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我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的回顾与思考

我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的回顾与思考

我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的回顾与思考

我校是一所比较偏僻的农村村小,《科技活动在农村学校的实践与思考》课题于九九2000年被市教委定为九五规划课题,在市、县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教研室沈雪明老师的指导下,经过课题组老师历四年艰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已申报县级结题。通过这项课题的研究,我们感到学生的活动能力得到加强,如王陆操同学的小发明《抽水马桶的节水装置》获县级小发明三等奖,镇级小发明、小论文、小调查获奖多篇,教师的论文纷纷在县级以上乃至国家级获奖。在此基础上,我们初步探索出了农村小学综合活动课的教学方式。借此实验课题结题之际,将有关情况回顾如下:

一、实践的背景

1、当地村民科学素质现状调查

在开展这项课题研究之前,我们组织师生进行了当地村民科学素质现状问卷调查,从调查反馈信息看,村民整体科学素质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1)扫除了文盲,一部分又成了新科盲,目无环保意识。

(2)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淡漠,相信迷信。认为环境好坏,上帝安排。

(3)守旧意识根深蒂固,创新观念缺乏,不重视自然资源,破坏、浪费资源的现象十分普篇,更没想到废物的再利用。

(4)凭勤劳解决温饱的多,靠科技、靠绿色、靠环保创收、致富的少。

总之,科技素质偏低带来了以下恶果:资源大量的浪费,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履艰难,整体缺乏科技兴农意识;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能够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形成特色经济,以致造成有些农户生活比较困难。

2、当地中学生科学素质现状调查

继当地村民科学素质现状调查之后,接着,我们于01年9月份又组织了在校学生科学素质情况调查,主要从对科学技术知识的了解、科学知识题目(农村适用的新科学、新技术、新知识等)和方法题目(实验、观察、想象、对比等)的掌握、科学技术实施应用的过程、科学思想(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领会意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学生的整体科学素质状况令人不容客观,其主要问题可概括为:

(1)动手能力差。如爸爸妈妈生日送什么,学生都说送生日贺卡,而真正让学生动手做一个贺卡却有80%的人不能独立完成。这80%充分反映了动手和动脑两种活动形式的巨大反差。

(2)综合能力差。主要表现在不能用学过的各种知识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不善于把学过的知识进行重新组合,触类旁通地创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对身边的废物利用更是熟视无睹。

(3)年级越高,创造力低下的倾向日益严重。一年级的学生比四年级的学生动手能力要好,即随着接受学校教育年限的增长而呈现动手力负增长的倾向渐渐严重,具有初步创造性人格特征和初步创造力特长的学生渐渐减少。

3、思索与策划

总之,当地村民及在校学生科学素质现状调查,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给我们震动很大,迫使我们反思造成这样结果,学校教育应当承担什么责任,坚定了我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参与课程结构改革的信心。尤其使我们对开设活动课的重要性产生了质的飞跃,发自内心地积极主动参加课题组实验,鉴于上述原因,我们决定开展此项研究活动。我们的实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起步的。

二、实践活动过程

整个实践过程,我们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1、理论学习阶段,2、实践研究阶段,3、综合实践活动课方式探索阶段

1、理论学习阶段

我们主要在教师中开展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各自优势与劣势、怎样扬长避短、相辅相成等方面进行了大讨论,通过听有关专家报告、去外地参观(嘉善、于成等)学校、去县教研室向教研员沈雪明老师请教,得到了沈雪明老师的亲自指导,在学校中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使全体教师在观念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并形成了如下的共识:

(1)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之间的关系。学科课程,以面对祖先留下遗产-----自然资源,系统认识,接受记忆为主要特征;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是以面对现在和未来,综合运用各科知识,特别对现有的资源再利用的探索、拓展、创造为主要特征。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生自主活动、直接体验为基本方式。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造能力方面有着特点和优势,但是它在系统地传授知识上又有所不足。因此,它应当和学科课程相辅相成,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以便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2)两者各自存在的忧、劣势。学科课程的优势在于,它是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好形式,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它的不足之处是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面向全体难以照顾个别,很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提高各种能力。

活动课的优势在于,它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有利于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开放式参与社会活动,容易随时汲取最新知识(有的活动就是激发学生参与对废品再利用现象的探索),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它以生活为课堂,生活为中心,充分体现了综合教育思路,起到了用各科知识解决生活方面问题的作用;不足之处在于,它不利于传播系统知识,不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很难使全体学生达到同一的教学目标。这我们在镇县公开课上也暴露了这一点。

