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语文教学与研究逐渐摆脱了左的桎梏,踏上了尊重并研究自身规律的正轨。在中学写作教学领域,于漪、陆继春、蔡澄清、常青等一批同志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中学写作教学仍然陷在沼泽泥潭之中,无法大步前进。教师费了不少心力,学生的写作水平仍然很差,很多学生连一封信都写不好。中学写作教学怎样才能跳出沼泽泥潭?笔者以为,首先要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编好教材
解放以来,从全国范围讲,可以说没有过真正的写作教材。近些年逐渐重视了写作规律、写作方法的教学与研究,但还在初级阶段,没有真正形成科学体系。写作知识和练习还统在阅读教材之中,散见于每单元的最后或课后的个别练习中。这些知识和练习东一láng@①头,西一棒子;或重复,或遗漏;无论从量还是从系统性、科学性,即使从形式上说,都无法称其为写作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没有教材,教学没有明确目标。虽说教学大纲里也有记事写人,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一类文字,但对于写作教学来说,过于简约笼统。教师教学充满了盲目性。没有教材,教学没有科学序列。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基本上还是按体裁分单元的文章选读,对写作,虽说编者也有整体想法,但还是缺乏写作本身的科学序列。这种写作教学,既谈不上在哪一点上与小学接轨,也说不上为中学生的深造或就业作了怎样的准备。没有教材,教学没有可靠依据。教师们认为,教完课本上的课文就算完成教学任务;至于作文,一学期九篇多了,八篇可以,七篇、六篇也够了。上写作课,没有写作备课本,没有作文批阅记录,没有作文讲评提纲,也不讲写作知识。好些的,出个题目,说上几句;差些的,干脆挪作讲读课。写作教学充满了随意性。没有教材,质量无法准确检测。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作文阅卷人尚且抱怨没有一把比较客观的尺子,以致同一篇作文见仁见智,中间相差十几、二十分;高中会考是素质考试,要判断学生作文是否合格,没有个明确恰当的标准,怎么评分?学生期末考试作文,教师主要根据自己好恶打分,分数又怎能公正地评价学生写作水平?似这样无目标、无序列、无计划地教学,无标准地检测,中学写作教学怎能不陷入沼泽泥潭之中?
中学写作教学为什么无教材?原因可能有三:其一,对写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二,没有跳出多读就能写这个认识的怪圈。几千年来人们表面地理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片面化,至今还有不少人认为:指导和要求学生阅读、领悟、熟记课文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准十分有效的途径,它不仅有助于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学生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的培育。把阅读的作用扩大化、绝对化,以读代写,这就是几千年来中国的语文教育只有文选,而没有写作教材的根本原因。其三,无论哪门学科,都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许多知识点和特殊的规律。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写作的研究很不深入,对许多重要问题的认识尚处在朦胧状态,比如:中学写作教学一共有多少个知识点?哪些知识点怎样排列构成写作的哪种能力?按照写作规律,这些能力应该怎样排列?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就无法构成写作的科学序列,所以也无法编写中学写作教材。
叶圣陶先生晚年曾多次说,要把语文能力训练的序列找出来,排个合理的顺序,使语文教学科学化。国家课程教材研究所的庄文中先生也说:本世纪初以来,语文学科没有建立一个得到基本共识的比较成熟的教学体系,这是语文学科的主要问题。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中学写作课的当务之急是:抛开邪说杂念,迅速组织一批专家,会同部分既有研究能力又有中学写作教学经验的教师,深入研究写作规律,编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中学写作教材。有了一套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教材,中学写作教学就会彻底摆脱盲目性、随意性,跳出沼泽泥潭,踏上迅速辉煌的金光大道!
那么,中学写作教材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换句话说,依据教材,教师主要应该教些什么?
