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语文教育学学科规律论

语文教育学学科规律论

语文教育学是一门跨世纪的语文教育的理论形态,它的建立遵循着语文教育内外部运动规律。本文将从这

两方面论述它的运动规律,揭示其特征。

1

20世纪以来,语文教育观念经过了由知识型人才逐步向智能型和素质型人才的转变。深深植根于语文教学

实践的语文教育理论学科也经历了由教授法到学科教学法、教材教法,再到学科教育学的变化。这种变化,昭

示了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社会需要,与社会环境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明显地表现出学科产生和发

展的客观辩证法。

20世纪初,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需要各种人才,加之译介的日本和欧美各国教育制度的影响,使越来越多

的人认识到教育与国家富强的关系。在教育革新中,影响最大的,如,废科举,兴学堂,具有语文学科特点的

中国文学课程和教授法课程的设置等,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兴文化的胜利。五四时期,开始

形成对于社会问题进行科学探讨的自由空气,教育改革也再次为人们所关心。五四前后,各种新思潮涌进

中国,随之各种新教学法,诸如自学辅导法、设计教学法、分团教学法、道尔顿制教学法、莫礼生单元教学法

、文纳特卡教学法,以及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等也纷纷传入中国。其中,以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儿童主

义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为最大。人们认识到教和授都是教师的活动,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于

是陶行知率先于1919年12月,将南京高师全部课程中的教授法一律改为教学法。1922年11月公布施行

壬戊学制。这时教学法的法规地位才得以确立。这个学制与癸卯学制壬子癸卯学制比,如果说癸

卯学制在使中国传统旧教育向近代新教育转化上是关键性的一步,壬子癸卯学制体现了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

性改革的思想,那么壬戊学制则反映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教育改革的一些基本要求,是一个综合性的成

果。它基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封建教育体制,奠定了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基础。这个学制的总说明明确指出

:学制大致以儿童身心发达时期为根椐,采取纵横活动主义,教育以儿童为中心,顺及学生个性及智能。教授

法改教学法正是这一指导思想的产物,是五四社会思潮的反映。

建国后,教育学习苏联,语文教育亦受凯洛夫教育理论的影响,其特点是三中心教学体系,即教师中心、

课堂中心、教材中心。这种三中心教学体系,其前提是传授知识,适应了建国后处于恢复和起步、发展阶段的

国民经济的需要。80、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增长,三中心教学体系所培养的知识型

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它的需要,体系的弱点日益暴露。大语文教育观念的出现有力地冲击了三中心教学体系。它

主张培养智能型人才。近几年,我国基础教育明确了国民教育、公民素质教育的性质。语文教育又面临素质教

育的目标。

从现代世界看,生产力正发生着质的变化科学、知识、信息直接应用于生产过程,形成生产力。这一

变化使教育的本质和职能发生了变化,教育的发展起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世界教育改革的重点已转向基

础教育,国民素质教育。现代教育理论集中于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及其关系的课题。美国提出了关于

师范教育改革的报告,认为第一项重要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专门学科的教育学。要用对专门学科的教与学的研

究来代替本科的一般‘教学法’课程。因此,按90年代和21世纪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现代教

育理论学科化,是各门学科教学法向各门学科教育学演变的必然趋势。语文教学法向语文教育学演变正是这一

发展趋势的反映。20世纪以来,学科的互相渗透、联结、综合、交叉和分化的趋势,影响着学科的发展。语文

教学法向语文教育学发展也遵循着这一规律,总是同国内外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与文学的发展密切

。其影响大致可从两方面看。

(一)内容上的影响

这种影响是多学科的。这里仅以教育科学和语言文学学科为例说明。

从教育学的渗透看,赫尔巴特教学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以及凯洛夫的教育思想,对我国语文教育都

产生过影响。赫尔巴特及其学派盛行时正是我国废科举兴学校的时期。20世纪初,他的教育思想就被系统地介

绍过来。他的形式教学阶段论,即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阶段被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在我国由个别教学

