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语感研究新思维

语感研究新思维

一、正本清源,准确界定语感内涵

语感一词,最早出现在夏丐尊的《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后的一信念》一文中,他主张传染语感于学生。对什么是语感?他解释说: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只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只讲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真的生活如此,真的文学也如此。

夏老的有关培养语感的主张一提出来就得到叶圣陶、吕淑湘等人的共鸣。特别是叶圣陶老先生,多次对语感作了深刻阐述,如,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他认为: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的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常叫做‘语感’。在同一篇文章里,他继续深入论述语感在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作用,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或者印在纸面的文字,但是看到文字并不是他们的目的。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有时,他还特意引用夏丐尊上述的一段话来印证自己对什么是语感的看法。吕淑湘则从语言的三要素出发,把语感分为语义感、语法感、语音感进行深入研究。

夏、叶、吕等老一辈语文教育家的语感研究,对语感内涵、特征和语感实践作了拓荒性的工作。以后研究时断时续。研究集中在对传统教学经验的发掘。对语感及语感培养,大多放在语文能力培养中论述,少见专门论及语感。

直到九十年代,语感研究掀起一个高潮,对语感性质、特征、培养作了大量研究,既有大量的研究论文、又有专著问世。研究领域也多有拓宽,如对什么是语感,有从哲学的角度加以界定的,如,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理性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觉的理解。(王尚文)有从心理学的角度加以界定的,如,语感是对语言的准确而又灵敏的感受能力,(杨炳辉)是对言语内涵的一种直觉能力。(余应源)有从教学论角度加以界定的,如,语感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李珊林)有从语言学的角度加以说明的,如,语感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李海林)一方面,语感包括人对语言的结构模式和运用模式的掌握,另一方面,语感还是一个语言反应机制。(巢宗祺)

综观不同时期对语感内涵的研究,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对语感

的感

,看法是比较一致的,语感的基本语义是‘感’,即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感性直觉层面上的言语能力。(潘新和)而对语感

的语的认识,后来者的研究,离语感首倡者的初衷甚远。从上述对什么是语感的例举中可以体会到,后来者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都把语感

的语理解为一般的言语能力,而初期的研究特别是首倡者的研究,都把语感的语定位于特殊的言语能力,即理解文学语言的能力。只有在文学作品中,春雨、田园、新绿、落叶才会引起人们诗意的联想;要是在说明文或议论文里,春雨就是春天的雨,新绿就是刚长出的草和树叶的绿色,落叶就是从树上掉下的叶子,又何必要有那么多的联想,那么多的感慨?后来的研究者大都忽略了这一点,把语感泛化为一般意义上的语言能力,说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正本清源,该是还语感庐山真面目的时候了:语感,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能力,是对文学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直觉性、综合性、形象性和情感性是语感的主要特征。

理解语感的文学意义,也就不难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为什么把语感的地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了。

叶圣陶、夏丐尊等老先生有着深厚的传统文艺理论基础,语感的提出和意境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我国古代文论中,非常重视意境的创设与欣赏。意境,就是在重视个人感悟的同时,强调心象与物象的相互渗透,以构成特殊的情调,传达出象外之旨。前人创设的意境,会引起后人相类似的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代代相传,层层累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物象与情感之间相对稳定的结构关系。如黄昏勾起人们对时间的感慨,月亮激起人们对空间的遐想,细雨引发人们的禅思等。(王正)语感

,就是对这种物象与情感之间相对稳定的结构关系的直接感悟。培养语感,也就是培养感悟、体验意境的能力,也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培养理解和鉴赏文学的能力。

二、认识到位,从语文素养认识语感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以下简称新课标),语感的地位大为提升。1999年以前历次语文教学指导性文件(大纲、课标等)均未提及语感,2000年修订大纲,在教学建议的阅读条款中,开始提出要培养语感,新课标则把语感

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多次提到语感,如培养语感形成良好的语感。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等。

