的词句属特殊用法的要突出强调,下同。)二读之后必须了解齐宣王问话的切入点(以问霸道开端),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
2.学习课文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分角色朗读,明确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体会以羊易牛的阐发艺术,强调宾语前置句(莫之能御)、之字的区分(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见之)、兼词诸字等知识点。
3.学习课文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以练习代讲解,逼着学生自学。
练习设计如下:
①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a.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这样)
b.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区别)
c.是诚不能也(的确)
d.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行王道)
e.王请度之(估量)
②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a.然则一羽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保,为不用恩焉。
译:(这样看来,一根羽毛拿不起来,是因为不愿用力;一车木柴看不见,是因为不愿用视力;百姓不被爱护,是因为不愿广施恩泽。)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尊奉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奉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儿童,推广开去也爱抚人家的儿童。)
③孟子善于设喻论证。用力举百钧而不能举一羽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比喻(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用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来比喻(故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请用原文作答。
④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并用两个字归纳孟子为宣王指明的方向。
大意:(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方向:(推恩。)
(注:原文从略,括号内文字为参考答案。)
第二课时:学习抑王兴甲兵,危士臣到篇末。
1.学习抑王兴甲兵至孰能御之。在熟读课文、弄清文意的基础上,重点点拨以下知识:
①使动用法:危(士臣)/朝(秦楚)
②一词多义:抑(抑王兴甲兵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若(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其若是)。
③特殊句子:若是其甚与/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2.学习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结合高一学过的《寡人之于国也》(有一段文字基本相同),在译字上做文章,在背字上下功夫。译原文应重点提示进愿恒心仰俯谨孝悌等词语;背课文要抓住行文思路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施以礼义道德教育。
第三课时:立足本篇目,辐射本单元,涉及学过的孟子文,全面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论辩艺术及其他。
1.关于孟子的政治主张,重点剖析下列课文及其承载的思想:
从《齐桓晋文之事》看孟子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仁政思想;
从《庄暴见孟子》看孟子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
从《孟子见梁襄王》看孟子敬天保民(范文澜语)的思想;
从《寡人之于国也》(见《语文》第一册)看孟子选拔贤才要以民意为准绳的思想;
从《攘鸡》等短文(见《读本》第五册)看孟子省刑罚,薄税敛的思想;
从《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课文(见初中教材)看孟子舍生取义顺乎民心,合乎正义勤奋不息、努力上进等思想。
2.关于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
参见课本上郭预衡的《〈孟子〉简介》和导学新概念。
3.关于其他(如音乐与政治的关系,寓言样式的出现及影响,课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等),视教学实际取舍。
(四)安排1课时开展研究性学习。
1.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到图书馆或网上搜集孟子及其散文的有关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归纳,初步形成自己的某一个观点。
2.课堂练习:就《孟子》的某一点(可以是作者的某一思想,作品的某一特点,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语言风格等等)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小论文,要求观点鲜明,论据确凿,切入点小,角度新颖。