形式转向班级教学形式时,教师受其积极影响,使教学过程有了程式,能按教学程式编制教案和上课,避免了

班级制教学中的混乱。教学程式在以后的应用中逐渐僵化,走上了程式化的道路,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凯

洛夫的教育思想是建国后传入我国的,对建国初期的教育发生过较大的影响,特别是语文课的教学程式受其影

响很大。在肯定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教授系统知识

上,凯洛夫和赫尔巴特同属于传统教育思想的范围。杜威于五四前夕来到中国,宣传实用主义。它主张活

动课,强调儿童本位,使我国的教材教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即一切从儿童兴趣出发,其影响也是深远的。可见

,教育科学中不同教育思想向语文教育渗透,能形成一些新的研究领域,能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如教师的主

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与教学过程、系统知识传授等问题。语文教学法向语文教育学发展正是以

对教学中的个别问题、个别层次及其关系的不断深入研究为前提的。

从心理学的渗透看,近现代学者关于教学心理的思想较为丰富,并且已经明确提出把实验心理学和儿童心

理学的研究成果直接引入教学过程。如,关于教学必须循序渐进,必须引起学生兴趣,必须唤起学生的注意,

使记忆与理解相结合,必须因材施教,以及教学中须有良好的环境等的教学心理的论述都先后被引入教学过程

。在教材建设上,如王森然的《中学国文教学概要》受国外近代心理学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以及启发学生自

动精神的理论影响,在教材选择上,主张用填表法测验青年学生心理性格和爱好,调查其家庭、生活境遇和阅

读范围,据此选取符合学生需要的教材。在教法选择上,他提出应有利学生养成自学习惯,能引起求知动机,

能给予自习工具的标准。艾伟受实验教育影响,把心理学引入教学领域,对阅读、写作、测验、书写等心

理均进行了实验研究。他的《中学国文教学心理学》专著就是这些研究的结晶。近十多年来,语文教学已走上

了心理学化的台阶,更是一派生机勃勃。

从语言文学学科的渗透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汉字改革问题,提倡白话,倡议报刊横排,实行公元

纪年等成果,不同程度地被教材编著者从各自的角度概括进自己的体系。有的增加了语言、语法、书法;有的

注重了教材内容和教材体裁的更新,选取了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的一些五四新文学作品,其它如新诗、

短篇小说、现代散文、外国文学作品都在选取范围之列。

又如,对语文内涵的认识随着语言学科的发展亦与前不同。原定论语为口头语言,文为书面

语言。近十多年,人们站在哲学的高度,运用系统论理论,从多种角度审视语文内涵,不仅采用实验技术和归

纳方法,而且采用建立数学符号模型和形式演绎的方法,经过理性思维的升华,认识到语文概念属于单一

形态的范畴,它是多种内容的统一体,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所谓现代语文内涵就指这一内涵。具体言之,

语文的内涵包括:①语文的四种表现形态: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和计算机语言。体态语言是内部语

言在体态上的表现。计算机语言是最先进的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跟最古老的信息处理工具语言的紧

密结合。这种结合使语言学进到现代层次,不仅是基础学科,而且成了人文科学的带头学科。②语文学习

内容为听说读写四大技能和语文基础知识。

由上看到,学科的横向移植、渗透,还包括了学科概念、范畴的更新。这种内容上的影响是语文教育学体

系建构的基石。

(二)思维方式上的变化

思维方式是客观存在的,不同时代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时代的人们不仅思维方式不同,而且

观察具体问题的方式也各异。大体上看,古代人是圆圈式,近代人是直线式,现代人是网络式。也就是说现代

人的思维方式不是单一的直觉因果关系的线性思维,而是因和果互相转化的关系,是一种综合性、网络型的动

态思维方式。这种认识及其思维方式的变化,就是人的现代主体性的加强,复杂性、情感性的加强。且不说以

西方近代科学知识为中心提供的理论思维发展所带来的语文教学的变化,单就近几年而言,人们对语文教育的

认识大多已是一种网络型的辩证的动态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既丰富了语文教育的范畴,又为语文教育向更