语感地位的提升令人瞩目,究其原因,是语感固有的文学意义、以及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精华与语文素养的新理念的合拍。

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培育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1、这基本的语文素养内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2、新课标还把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内容具体细化,课程标准所提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无庸讳言,在语文素养的三维目标中,

文学性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特征,这不仅可以从新课标制定者的解读体会出来,还可以从新课标实验教材大量增加的文学作品得到佐证。

语感的综合性、情感性、形象性和语文素养的特征的高度吻合,从而使语感的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寻求突破,研究要有新思维

语感的培养是否有特殊的规律?还是根据语文素养的形成规律,在培育语文素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笔者倾向于后者。既然语文素养包含语感,语感与语文素养就是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因此,我们应该在培育语文素养的大框架下,探讨语感和语感实践。

首先在理论上要有所突破,用理论引导实践。

(一)从哲学上突破,整合认识论与存在论的作用

从文化意义上说,哲学可分为认识论哲学和存在论哲学。

从解放至90年代,指导语文教学的一直是认识论哲学。认识论哲学是典型的二元论哲学,它的理论基础是主体和客体的分离与对立。人是认识世界的主体,周围的世界则是认识的客体,其基本的理论假设是事物有现象与本质,个别与普遍,具体与抽象,通过个别可以认识普遍,通过具体可以获得抽象,通过感性可以升华为理性认识。具体到语文教学,其表现是以作者为中心或以文本为中心的读解理论,侧重的是理性的分析,如对一篇课文的阅读,要通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内容和概括中心思想达到对课文的理解。日积月累,形成语文能力。无庸讳言,在认识论哲学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成果是显著的,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得到发展的,但弊端也是明显的,主体性的缺失,情感的冷漠,价值观的迷失都一一呈现出来。

存在论哲学与认识论不同,存在论主张以人为本,认为世界唯一存在的是人,而不是物。存在先于本质,是存在论哲学的宣言。拿一篇文学作品来说,本质就是所表达的主旨。在认识文学作品的主旨之前,要调动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还有情感的积累,经历文-象-意的感知、体验和理解的过程,这就是存在。这种阅读过程就是存在先于本质。用存在论指导语文教学,其表现是以读者为中心的读解理论,读者要通过感受、体验、参与文本的创造,通过语言文字领会韵外之意,言外之意。如《惠崇春江晚景》,阅读时看到的不仅是乡村、桃花、江水、浮鸭,还有从桃花绽放想到春天已悄悄地来到了身边,从鸭子下水想到春江水暖,从蒌蒿发芽想到河豚的溯江而上,因而从对一幅画的有限景物的描述中感受到无限的春意,这就是存在,存在于语文实践,存在于吟诵、想象和情感体验之中。用存在论哲学指导语文教学,着重的是感悟、体验,着重的是语文实践的过程。

在培育语文素养的过程中,我们要发挥认识论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主要写什么情景,写什么人物和故事,获得文章所传达的主要信息(抓住主要内容和体会思想,以及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忽视认识论的指导作用,忽视理性分析,对文章的理解就会失之肤浅。同时要发挥存在论哲学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和韵味等。对后者,新课标有一段非常深刻的论述: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审美情趣。忽视存在论的指导作用,就难以接受人文性的熏陶,会导致主体性和人文性的缺失。在这方面,我们已有太多的教训。

整合认识论和存在论的指导作用,既有对文章的理性分析,又有感悟和体验,能使语文教学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使学生在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的同时发展语文能力。偏重认识论或存在论,或者把二者割裂开来,都会导致语文教学出现严重偏差。

(二)从心理学上突破,整合外显学习与内隐学习

在以往有关语感的研究中,有认为语感是可以培养的,也有认为语感是不能培养的。认为语感可以培养,是看到了建构主义的外显学习对培养语感的作用,体会到语感也是可以建构的;认为语感没有有效的办法可以培养,是因为当时人们对内隐学习还毫无所知,不能解释语感