二、教给方法
吴疆先生在《善学,师逸而功倍》中介绍了一位教育家曾作的比较:同是画苹果,在美国是由老师拎来一筐鲜果,由学生任意拿一只便去作画;在中国则是由老师在黑板上画一只标准苹果,规定好先画什么,再画什么,什么地方涂上什么色彩然后叫学生照着黑板上的苹果作画。结果,美国孩子笔下的苹果如南瓜,中国孩子笔下的苹果像苹果。从表面看,中国老师的错误在于只把结果告诉学生,越俎代庖,抹杀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美国的教师则过于撒手,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造成了教育的少慢差费学生把苹果画成了南瓜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假如教师拿一筐苹果分给每人一只,然后给他们指点:怎样多角度地观察;怎样寻找并概括苹果的外形特点,形成心像;又怎样把心里的苹果画在纸上,再作一番示范。我想,效果是会不言而喻的。可见,无论是中国教师还是美国教师,实质上犯了同一个错误:没有教给学生方法。
方法是认识事物、表现事物进而改造事物的窍门、秩序,是由已知或条件通向未知与成功的桥梁。掌握了它,就会省时省力,事半而功倍。对于教师教学,早在十八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就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卢梭把教方法提到教学的核心的高度。他认为,教师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教方法。叶圣陶先生说课本只不过是个例子,用这个例子教什么?教阅读方法,教写作方法。
我们很多教师不明白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教方法,教阅读,把段落大意、主题思想这些结果抄给学生,像上述的中国教师;教写作,却像美国教师,什么也不讲,硬要学生去作。试问:从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到选材炼意、谋篇布局,最后起草行文、修改定稿,哪位教师拿出语文课堂教学的三分之一时间系统地讲过写作规律、写作方法?而对学生的作文却次次要求:中心突出,主题鲜明,结构完整紧凑,语言生动流畅这样的写作教学,学生把苹果画成了南瓜,该打谁的手心?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这话讲得何等好哇!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几千年来,特别是解放四十多年来,人们认为作文无法,致使中学与作课堂不讲法,写作训练不练法。文章写作有没有法?议论文结构的三部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法;散文的彩线串珠就是法,小说的抑扬、跌宕、杂取、细节就是法可以说,整个写作过程从蓄势、激发到运思、行文以至成篇,法贯串始终。只不过到现在,我们没有很好研究罢了。
语文学习的本质就是使学习者通过学习能够对语文实践活动的模式进行熟练的操作,即对语文实践活动模式的操作达到一种无意识控制状态。如果你能考察作家成功的道路,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的原因:读书多连高玉宝、高尔基一类作家也概没能外。为什么要多读书?就是想在多读中搜寻写法,掌握写法,以达到不想法而能用法的程度。因此,著名作家管桦说:语文教师必须给学生讲解文章的‘法’。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法,融会贯通了,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迅速地大面积地提高。
教给写作方法,是中学写作教学能否跳出沼泽泥潭的关键。但是,怎样才能让学生快速掌握写作方法?
三、抓住模仿
学写作,必须从模仿开始。
从写作的思维过程看,模仿是认识事物必不可少的途径。作者偶然看到某种事物引起兴趣,便会再次有意识地仔细观察,心理活动进入浅度心理场。经过多角度仔细观察之后,加进自我意识,心理活动进入深度心理场。在这个心理场中,思维首先对事物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进行模仿,然后与别的事物进行对比分析,或用别的事物去干扰撞击,探求其内在实质,接着对其实质进行模仿。经过这样多次模仿,人对这个事物的认识就进入了完整深刻的阶段,最后才能通过语言系统,使事物变成写作的题材。
从写作能力的形成过程看,模仿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和十分有用的方法。写作能力不是一种知性活动,它既不是人类生理上固有的,也不构建在简单认知的层面,而要经过细致的有序的训练。这种训练分三个阶段:模仿→反复迁延→内化完成。学生读了某段文章,在老师的点拨下,对某种写作方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种写作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运用程序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了一定映像(以上属于认知范畴),再在老师的指导下,依照映像进行模仿训练,使映像由感性逐步向理性过渡,并把这种映像的理性思考内贮在头脑中,外化为一种技能。在以后的训练中,教师再指导学生把这种技能反复迁延,加深拓宽,使这种技能深深铭刻在头脑中,达到操作程序自动化,写作的这种能力就形成了。
从以上简单分析可以看出,模仿是写作训练的初级阶段,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当然培养不出写作能力,但模仿却是培养能力这个训练链条上必不可少的一环,是开始训练的最好方法。令人忧虑的是,至今还有许多同志对模仿的意义、作用认识不足,盲目地反对模仿,错误地跳越模仿,一开始就让学生写主题鲜明、结构完整、语言生动的文章,这种缺乏梯度的训练,怎么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呢?
值得进一步强调的是,文章是写作的结果,法隐藏在文字中,又和一些非法的东西相错杂,学生的悟性相对低一点,学习方法又不尽合理,要从文中剔出法来加以有意识的认知、模仿、迁延以至熟练运用,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千百年来大部分读书人常常因为缺乏科学的指导跳不出书来而淹死在书中。改革开放需要迅速培养大批人才,仅靠学生自己多读多写绝对满足不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如果说,封建社会把多读多写奉为金科玉律不必过多指责的话,在语文教改已取得不少成绩的今天,为什么不应该尽快实行一套更科学的方法?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钅加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