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语感训练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语感训练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语感训练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本课题始作于1997年至1998年。时下正值全国范围内的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热潮,在经过了六年多的理论与实践的大讨论大操练之后,又有了较为冷静和理智的思考:觉得语文教学如果一味地或过分地强调语言文字这一工具性的操练,而忽视思想意义的熏陶、人格的培养、思维的训练,或许会再次犯顾此失彼、或左或右的错误,困惑有余。又鉴于自己才疏学浅,未有高屋建瓴的前瞻性和深刻的思辩水准,尤其是对人文思想的概念、内涵与外延未能全面、深刻的理解,未能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来剖析、解读、构建语文和语文教学这门汉民族的母语教学的科学方法和体系。处在这样一种迷惘、困惑之中,认真研读了倪宝元编著的《语言学与语文教学》、张德鑫编著的《中外语言文化漫谈》、顾嘉祖、陆升编著的《语言、言语与文化》和王尚文的《语感论》等书籍,有了些理性的思考之后,便会同我市小学语文教研大组的同志一道,对语感训练的原则、途径和方法等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究,并蹴就了此文。在当时来说,算是万绿丛中一点白,惶恐有之,羞涩有之,自负有之。

所幸的是《语感》文的出笼,得到了语文教学专家和慈善家的厚爱和施善:文字简洁,行文清晰,观点鲜明,操作性较强,另僻溪径也不妨可以试试。是年,在杭州市第九届中小学学科论文评审中中了个铜奖;次年,在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论文评审中又中了个银奖;同年,在浙江省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论文评审中再获铜牌,并在《浙江教学研究》杂志上全文刊发。文章实在蹩脚的很,却得到了那么多的奖项,尤其是铅字散发出去,实在要折杀我了!现把此文作简要的叙述。

语感是什么呢?

当婴儿尝到酸甜苦辣的食物时,瞬间会表现出皱眉、舒眉、锁眉、扬眉的反应,这叫做味感;

当吾儿大学毕业去上海某家大报社应聘时,总编呈现几十种颜色要他分辨,他很快地把这些颜色一一分辨清楚总编说,你做美编吧。这就叫色感,或叫美感。

一个不识方块字的道地的农民或一个先天的盲人只要听一、两遍广播就能吹拉弹唱流行歌曲的,说明他对音乐有很强的接受、感悟能力,这就叫做乐感。

同样一个读书人,只要一接触言语和文字材料,即在日常的听说读写中能迅速地感知、领悟、情化文本意义和情味,或能顺畅地表情达意的话,那么,此人就具有敏锐的语言文字感受能力。这就叫做语感。

语感的特征是什么呢?

语感的基本特征

是不需经过理智的思考和逻辑的推理,即在一听一看一读一用的瞬间便能深刻地理解语言,准确地判断语言,深切地体味语言,恰当地运用语言这样一种自动化的潜意识的能力。

夏丐尊先生对语感的特征作过详尽的诠释:在语感锐敏的人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义,‘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廖等等说不尽的意味。由此看来,语感的最大特征是,它无须咬文嚼字,也无须望文生义,全凭年轻人谈恋爱所惯用的种感觉。

语感又有什么用呢?

语感确实很重要,也十分有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关于语文的教学目的中指出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段话共有三句话,其中第二句就明确提出要培养语文的情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课程总目标》的第7条中又提出:要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看来语感就是语文素养中的一种重要素养。

高考答题靠的是什么?语感!在150分时间内要完成18k的试卷4大张,没有语感是不行的。裴娣娜老师在对语文老师的一次谈话时语重心长地说:学生答卷靠的是对语言的直觉能力,能得100分的人,他具有较强的语感;能得120分的人具有强的语感;能得130分以上的人,他的语感特别强。

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100题,需在90分中内完成;全国律考三个钟头要完成8k的试卷36张,没有语感连读题也来不及。

王尚文在《语感论》中对语感的作用有过这样一番描述:假如你来测试一个学生的语感能力,如果一篇文章只让他读一遍,就能简洁地说出其主要内容;或让他听一遍故事,就能一下子听出其中的奥妙;或让他听两个人之间的争辩,能迅速地分辨出谁是谁非,并正确地说出自己的观点,那么,这个人的语感能力就算是强的。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清楚一个问题,即语感具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受能力,即听读时能迅速地感受、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丰富内涵;二是能熟练地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即在说写时能用精当的语言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由此说来,语感是十分有用的!语感的强弱无论对应试还是对参加革命工作都是十分管用的,尤其是后现代社会;当然,也是我们语文教学所要努力追求的。

语感该怎样训练呢?