形成的某些机制。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相信语感是可以培养的。

建构主义认为,一个人的学习过程是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在知识建构过程中,既有外显学习,又有内隐学习。

认知建构主义的外显学习理论,已有很长的历史。我们可以用图式、同化、顺应来解释外显学习,图式,就是动作、认知的结构或组织。它既是先天的,又是后天的,在后天的学习中或是同化或是顺应,使图式更加丰富,更加能适应事物的变化;所谓同化,就是把知识纳入和吸收到认知结构中来;所谓顺应,就是知识无法被同化时,主体认知结构主动进行调整、改造,以便在新的基础上再来把握知识。

比如阅读一篇文章,首先是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致写些什么,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读,思考每部分写什么,再把各部分内容连起来想想,概括出主要内容,还要体会内容所表达的思想,以及体会课文是怎么表达思想的。像这种采用一定的程序来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活动,就是外显学习。在在外显学习中,有的文章能顺利地纳入个体的认知系统中,这是同化;有的课文在表达上有它的特异性,不能顺利纳入个体的认知系统,就要主动调整认知结构,以适应对文章的理解,这就是顺应。在外显学习的同化或顺应过程中,分析、综合、比较等逻辑思维起着主要作用。平时所说的语文学习要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能培育语感的外显学习的指导方法,已有丰富的成熟的经验可资借鉴。如发掘培养语感的言语材料的着眼点有:(1)言外之意蕴含丰富处;(2)感情抒发强烈浓郁处;(3)表达描写突破常规处;(4)遣词造句准确精妙处;(5)出自省略开展想象处。方法有:加强词句揣摩,在比较中理解;诱发形象思维,在品味言语中想象;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在还原生活中领会;加强文化修养,使对言语的理解有更广阔的背景等等。

建构主义的内隐学习,是指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也无法意识到控制他们的规则中,但却学会了某些规则。内隐学习,也有图式、同化、顺应,只是如何同化或顺应,至今尚未明白其中机制,因此才叫做是内隐的。语感的直觉性、整体性和内隐学习自动性与无意识性等有着高度的正。

在内隐学习中培养语感,有哪些方法可以借鉴呢?

1、吟诵、美读。在培养语感的诸多方法中,大家都推崇朗读的作用。用内隐学习理论理解朗读的作用,会增强朗读指导的自觉性。

叶圣陶老先生十分推崇美读(相当现在所说的有感情朗读),他老人家认为: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起来,激昂处还他于激昂,委婉处还他于委婉,还说,倘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是受用方法都有莫大的收获。美读可以培养语感,是内隐学习的机制在起作用。在一遍又一遍的吟诵、美读中,不仅理解了文本的意思,包括难以言传的文章的韵味,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同类文章的阅读方法。

2背诵,既是外显学习,如可按一定的方法熟记;同时也是内隐学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熟记的言语材料的语言规律。美国的心理学家有个实验,可以用来理解背诵对培养语感的作用。实验1:让象棋大师和初学象棋者分别用5秒钟的时间记忆棋盘上的棋子的位置(第一次棋子在棋盘上的位置是随机摆放的,没有规律),然后让他们凭记忆,分别在棋盘上复现棋子的位置,两者成绩差不多;实验2:仍然是让他们用5秒钟的时间记忆棋盘上的棋子(第二次实验,棋子的位置是在实际下过的棋的棋盘上的位置),再复现棋子的位置,前者的成绩是后者的4倍。为什么两次实验,两者差别那么大?原因是象棋大师熟记过几千盘棋谱。对随机摆放的棋子,他无迹可寻,成绩当然与新手毫无二致;但对棋子在实际下过的棋棋盘上的位置,他可以凭感觉(棋感)记下来,成绩当然胜出新手好多。语感,同样的道理,有的人能够在阅读新的文章时,迅速产生迁移,展开联想,深刻领会文章的题中之义,甚至是言外之义,凭的就是熟记的几百上千个语句、语段或篇章的语言材料。