3.课后评改:选择有代表性的1至2篇习作,翻印给全体同学,要求认真修改,并写出一百字左右的评语。
设计B
一、设计思路
孟子的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言近而旨远。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采取先入为主的办法,即首先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论辩艺术,再学习本单元的课文,用课文作例证。教学本单元拟安排6课时。
二、教法展示
(一)安排1课时,初步了解孟子的主要思想和论辩艺术。
1.布置学生阅读课本中郭预衡的《〈孟子〉简介》,标记要点。
2.教师归纳、补充孟子的主要思想内容和散文特点。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方面归列如下(对①②⑥⑦可结合选编课文展开讲述):
①民本主义思想;
②邦国的主权在民;
③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
④政事以民为归宿;
⑤用人以民意为准;
⑥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⑦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⑧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是以好辩著称的。他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牢牢掌握谈话的主动权,把话题巧妙自然地引入他预先构想的范围,步步深入到他要得出的结论上来。简言之,孟子在论辩时善设机巧,先纵后擒,使论辩的对手成为靶子。
《孟子》里面还有一些文学价值很高的叙事文字,如《齐人有一妻一妾》。故事精练生动,寓意深刻;人物形象也刻镂精细,情节完整而又有一定曲折,因而被后人誉为已具短篇小说的雏型。
《孟子》中还有一类单纯发表议论的较长的篇章,如《鱼,我所欲也》。虽然没有标题,但它是围绕着一个中心的问题作较详论述的,实际上已接近于较完整的议论文。
总的说来,《孟子》散文,无论是其中的对话体部分,还是以叙事、议论为主的篇章,主要的风格特色就是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3.阅读单元说明,了解教学目标。目标见单元说明中的理解掌握品味了解。
4.课外完成《齐桓晋文之事》一文后的练习四到图书馆或网上搜集有关资料,然后与同学交流,说说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和看法。
(二)安排4课时,学习本单元的5篇课文。其中两课时学习《齐桓晋文之事》,一课时学习《庄暴见孟子》和《孟子见梁襄王》,一课时学习《齐人有一妻一妾》和《弈秋》。无论教学哪篇课文,都必须重视读(读课文)、译(译原文)、练(完成练习题)三重奏。此外,针对不同篇目还应有所侧重。
1.《齐桓晋文之事》侧重论辩技巧的学习。此文的论辩技巧主要在于运用了反复问难、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层层进逼的方法。文章开头,孟子迎合齐宣王希翼称霸的心理,成功地转换话题,提出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的中心论点。继而又机敏地从齐宣王怜惜牛的事实连类引发,肯定他有恻隐之心出发,施恩百姓并不难做到,批评宣王恩及禽兽而功不至百姓,有鼓励,也有指责。至此迫使宣王道出真心话,承认自己不肯行王道是企图以武力称霸诸侯。于是孟子从正反两方面说明行霸道无异于缘木求鱼,只有施仁政才能成就王业,激起齐宣王试行仁政的兴趣。此时孟子才将王道的主张,施行仁政的内容、步骤、方法和盘托出。用譬喻陈说事理,论列是非,是孟子论辩技巧的又一特点。如用缘木求鱼比喻齐宣王以霸道求统一天下的徒劳无功,生动形象,妙趣横生。
2.《庄暴见孟子》《孟子见梁襄王》侧重对比语言的品味。教学时可要求学生找出文中运用对比的句子,说出其运用之妙。
示例:
对比句子举疾首蹙頞而相告/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
运用之妙强调国君同样的享乐活动,引起人民不同的感受,造成不同的政治局面,突出了论题,避免了说教。
3.《短文两篇》侧重寓意的理解。《齐人有一妻一妾》辛辣地讽刺了那种不顾礼义廉耻,以卑鄙的手段追求富贵利达的人。《弈秋》深刻说明做事是否专心致志,结果是大不一样的。
(三)安排1课时,练习写作文学评论。
1.在第一节课谈及教学目标时,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学习本单元之后,要能对《孟子》作出一两点评论。为达此目的,教师还须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摘抄文学评论文,以牵线引路。
2.课堂作文:就《孟子》的某一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做到有论点,有例证,能自圆其说。
3.讲评可根据课时情况安排在课内或课外进行。讲评时应突出两点:一是涉及的面要广,力求既有评论民本思想的,也有论述雄辩艺术的;既有剖析语录体结构的,也有分析幽默语言的。二是对有创新意识、独到见解的要给以充分肯定。
设计C
一、设计思路
将一位作者的几篇文章编成一个单元,这在中学语文教材编辑史上是少见的。然而少见不须多怪,因为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选谁的作品都是例子而已。况且,《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先秦诸子散文的重要作品,选它理所当然。揣摩编者的意图之后,我们可以作这么一个推测:教学本单元,就是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作者及作品。准此,我们可安排6课时,理解课文的思〖JP3〗想内容,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品味《孟子》的语言特色。〖JP〗
二、教法展示
(一)安排3课时教学《齐桓晋文之事》。