(3)教师、学生地位。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小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它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科课程,也不可能成为各个学科课程的拼盘。我们认为,活动课教师在活动课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活动课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自主地参与活动,并在教师指导下自我决策、自我活动、自我锻炼、自我调整、自我发展,从而在尝试、操作、探索、研究的过程中获得体验,积累直接经验,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意、创造和持续发展等综合能力的目的。

2、实践研究阶段阶段

在全体教师对活动课有了整体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又选派了敢于创新的青年教师施杏凤参加了市、县综合实践活动课骨干教师的培训。接下来,我们在高竹、张桥小学每个年级,中心小学六个班级中拉开了活动课的实验序幕。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大致情况如下

1、科技活动基本形式和方法

(1)个人活动: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这种活动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细致、具体地体验活动的内容。如家庭花卉的种植、小动物的饲养、创造日记、体验日记的撰写。

(2)小组活动:

按照共同的目标组成活动小组,同一学生可参加不同小组,这种活动形式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横向交流的机会。也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发展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和交往情趣。如我们学校分别成立了种植组、养殖组、小制作组、小发明组、小实验组、信息收集组。

(3)集体活动:

一般以班集体的方式进行,有时也以校为单位组织。如:活动开始时的动员、方案的制定、结束时的总、成果汇报等,还有班集体组织的参观访问、专家介绍、作品展示、知识竞赛等都采用此种形式。

(4)知识竞赛:根据参与者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分组进行智慧和能力的比赛。如解释生活、生产、学习中的一些疑难现象、日常知识、基本的技能等。

(5)五小制作竞赛活动。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采用一定的创造技法,进行小制作、小改革、小实验、小设想、小发明活动,共收集代表性作品217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6)科技夏(冬)令营活动。我们充分利用寒暑假,开展科技活动,进行一些实地考察、动植物的生长、生活习性的观察、分析记录、找到规律,然后在认知方面实现质的飞跃,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丰富了业余生活,也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索的个性品质,提高其综合科技素质。

(7)科技阵地建设活动,建立科技队角,编写科技队报,建设红领巾科技广播台,增设科技实践基地等。用文字、图片、实物、知识信息丰富科技角,根据活动的科技知识和收集到的科技信息编成科技报,将科技活动成果展示为科技窗中,形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教育氛围。

2、活动坚持四个结合

(1)与农村生产实际相结合,发挥乡土性优势

与农村种植相结合,包括农作物、花草树木的种植。让学生跟父母学种蔬菜、瓜果及经济作物,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及生长特点。为提高蔬菜的种植效益试验再生茄子和番茄,套种夏、秋玉米,西瓜高产高效的要素等等。

与农村的饲养业相结合。蚕桑种养业是本地农户的主要经济农业之一。学生也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一边观察、记录,获取养蚕的基本知识,并对蚕的一生进行初浅的研究,培养基本的观察、分析、综合的思维习惯。

与农村的日常生产生活相结合,当看到父母既要把稻谷铲在一起,又要扫地时,胡文欢小朋友萌发了收谷、扫地两用铲的念头,并动手制作了成品。看到盒豆腐盒弃之可惜,胡彦婷小朋友想到了再利用,帮外公穿上铅丝挂在笼栅上作兔子的饮水器,省钱又省事。

2、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

通过听同学、老师讲述科学家的成长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意识,立志科技兴国,培养科学态度。

学生利用废品制作一些小制作,搞些小改进、小发明,将美的精神感受经过劳动转化为物质产品,从而让学生体验劳动创造一切,树立劳动观念,变废为宝,也是开发身边资源,造福人类的环保大行动。

3、与学科教育相结合

a、与语文学科相结合,学生在活动把看到的、操作的记录下来,捕捉一刹那的灵感,写成创造日记21篇、观察日记36篇,调查报告3篇,实验报告14篇,科技小论文23篇、体验心得42篇等可查阅的文字材料,没有语文基本功的依托是完不成的。一些数据的收集、整理、计算分析须借助数学中的知识,因此必须与语、数学科相结合。

b、与常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把常识中学到的观察、实验方法、技能及综合实践活动课中习得的审美观点,音乐课上的美妙旋律综合运用,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4、与少先队相结合

a、把科技活动与少先队的队报编写、红领巾广播,主题队活动结合起来。利用班队活动课开展金点子银问题擂台赛,要求学生收集科技信息及生产、生活知识,提出一些科技金点子,自己提出碰到的问题或由其他同学给他的金点子提出银问题,共同协作解决难题,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展科学研究,争当科学小博士。

b、开展巧手比赛和小精品汇展活动。学生在科技活动中利用自己的双手制作一些作品,有小制作、小改进、小发明等,利用提供的展示舞台,与大家分享成功的快乐,并可延伸,请同伴提出改进意见和作适当的评价。