高形态上的转变提供了理论思维的武器。如对语言能力,过去统而言之为听说读写能力,现在的看法则诚如香

港大学学者陈荣石所述,其一是内在于每个人对语言系统或规律的认识或掌握内容;其二则将内在认识或掌握

表现于外在的语言行为。必须两者相辅解释,然后有语言能力的意义。即是说徒有内在能力而没有外在表达,

根本没法知道能力的内容,没有内在认识,也不可能有相应语言行为出现。所以二者互为表里。他这种注重语

言能力内涵结构的思维方式,无疑是有启发意义的。

2

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不但有其外部因素,从语文教学法发展的内在因素看,是20世纪初期对语文教学前科学

的研究为它打下了基础。五四以后,一些有志于语文教学研究的学者,语文教学法教师,以及中学语文教

师,一方面就主观经验所得,把一切中学国文教育的问题,加以分析,一方面再用客观的事实来推断教学的因

果。随着对语文教学现象的因果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这些教学现象的同一属性和各个方面的关系,以及

它们的本质属性和联系,发现这些现象的独立性,或写成单篇,整理集结,或编著成书。

纵观20世纪语文教学法编著,对语文教学的研究,形成了研究的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具有了范畴体系和

规律体系的刍形。宏观层次属于本学科的共性,带全局性的问题,包括学科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教学原则、

教材、测试以及语文教师修养。微观层次,属于学科的个性,具有多元性,由几个并列的横向门类组成,包括

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听说教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课外阅读。宏观层次、微观层次,互相渗透,纵横交错

,构成了语文教学法学科的总体构架。

微观层次,表现在对以上横向门类的具体研究。如阅读教学范畴,由阅读教学的目的论、心理论、教材论

、方法论等组成一个范畴体系,形成微观层次。其它诸如作文教学、听说教学、语文基础知识等等范畴都各有

自己的组成要素和具体内容。这些范畴体系反映了语文教学法学科研究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形成了学科

体系的知识结构。结构内部,交织形成各种关系,相互联系着,如文和道、读和写、讲和练、教和学、知识和

能力、语言和思维、课内与课外对这些客观存在的一对对关系的认识与概括,就形成了语文教学的规律。

20世纪的语文教学法著述,每一本各有特色,都从自己所认识的角度反映了语文教学知识体系的关系、层次、

系列、行程,但是很多编著者未能把握学科体系的内在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科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其

编著属于教材体系。尽管如此,他们在一些范畴和规律的认识上还是有成绩的。单就解放前的著述看,对语文

学科性质的认识概括就是确定的。叶圣陶一贯认为国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王森然则从个人

、社会、国家、世界的范围内揭示了语言文学的交际、积累、传播、赏鉴等作用,从语言文学的作用论述了语

文学科的工具性。

对语文教学目的任务范畴的认识,有主次关系论和平行关系论二种。前者如蒋伯潜教学法把思想教育订为

副目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订为正目的。后者则把这二者相提并论。他们的相同之处是都能从语言文学的内容和

形式两方面来确定目的任务,没有离开语文学科的特点、性质。

对阅读教学范畴的认识,揭示了培养阅读能力与语文工具性的同一关系。胡毅教学法认为,要想在时间

及空间方面扩充经验,非用阅读的方法不可,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本国语言文字为一切学习的根本工具,

自成习惯,准备随时抽身,让学生自立,不要养成靠人读书的坏习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有的研究已经

深入到对教和学两方面的研究。认为教和学并重,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须传授求得知识的方法,训练学生自

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动学习的兴趣,开始有了对教法和学法研究的二条线,如叶圣陶、朱自清

、夏丐尊都有专文谈及这两方面的问题,发表了有价值的见解,成为指导语文教学实践和语文教学法理论建设

的根据。

对作文教学范畴的认识,大家在命题、指导、批改、讲评方面都作了详尽的探讨。蒋伯潜对作文的批改,

从学法的角度,提出了改革性的意见。阮真从对作文的整体研究,细到对作文题目的专门研究。大家注意

到了作文教学的微观方面与学科性质的隶属关系。

以上仅举所属语文教学法范畴的某些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反映了语文教学发展的个别方面,个别阶段,

