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是不尽长江滚滚去
文/李红莲
公开课上,我正在引导学生鉴赏《登高》一诗是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突然,坐在教室后排、平时极少发言的王乾乾同学站了起来:老师,这首诗中的‘不尽长江滚滚来’为什么没写成‘不尽长江滚滚去’呢?
我没有料到他会起来发言,更没有料到他会在公开课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时间思维竟似真空一般停滞了几秒钟。一些同学开始窃窃私语,听课的老师也纷纷扭头去看那个不懂事的学生。看到大家投来的异样的目光,王乾乾尴尬地站在那里,低下了头。
我示意他先坐下。为什么没写成‘不尽长江滚滚去’?或许作者创作这首诗时正好面对着长江的上游情急之间,我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你怎么知道作者创作这首诗时正好面对着长江的上游?诗并没有写明这一点,创作背景也没有交代这一点。王乾乾抬起头来反驳道。
这话很有道理,连我自己都觉得方才所说的那句话站不住脚。可是,该怎么解答这一疑问呢?我暗自思忖着。
押韵。坐在讲台旁边的朱洪同学小声说了一句。我的眼前不禁一亮,思路也畅通了许多。王乾乾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好。这个问题,我想请朱洪同学来回答。
用‘来’字好一些。这是一首律诗,律诗要求每一联的末尾一字要押相同的韵。这首诗押的是ai韵,用‘来’才能押韵,用‘去’就不行。朱洪同学回答道。
回答得很好。我接着说道,这里还要补充一点,律诗在平仄上也是有严格规定的,它要求平对仄,仄对平。上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下’字属仄声韵,如果下句末尾一字用‘去’字,‘去’也是仄声韵,这样就不符合律诗平仄相对的要求了。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考虑,也不能将‘来’字换成‘去’字。同学们听了纷纷点头。
我又看了王乾乾一眼,说:王乾乾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给了我们一个学习的机会,使我们对律诗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他的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大家说,我们是不是应该话未说完,教室里已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笑了,王乾乾笑了,听课的老师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