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整体感知的对象最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一、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旨
(一)张志公先生归纳了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的两项内容:
1、文章主要谈了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情?
2、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为了什么目的而写的?这是从阅读写作对象和写作意图两个方面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已经涉及课文的主旨。解决这类问题有时还需要文体性和背景性的知识为前提。初中语文课本中鲁迅的文章以及外国文学作品,尤其需要这种前提知识。
(二)整体感知课文的第一要务是对课文主旨的感知。所谓主旨,是指全篇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或基本意思。阅读课文应当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把感知的焦点聚集在课文的主旨上。阅读记叙文,整体感知应该聚焦在记叙描写的内容和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上;阅读说明文,整体感知应该聚焦在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的事理上;阅读议论文,整体感知应该聚焦在作者观点和意图上。新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就要求学生在整体感悟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主旨。
二、初步感受课文的感情基调
这个问题和课文的主旨是密不可分的,因为课文的主旨规定了文章思想感情的基调。课文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结晶,无论哪一种文体,都渗透着感情因素。初读课文最好能受到一定的感染,激发一定的情感体验,形成一定的情绪氛围,为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同一篇文章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这是很正常的,也应该允许学生各抒已见。课文的感情有隐有显,有的课文表达的感情很直露,有的课文的情感倾向虽然比较复杂,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感受理解,但课文表达的感情仍然有一个基调,因此,感受作者的情感基调,必然从课文本身出发。有的课文作者表达的感情丰富复杂,或比较朦胧,答案就不必强求一致。
三、粗知作者的思路或文章的脉胳
张中行先生说,思路是流动于脑子中的意念。通俗地说,思路是作者在思索和行文时思想发展、前进的线索。思路体现在文章之中,就是文章的内在脉络;落在文字上,就是结构框架。只有了解全文的思路脉络,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张志公先生谈到了解思路的方法时说,粗读文章要考虑文章里主要说了几层意思.前前后后的几层意思是怎样的关系.在整体感知课文思路这个环节里,只要了解了文章由哪几部分组成以及各部分之间粗线条的联系就可以了,至于各部分细微之处及部分之间的各种关系可以留到深入分析课文时再掌握。有些过分繁难的,不必再多做分析。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大体有以下几种:(一)并列关系:即各层之间是平等的、比并的关系,其结构是横向式的。
1、不同内容的并列: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松骨峰战斗、马玉祥救小孩和战士的谈话三个典型事例即属于并列关系。
2、不同表述手段的并列:蒲松龄的《狼》第一部分叙事,第二部分议论,是不同表述手段并列的典型例子。
(二)宾主关系:也叫主从关系。常见的宾主关系的形式是:
1、总说和分说的关系:它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关系。如《纪念白求恩》先总的概括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然后从国际主义、毫不利已专门利人、技术精益求精三个方面阐述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结尾对全文进行总结,是比较典型的总说和分说的关系。
2、主脑和解说的关系:也叫解证关系。这种关系在议论文中最为常见,比如用论据证明论点,常采用此法;在说明文中出现的也比较多;在叙事性的文章中也可以看到。
(三)序进关系:即按一定顺序向前推进,其结构是纵向式。主要有:
1、时间推进关系:按时间的变化安排课文顺序。
2、空间推进关系:按空间的变化安排课文顺序。如说明事物的构造,或由上到下,或由内到外等。记叙文中的通讯也常有这种顺序。游记中的移步换形也属此类。
3、逻辑推进关系:按逻辑事理先说现象,后分析成因。但是,课文的文脉有隐有显,作者的思路在文章中的表现常常不是单一型的,而是复合型的。有的综合运用了多种因素作依据,构成多种思路关系;有的思路比较复杂,有的思路比较隐蔽,甚至隐藏不露。这类文章一般不适于在整体感知课文时解决理清思路的问题。比如鲁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思路是复合型的,比较复杂,在整体感知课文时只要了解文章按地点(或时间)的变化为依据组织文章,体现思路就行了。至于现代的蒙太奇意识流等,初中阶段完全可以不涉及。
有的文章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简明扼要归纳为相并、相承、相属的关系,简便易行,很有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