个别本质,从微观的角度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从上看到,语文教学法的发展为语文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深厚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经过对十年浩劫语

文教育遭破坏的深刻反思,语文教育在三个面向的宏阔视野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透视,语文教育

作为耸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意识形态,既具有为经济、政治服务的意识形态性,又具有它本身的科学

性。在这种科学的观念指导下,语文教学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语文教学观念到语文教学活动以及语文教

学研究的各个层面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改革局面。近现代新兴学科和外来哲学思潮、教育思想的又一次大量涌

入,拓展了语文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教育实验思维、理论兴趣和研究视野。他们围绕语文教育如何加强基

础,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等问题,进行了有成效的探讨和实验。

在宏观上,整体化改革实验提出了全面发展打基础,发挥特长育人才的实验口号,走出了中小幼一

条龙,德智体为目标的实验之路。从微观上看,在教学方法的探讨上,特别注重学法研究,同时探求促使知

识内化,形成智能结构的途径,试验以操作、语言、符号相互交叉形成锒嵌结构的综合构建法。在课程建设上

,加强了课程结构的改革,设置了必修课、选修课、活动实践课。教材建设则根据我国地域辽阔、老少边区教

育的不同特点,贯彻百花齐放的方针,引进竞争机制,实行一纲多本的编写原则,对教材的体系和序列进行了

广泛的卓有成效的研究,教材呈现多样化的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寻找发展意志、启迪情感的途径,把发展非智

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结合起来,注意从智力、情感、意志和审美的发展上塑造学生的整体素质。这些教学改革展

示和积累了面向全体、造就跨世纪新人的前景和经验。总结这些前科学的经验,使语文教育范畴体系和规律体

系不断得到丰富,是促使语文教学法学科进行改革的强大动因。

从学科研究领域看,对整体改革的理论,如理论基础,内涵的界定,改革模式,以及改革的实施与评价等

都进行了研讨。对语文教育史的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开拓性的概括。对港台、日本,以及西方语文教育作

了较多的介绍和比较研究。应用布鲁姆的教育理论进行了目标教学试验。把思维科学引入语文教学领域,

对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乃至灵感思维进行了广泛的训练设计。引入教育统计

学的理论,对听、说、读、写和考试进行了量化研究。由于多种方法的引入,语文教育研究中还出现了不少的

新范畴、新原理。前者如语文教学系统、语文知识结构、语文教育功能、语文教育评价等等;后者如整体原理

、有序原理、控制原理、反馈原理等等。也由于多种方法的引入,语文教育与多学科相联系,使其语文教育研

究出现了不少相对独立的领域,这方面著述甚多。语文教学法学科理论内容的发展已不是语文教学法体系所能

包容了,它要寻找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新的体系。这就是语文教育学。

综观上文可见学科教育发展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学科发展的时代性和独立性的特征。所谓时代性特征,

就是课程和学科教育的发展受制于时代,又作用于时代的辩证法。每一历史时代的教育目标和学科课程教育内

容的重点,形式和方法的变化与广泛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联,使其学科课程教育内容形式和

方法,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正是这种教育的时代意义,人才所具有的时代特征,决定着我

们今天学科课程建设的特色。学科课程教育如果能主动地适应时代的需要,学科课程教育的蓬勃发展将作用于

时代,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所谓独立性特征,是指学科课程教育的发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社会向学科课程教育提出具体任务只是学科课程发展的外因,学科课程只有通过自身的内在逻辑发展,才能引

起相应的变化。

3

由前文看到,语文教育学是一门以语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的语文教学教育

能力为根本目的的,具有语文专业特点的综合性的应用教育理论学科。

语文教育学与教育学相比,它们同属教育科学,前者是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后者是教育科学中的重要基

础学科。它们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教育学旨在研究教育的规律、原理和方法等,而语文教育学