这是个语文教学的途径与方法问题。简言之,就是语感形成的途径与方法。不外乎两种:即语言实践和语言分析。也就是我们语文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不经意中在训练的一些方法。举偶如下:

诵读法

古人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领悟。(叶圣陶)诵读时十分强调方法:一是口诵心惟,读中有思,读中有悟;二是揣摩文章的风格基调,;三是强调一个多字。

背诵法

背诵即是积累。老舍在谈到写作时说过这样的话:在我脑子里有了200多篇文章时,才知道文章是怎么一回事。邓拓在<燕山夜话>中把积累比做北方人捡大粪。古人有学书三车,方能成相的说法。而〈语文课程标准〉就连九年中应背诵的数量、篇目都有明确的规定。可见,背诵无疑是国人公认的培养语感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分析法

语感的分析有别于前苏联的文章分析法。语感分析是着眼于语言的运用的角度,抓住语感因素强的地方做语言的剖析。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对语言进行比较、推敲、锤炼和品味的一种训练。而课文分析是着眼于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有着质的区别。以此培养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

增删法

即采用在原文上增加或删减标点、字词、句子、段落后,在让学生对此进行比较、推敲、体味语言运用的精妙之处的一种方法。〈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如果添加上这个社会,文章的韵味与内涵又是怎样了呢?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运用的和谐、准确,行文的贯通流畅之语感。

调换法

即有意地将原文中的词(词序)、句(句序)、段(段序)作一些调整或置换的方法,再让学生去读一读、比一比,理一理、推一推,品一品、赏一赏的办法。松下月敲门的敲,和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便是增删法教学的范例。以增强学生对语言搭配总相宜的语感。

途径与方法固然很多,毋须繁陈。说到底,语感能力的培养除了课堂上的有效训练之外,更多的应让学生去书海中遨游,文章中品味,墨翰中感染;去接受古今中外文化的洗礼和文学作品的熏陶。此为语感训练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语感训练要注意些什么呢?

其实我要说明的是语感训练的原则问题。我想至少有以下三条原则是必须有所考虑,或要遵循的。

理解性原则

理解是预感训练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是理解不是终极目的,而是预感形成的开端。因为理解的层面还是文本的意义,还没有据为己有,还没有达到语言的自动化的程度。但决不能没有这个前提和条件。

反复性原则

重复是理解的基础上的重复。《语文课程标准》对这种几千年积淀下来的读书经验的总结提出了很好的继承意见。学生通过多次重复,达到熟练化的程度,才能把文本语言在大脑中联系起来,固定下来,并进入个体语言的储备库中重复是语言学习之母。谁人读书都不可逾越这个过程。理解和重复还没有达到对语言的技能化、自动化的境地。

情理性原则

刘勰谈对读书有着精辟的论述: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刘勰强调读文与写文都须有情感、情理介入其中,方能奏效。外国人学汉语难就难在汉语文化情理的深广和涵蓄,很难进入汉文化的语境。只有同根同文同思想的华人才会有如此语感。叶圣陶先生对此是这样说的: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的了解,而且深刻地体会,不知不觉之中,内容和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了。这需要读者用心去揣摩、体会,情理与文本如此交融、同化、贯通;运用时随手拈来,并恰倒好处。这种境界便是语言的技能化、自动化。这样,便形成了敏锐的语感能力了。

对语感还有新的思考吗?

有的。语感这个东西是个看不见、摸不着,又客观存在于人类大脑内的一种灵气。尤其是深谙汉文化的华人,对语言文字有着特别敏捷的感悟能力,是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人无法比拟的。这要涉及文化背景和语言文字的差异,对于这种现象有待深化研究。

就同根同脉同文化的华人而言,对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家庭和职业的学生,他们的与生俱有的语感能力有多大?后天的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的影响有多大?对不同的学校,不同的老师,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机制其影响究竟有多大?请语文教学的同仁们不妨作些研究探讨。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