文学的特点在于陌生化,即使是同样的题材,表现同样的思想,也要写得和别人不一样。如,同样是表现珍惜时间这一主旨,朱自清的《匆匆》与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在材料的选择上,在表现手法、行文风格是绝然不同的。要让熟记的言语材料在培养语感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所熟记的语句、语段、或篇章,都应具陌生化的特点,都是现实世界或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这样的言语材料积累多了,原有的言语图式丰富了,对言语的感觉自然敏锐了。

因此,运用内隐学习理论指导语感的培养,要特别重视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摘抄的作用,言语材料内容、风格要多样化。

心理学的研究还说明,外显学习与内隐学习不是绝然分开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存在着协同效应。在外显学习过程中,适当地让学生静思默想,或者在内隐学习时,对学习方法给予适当的提示,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脑科学上突破,平衡左右脑功能

脑科学研究说明,人的左右脑存在功能差异。如在认识方面,左右脑各自的功能和工作方式如下:

左脑

右脑

语言的

拼音的

顺序的

分析的

逻辑的

节奏的

非语言的

全盘的

综合的

完形的

空间和旋转的

此外,研究还说明正常人左右脑信息加工的不同:

1、左右脑的听觉加工的差异:左脑对快速变化的声音有着特异敏感能力。

2、左右脑视觉加工的差别,大多数的研究证明,文字的材料呈现在右视野容易认识,即说明左脑在这方面的优越性。而非文字材料呈现在左视野则比较容易辨认。

3、左右脑对情绪的差别,研究说明用右脑看世界是悲观的。

4、左右脑在分析和整体认知方面的差异,研究说明左脑的工作方式是分析的,右脑的工作方式是重视信息的整体性质的。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侧重于语言分析,比较充分利用的是左脑的功能,对右脑的的开发则严重不足。根据生理机能是用进废退,右脑的闲置,使语感的培养更为艰辛。

因此,要平衡左右脑的功能,首先必须开发右脑的潜能。方法有:

1、有意识的让阅读材料进入左视野。如,定期调整学生的座位,左排、右排、中间的座位轮流坐,使黑板上的字都有机会首先进入学生的左视野。

提醒学生阅读时头部稍微向右侧,让阅读材料进入左视野等,都有利于学生的右脑思维。

2、阅读时用中等稍慢的语速朗读,有意识的抑制左脑思维,激活右脑思维。

3、引导联系生活,或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想象,激活右脑。

4、教学中老师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接受作品的情感熏陶。

其次,仍然要有言语分析,不能因噎废食,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词句的分析、比较,对段、篇的分析、归纳概括,让学生掌握语言规律。在开发右脑的同时,仍然对左脑进行有效的训练。左右脑的协调,既能在掌握语言规律中培养语感,又能在对言语的直觉感悟中培养语感,提高语感培养的效率。

总之,语感研究是个老课题,又是个崭新的课题。说它新,是因为新课标赋予它新任务,还因为它还有很多规律未被认识。因此,我们的研究要有新思维,寻求新突破,让语感研究、语感教学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3、《20世纪中国小学语文教育丛书》林治金主编青岛出版社2001、9

4、《生理心理学》邵郊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

5、《悟与灵感》王正著上海社会科学院2003、8

6、《文艺学与语文教育》王纪人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6

7、《教会学生思维》郅庭瑾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2

8、《语文教学改革的哲学思考》董庆炳《语文建设》2003、8

9、《论培养语感的理论基础》杨金鑫《教育探索》2002、4

10、《培养学生语感的探索》方利民《江西教育》2001、1-2001、2

11、《叶圣陶论语感》李亚英

12、《语感研究综述》王恒俭

13、《内隐学习及其特征研究》张卫

14、《语文课程语感中心说之浅见》潘新和(全文7449字)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