是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现象及规律。教育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了语文教育学,而语

文教育学的专业理论则体现了教育学的基本理论。

语文教育学与语文教学法相比,它们虽然都是历史时代的产物,但是由于时代要求不同,它们的理论内容

和性质特征也有差别。语文教育学以素质教育作为理论的支撑点,语文教学法以教学论为理论的支撑点。它们

是包容关系,前者由后者发展而来。语文教学法变为属概念,成为语文教育学的构成要素;语文教育学则为种

概念,成为具有众多不同质、不同量、不同层次的多种内容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就语文学科的中心教学内

容看,纵向涉及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横向包括语文学科的五大要素(语文双基、读、写、听、说)、四大领域

(知识、能力、智力、育人)、两大课堂(课内外语文学习)、五育(德、智、体、美、劳)。这个统一的落

脚点在于提高学生和教师这两大主体的语文能力素质和语文教学教育能力素质。这个统一体可分可合,分则成

为语文教育学课程群,合则成为语文教育学课程的简缩样态。无论是分还是合,其体系内容均受语文教育学范

畴概念的制约,其内涵是原教学法体系的深化和拓宽。在其形成的体系中,要增进许多新课题,如语文能力、

语文教育能力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语文教育中的五育关系。又如,向语文教育的目的论、课程论、教材论、

教学论、学习论、过程论、教法论、考核论、教师论等开掘,由此展现出语文教育整体功能的有机的立体的网

络结构体系。语文教育学,其理论性要高于教学法,也是与实践相联系的理论。它注重学科内容的纵横联系,

运用其它学科理论和研究成果,融合于整体对象领域各部分的阐述中,充实它的内容,使语文教育的各方面彼

此联系,讲清楚语文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深刻地反映语文教育的规律运动和功能运动,同时提炼其

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以先进的理论思维,并通过操作训练让学生掌握、运用、获取新知识,进行创造性

的工作。语文教育学的构成要素不是平面罗列的,更不是脱离语文教学实践的单调的理论框架。它是紧密结合

教学实践,具体、深切、有效地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将语文教学的前科研究上升为教育理论,建构能够洞察和

驾驭语文教学现象和规律的语文教育理论,其理论形态和教学实践相互辐射,相互生成,并对语文教育产生有

力的指导。

通过上面的学科的比较可以看到,语文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既渗透着素质教育又具有语文专业特

点的应用教育理论学科。从这种学科性质出发,可以看到它的一些特征。

(一)以素质教育为指导为灵魂的语文教育论

现代基础教育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教育的价值以满足两个需要为尺度,即语文教育既要体现社会需要

,力求符合现代化社会各种规范和要求,又要充分满足青少年自身的需要,使个体的人格价值、审美价值和创

造力价值获得健康的发展和充分的展示。这种价值追求,要求语文教育学以素质教育为指导为灵魂来建构体系

,使语文工作者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具备合格的或优良的语文教育素质,同时又能以本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去

进行语文教学实践,培养出语文能力素质合格或优良的学生。这种素质从广义说就是掌握能创造的方法和能力

。如语文的说话能力就是使自己的语言运用自如,在任何场合都与人沟通得好,甚至自己的意见被采纳,说服

别人。由上所述,可见出素质教育所具有的现代性和战略意义。语文教育学因为渗透着这种素质教育的新的价

值观和目的论因而大不同于过去的语文教学法,它更具有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时代意义,也更

具有丰富深远的理论意义。

(二)具有大系统理论基础和现代新型语文能力的全景式的语文教育

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所形成的语文能力不同于封闭状况下单渠道所形成的语文能力。

素质型的语文能力由开放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由大量现代信息所激活,由多种方法论和智者思路所启迪,

它的现代性、民族性和创造性都特别强。处于这种教育氛围中的学生,其主体的语言功能愈大,对语文教学要

求愈高。因此,用多学科理论,从不同角度思考、剖析、透视语文现象和语文教学现象,以解决教与学中的新

问题是今天语文教育工作者所必须具有的理论视野。比如关于语文现代化的问题,有人作出了设想,认为至少

应包含以下六项内容:

