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是不错的。一篇文章写好后,你把它放在抽屉里,过几天看一看,读一读,立刻会发现它的不妥之处,用词不够妥当啊,结构还要重新调整啊,有几个错别字啊等等。于是把它重新审视一遍,修改一回。一看,果然好多了。
然后,再把它放过一边。过几天,再读一遍,又会发觉新的问题,于是,再一次进行修改。就这样,三改两改的,文章就越来越漂亮了。
以上说的是一般文章的写作程序。譬如你要向报刊杂志投稿,你要参加作文比赛,而这种比赛又不是坐在课堂上完成的,或者等将来你们读了大学要做毕业论文的时候,你们读了研究生,要做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的时候,都用得着。
但是在今天,当我们的同学们还是小学初中学生、甚至高中的时候,写的文章就和上述的文章类型就有点不同了。我们现在写的文章一般写完就得交给老师,是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修改的。
你看,两节课的作文时间,时间一到,就得交稿。特别是考试的时候,刻不容缓,根本就不会有太多的时间供给你慢慢地思考和修改。
这样看来,在我们中小学阶段,在写文章的时候,对文章的修改就务必采取一种新的观念,就不可能完全用前面说的方法进行。
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呢?就是尽量地落笔就把文章基本写妥,等到全部文章写好后,不再作太多的修改,只是动几个不太妥帖的文字,找几个写错的词语,即告结束。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呢?
首先,通过这样的写作,必定要求我们学会打腹稿。也就是在动手写一篇文章之前,先在脑子里把这篇文章的结构、篇章、大约怎样开头,大概怎样结尾,用三五分钟的时间想停当之后,再开始动笔。
因为打腹稿的工夫,实际上已经把文章在自己的头脑里头写好了,所以,笔头的工夫只是把文章从大脑里面挖出来,用文字记录下来而已。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当然就不会有太多的变动,而文章结束也就不必要作太多的修改了。
学会打腹稿有诸多的好处。首先你就学会了在大脑里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事情都不是一目了然的,都必须在大脑里进行思考,先在大脑里得出结论才行。有的人考虑一些不怎么样的问题,也一定要拿一支笔出来写写划划,这是他们大脑逻辑思维不够丰富的表现。
其次,学会打腹稿的同学,他们在正式写文章的时候速度一定比不会打腹稿的同学要快要好。因为通过打腹稿,你已经把要写的东西几乎都在大脑里面写过一遍了,现在再写到稿纸上去,就仿佛是再誊写一遍一样。你想,是不是要清楚得多呢?
有的同学说,我可以在草稿纸上打草稿啊。但是打草稿和打腹稿是不一样的。严格说来,对于思维的水平来说,应该是打腹稿要比打草稿来得高,也更化得来。为什么呢?打草稿要用纸笔,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写,这就要化多得多的时间,而打腹稿是用不着手写的,那些个字呀,都写在脑子里的纸上呢!再说,经常打腹稿,对于锻炼你们的思维能力,是极有好处的。
唐朝有一个诗人,叫做贾岛,他是一位苦吟诗人,什么叫做苦吟诗人呢?因为他写诗写得很苦,想啊想啊,要想很久很久才能想出一首诗来。在谈到他做诗的苦楚时,他写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你看多么可怜,他做两句诗,要做三年之久,怪不得一吟这首诗,就会激动的两眼泪双流了!
但是我们今天却是处在一个信息爆炸、高速发达的社会里,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如果我们写一篇一般性的千把字的文章也要修改修改再修改才行,那恐怕是不符合社会的要求的。
特别是我们有写同学将来还立志要做一个记者什么的,那就更不能够学习贾岛的作风了。如果要请你写一篇关于足球比赛的报道,一共就几百上千字,你却修了又修,改了又改,等你的文章写好,发表出来,新闻都成了旧闻了!
所以,我更主张几百字、千字的文章,一般都写下来为算,不要写好后再作太多的修改为好。这既是为着考试的需要,更是为着将来有一个好的大脑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