C、把少先队的夏(冬)令营与科技活动结合起来,利用假期的闲暇时间,参加一些社会调查,参观种养基地,采访种养大户,观察自然界的生物、观察植物的不同形态的叶,采集制作成标本和贴画,了解其制作的基本过程,了解有关昆虫植物的分类,学习动植物保护法规。

3、综合实践活动课方式探索阶段

a、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爱农情感

由于我们的科技活动突出一个农字。让学生融入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以美丽的田野为教科书,以农民、农技员为老师,让他们在农村中寻找活动素材。使学生深深感受到农村的生产、生活中需要科学,蕴藏着科技的潜能,更呼唤着具有爱农意识的创造型的现代农业人才。

b、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兴趣

活动中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动植物的成长特点和产品的制作过程,在反复构思和动手制作中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兴趣和潜在的创造能力。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地萌发创造发明的念头并付之于行动。

如胡文欢小朋友在晒收稻谷时碰到了又要铲还要扫的问题,费时又费力,于是想到了把铲子和扫帚合二为一,同步进行的省时又省力的科学方案,制作成了铲子、扫帚两用铲。碰到生活中有缺点的情况,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如王陆操小朋友,看到别人家新装的小型水箱抽水马桶,就想把自家的大水箱改进为节水小水箱。胡彦婷小朋友觉得盒装豆腐盒子弃之可惜,变废为宝,改制成兔子的饮水器。孩子们走出发明创造的权威怪圈,大胆设疑、析疑,大胆改革、创造,勇于探索,即习得了知识,又发展了自己的手、脑协调能力,还形成了科学的思维品质。

c、现代科技知识得到了广泛传播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知多少竞赛、金点子、银问题擂台赛和科技作品汇展,使大批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获得了更多的现代科技知识,同时把这些知识广泛运用于生产、生活、学习中,感受科技的力量。

d、科技能力得到提高

在五小制作活动中,学生能综合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经过想象,结合发散、收敛思维制作作品,在变废品为创意作品的过程中,又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开发、利用身边资源的技能。在2000年县中小学自制生物浸制标本竞赛中获县团体二等奖,制作的昆虫标本获县二等奖。

e、动手能力得到加强

在科技活动中,强调一个动字。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一个人不仅能动脑,同时又能动手,不仅善于探索研究,又能勇于实践,不仅有知识的创新,还要有技术创新,工艺方法的创新。因此,学生在活动中,学校与家庭让学生的手解放出来,让学生摸物体的表面,拆组物件的结构,制作各种小制作、小改进、小发明、撰写小论文、创造日记、观察日记,在动手的过程中捕捉创作灵感,记录成长历程,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未来。在镇小制作小发明竞赛活动中点评出优秀作品21件,高竹小学剪纸专题展览作品98幅。

f、教师观念得到转变,科技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通过课题的研究实践,教师真正体会到科技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各个学科的教育密切,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各科教师必须共同抓好科技教育,科技教育促进师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提高。

更为可贵的是,在指导科技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科技素质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在本课题的实践研究中,教师采用多种指导方法,如:总结出五小制作活动的指导方法,模拟创造法、缺点列举法、逆向思维法、综合技法等等。

此外还提到了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师积极撰写论文、组织活动、实践体验、调查采访、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等等。董玉良老师撰写的《科技活动在农村小学的实践与研究》获国家级二等奖。施杏凤老师撰写的科技小制作论文获市级三等奖。

三、实践的几点体会

几年来,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证明:

(1)活动课已被广大教师、学生所接受,谈到活动课,体会最深的应当是教师,而受益最大的应当是学生。在对学生进行的我最喜欢的课程调查中显示,学生对活动课的认可态度和参与兴趣正逐年递增,活动课自身的魅力和其所产生的对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作用,正逐渐被教师、学生所接受。

(2)活动课确实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实践表明:通过几年的实践活动学生求知面宽,他们的科学、实践意识,合作意识,学习能力,观察、思维、动手、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及学习积极性都有明显提高。

(3)进一步提高活动课的质量是学生科学素质提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在学生中科学思想,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方面,也都有明显提高。这些提高确确实实地直观体现在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4)开设活动课程,直观的综合效益及潜在的隐性效益正逐渐显示出来。从宏观角度看,开设活动课有四个有利,有利于加强德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办出学校特色。从微观角度看:活动课程有助于学科课程质量提高,有助于教师知识更新和教学艺术长进;

可见,综合活动课的开设,增强了学生吸收、消化、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新一代人的综合素质,也必将有力地促进当地农民的科学素养、环保意识的提高。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