1.语文教学要进行信息传播的全面教育,全方位地培养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

生善读善写,善说善听,成为言语的全能型人才。2.语文教育要落实开发智力的创造性教育,每个语言训

练的步骤,都要深入思维价值中去衡量和设计,使学生掌握创造思维的技能,成为创造型人才。3.语文教

学要求发扬文道统一的传统,善于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开发智力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情

操和审美观念的教育。4.语文教学要采用多要素、多渠道、多层次的立体教育,发挥语文的社会性特点,组织

大语文教育。5.语文教学要创造条件实行电化教育,教师不但熟悉自然语言,而且懂得人工语言,不但会

使用教学硬件,而且能编写教学软件,自觉运用现代化电教手段。6.语文教学要适应终身教育(包括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五级)的现代体制,发挥语文课的基础教育特点,着力训练学

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使之终身受用。

(三)世界性与民族性、开拓性与继承性相结合的语文教育

众所周知,历史上汉语在传播华夏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特别是东亚文化的发展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现在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汉语已成为联合国工作语言,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必学的外语语种

之一。因此,我国的语文教育一定要自觉地充分地考虑它在世界大教育系统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要面

向世界,展开向世界开放的幅度。所谓现代化必然离不开世界化。这种世界化既要从纵向发展上看到世界教育

史上的丰硕遗产,更要从横向连接上看到当代世界教育层出不穷的新经验、新问题;另一方面,语文教育的世

界化、现代化必然离不开本民族的语文教育特点,就是要构筑融入世界格局的本民族的基点。这也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本民族悠久的语文教育传统,再一个是近现代以来,特别是当代的包括语文教育现状在内的国情。上

述中外两个大的语文教育系统的冲撞、交流、融汇都必须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只有立足当前语文教育现状,

深入研究语文教育改革的现实机制,才能统摄古今,融合中外,语文教育的这种现代化才可能是一种立足本民

族基点的符合国情需要的教育,语文教育的民族化才是一种融合新机,深入到内质的民族化。关于语文教育在

中外教育交流中所突现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在语文教育的新的探讨中都能体现出来。

例如,在香港曾连续举行过八届语文国际研讨会,从这八届研讨会的中心议题中都可看到语文教育学所面

临的中外语文教育大交流的新课题和新的研究视野。该研讨会自1985年以来的历次会议都有各大洲的十几个国

家或地区的数百名专家、学者参加。有的议题瞩目于语文教师培训的未来动向,探讨在不同的社会架构中实施

不同延续教育的模式或方法的可行性;有的议题探讨双语或多语环境中的语文教育;有的议题是本文化

和跨文化的教与学方法,探究采用语文教学模式跨越各种文化的问题;有的议题就语文运用、语文教学与语

文课程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探讨;有的围绕90年代语文教学、培训课程的策划、管理与执行问题的议题进行

了探讨;有的议题还研究了语文教与学素质的维持和达成。最近一次,即第八届研讨会,议题为语文和

语文内容。笔者应邀出席了此次会议。这次大会实际上是人类主要语系及其教学的交流和比较,帮助我们用

世界眼光看华人语文教育发展情况,讨论的视野,纵向涉及大中小学的语文及其衔接,重点又在中学,横向包

括了性质不同的学校所设置的作为学科的语文和作为媒介的语文。这个视野好似一个球形,经纬能达,让人看

到了语文与教育、社会、世界、未来的多方面的关系,因此,它讨论的范围之广几乎涵盖了语文教育学研究对

象的整体领域。

总之,类似这样的国际会议充分地表明,语文教育作为世界大教育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已经走向世界,

语文教育学经过众多学科的参与,多样化方法的渗透,它的现代型特色已经清晰地突现出来。人们对语文教育

研究所体现的全球性视野实质上是一种跨学科的多种方法互补的综合研究视野,它对语文教育学体系的建构有

极大的启发意义。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