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防功利性阅读,坚持一个博字
现在,学生课外阅读的功利性太强。到学校搞调研时,我经常问学生:你们为什么读书?他们的回答十有八九是为了学习作文的写法。在这样的目标召唤下,学生读得最多的是作文法之类的读物,如作文大全、作文选刊、作文向导等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语文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学习写作不是课外阅读惟一的和最终的目标。即便是学习写作,专读作文法也不能奏效。不可否认,这些读物中不乏写作的方法性知识和成功的习作范例。但是,学生要写出佳作,更需要一种底气,这种底气以深刻的情感体验、丰富的语感经验、大量的语言素材的积累和厚实的社会生活知识作基础。以作文辅导书为主要读物,就如同长期以方便面为主食,必然造成营养不良。学生在这种阅读背景下进行习作技能技巧速成训练,最多也不过像在澡盆里练习游泳,终究写不出什么大气的文章,对语文素养的形成很不利。
课外阅读的指导应着眼于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发展,对学生的阅读作恰当的调控,使学生跳出功利性阅读的认识误区和以作文法为主的狭窄读书范围,像蜜蜂采蜜那样广读博览。
1.给学生讲清道理。教师可向学生介绍那些学有所成的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大作家的治学经验,也可以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身边的例子启发学生,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弄清读书与做学问,写作、生活、做人的关系。
2.教师开列书目与学生自由选择读物相结合。开列书目是为了保证学生通过阅读摄取全面的文化养料。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定期为学生列出必读书目。这些书籍的内容涉及人文和自然学科的诸多领域,有利于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我们也要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除要求他们完成指定的课外阅读任务外,可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满足他们的自我选择性心理需要,发展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3.班级与班级、小组与小组、学生与学生经常交换读物,阅读资源共享。这样,学生就可能读到种类更多的好书,视野也才会更为开阔。
二、控制休闲性阅读,实出一个悟字
有些学生读的书不算少,整体语文素养却不见有多大进步。出现这种怪圈的原因,主要在于这些学生总是带着休闲的心态去读书,是浮光掠影看热闹式的虚读,而不是潜心其中看门道式的研读,全凭着兴致,很少需要情绪的调动、意志力的参与和心智的投入。当然,学生在紧张的学习活动后,适度的休整是必要的,休闲性阅读应该是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部分。可是,如果学生的课外阅读完全以休闲为目的,也就烙上了先天不足的印记。长期以往,学生的思想就很难得到磨砺,语言也难以得到发展。所以,当学生读书有了兴趣的时候,就要适当控制课外阅读中休闲的成分,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的读功,培养对语言作品的敏锐悟性。
1.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读
小学生阅读与成人阅读的价值取向应该有所不同。成人的阅读主要是为了获取社会生活的信息。小学生正处于学语言、长知识的黄金时期,他们通过自主的阅读活动,除了吸纳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文化、思想、科学等领域的大量信息外,也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定的思维加工。另外,还要学习阅读材料中典范的语言模式,积累各种各样的语言素材,从中获取表达的经验。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任务去读书,他们就有了明确的猎取对象。教者再指导他们读思结合、读写结合、读书与社会实践结合,每次阅读也就容易在思想认识、思维方式、语言积累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所收获。
2.让学生抱着研究的目的读
美国的教育十分重视研究性阅读,学生总是带着一定的研究专题,主动地搜寻和阅读的课外读物,并写出研究论文。这种做学问式的阅读不是以囤积知识为目的,而是着眼于知识的发现、运用、整合甚至创新,因而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纵深。这个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在指导课外阅读时,可以定期向学生抛出一些有研究价值且学生力所能及的研究课题,介绍一些阅读材料,指引查寻资料的途径,教给做学问的方法,让学生在研究性阅读中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得到长久的保持。
3.让学生变眼读为心读
所谓眼读,就是一般性的看书,只用眼睛扫瞄即可;而心读,指的是入乎其内,心无旁骛,用慧眼去捕捉,用心灵去感受,用生命去体验,仔细咀嚼品味作品的思想内涵,科学人文魅力和出色的文笔。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好文章、好诗词,就要让他们用心去理解,去领悟,从眼读升格为心读。
4.让学生自觉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
指导学生将语文课内习得的读书方法和经验迁移运用于课外阅读,使方法经学生的熟练操作跃升为阅读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如:用含义不同的符号图画重要内容;在书页的天地头作批注;做内容摘要,整理阅读提纲,将书读薄;展开想象、推理,进行分析、评价,写心得体会,将书读厚。
三、改变一次性阅读,讲究一个熟字
读书方法有精读和略读之分。现在的课外阅读,多数的情形是精读不足,一味略读。读某一本书,阅读或摘抄之后,就束之高阁,不再谋面。这种一次性阅读,在大脑中留下的往往是一些朦胧的印象、飘忽的意念和肤浅的感受,不符合语文学习规律。
记忆是语言内化和运用的前提,是智力发展的生长点。读书需要记忆,尤其是那些充满智慧和人文思想光华的精美语言,应该烂熟于心。但长久有效的记忆不是通过一次性阅读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不断温故和强化的过程。
阅读是一种间接认识、体验社会和人生的学习活动。人们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总要打上个体经验的色彩,而人的生活阅历、情感经验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第二次阅读与第一次阅读相比,由于阅读的时间、环境、方法以及读者的心境、阅历、对世界的看法都可能发生变化,因而对文本的读解就可能有新的见识、感受和发现。由此可见,关于某一作品的认识也不是一次性阅读就告完结的,需要经历读者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反复磨合、碰撞的过程。
读特别好的作品,一定要改变一次性阅读的习惯,在熟字上下功夫。熟了,才能钻得深,悟得透,将语言的精品、思想的精华纳入自己的知识宝库,经发酵产生新的思想,铸出新的语言,迁移运用起来也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为了能够达到熟的程度,我们在指导课外阅读时,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从学生读过的书中精选一部分,让学生进行二次、三次甚至更多次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