第一课时:角色模拟,通过朗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和层次。
1.找一位文言功底不错的同学朗读齐宣王的问话,教师则朗读孟子的回话。朗读过程中,要随时纠正误读、破读。同时要求其他学生跟着默读,逐渐进入角色。
2.分男女两组分别朗读问话与回话,要求不出现误读、破读,并思考孟子和齐宣王这次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结构层次作怎样的安排。
3.明确课文的内容和层次:
开头至王请度之为第一部分,主要写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从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为第二部分,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从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为第三部分,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第二课时:字斟句酌,通过串译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1.逐段朗读,适当点拨,师生共同串译课文第一、第二两部分。在串译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如莫之能御的御释为阻挡也行(课本注为抵御),以若所为,求若所欲中的若,拟译作您(课本注为如此)。
2.学生书面对译课文第三部分,即抄写一句原文翻译一句。这样做也为后面的背诵作准备,因为抄一遍胜过读几遍。
3.完成练习二和练习三,视时间而定课内或课外。
第三课时:攻其一点,不及其余,通过思考着重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和运用比喻之妙。
1.布置学生浏览课文,理出作者的论辩思路,注意话题的切换。
论辩思路见《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课文鉴赏说明。
话题切换可作如下分析:
①开头齐宣王问霸道,孟子却以臣未之闻也一句偷偷把话题岔开,转而谈论王道。
②谈王道不正面切入,而是用以牛易羊的事例写百姓的揣度,宣王的辩白,孟子的分说,将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上。
③论仁政又不直说,而是以一系列比喻(如挟太山以超北海)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
④一句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将话题引向深入。列举霸道的种种害处后,孟子再正面铺写行仁政王道的威力,进而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2.布置学生扫描课文,找出属于取譬设喻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的共同特点。
例句展示:
①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②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③挟太山以超北海
④为长者折枝
⑤犹缘木而求鱼也。
⑥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共同特点:这些句子所描述的并非实际存在的事物,而是凭空造说,带有寓言性和夸张性,增强形象性,更具说服力。
3.布置学生通读课文,完成练习一(背诵课文最后一段),体会作者宣扬的仁政主张。
(二)安排1课时教学《庄暴见孟子》。
1.自学提示:
《庄暴见孟子》记叙了齐王好乐的两次谈话。一次是庄暴与孟子的谈话,提出论题,引出下文。一次是孟子与齐王的谈话,经过层层铺垫,引出与民同乐的主题。
这篇对话体议论文,循循导入,刻意对比,语言生动形象,显示了孟子高明的论辩艺术。
2.分组自学:
以学习小组为单元,对照注解,自读课文,自译课文,有疑问处作好记录。
3.献疑解难:
由学生依座位顺序就字词句分别提问,教师逐一给以解答。如果提问不难,尽量鼓励其他学生回答;如果提问不全,教师应有意识地给以引导。课本上有注释的,可以提请学生注意;课本上没有作注的,则需板书出来。如:表猜测之意的其,表敬副词请,译作假如的今等。
4.完成练习一,加深对孟子民本思想的理解。
5.完成练习二,体会对比艺术。
6.完成练习三,说说乐(yuè)与乐(lè)的联系。
(三)安排1课时教学《孟子见梁襄王》。
1.在教学本文之前,即教学《齐桓晋文之事》和《庄暴见孟子》的同时,物色1至2名文言基础较好,口头表达能力较强,胆量又较大的同学,在教师细心指导下,为《孟子见梁襄王》备课。备课时作如下要求:
①熟读课文,把握不准读音的必须查阅工具书;
②书面对译课文,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和文言句式等知识;
③归纳课文所阐述的道理,抓住孟子散文思想的一脉相承特点;
④分析孟子譬喻说理的思路。
2.教师检查学生编写的教案,并听小老师试讲。教师再根据小老师试教情况,对教案作进一步修改,对教态做现身说法,直到基本满意为止。
3.课堂上由小老师给全班同学上课,老师课前提要求,课后作补正。一堂课下来,只要能正确朗读课文,准确翻译原文,基本讲清孟子的思想主张及譬喻说理的技法就可视为成功的尝试。
(四)安排1课时教学《短文两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两遍以上,做到正确断句,准确读音。
2.教师点拨字词句,根据自个班上学生水平取舍,确定难易程度。
3.布置学生对照注释自言自语(即口译原文)。
4.课堂练习:
用白话文将《齐人有一妻一妾》或《弈秋》改写成一个小故事,要求适当想象,尽量保持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并在结尾处用一两句话点明小故事的寓意。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