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低年级学生体验、表现音乐的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体验、表现音乐的策略研究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低年级学生体验、表现音乐的策略研究,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低年级学生体验、表现音乐的策略研究

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育中设法引起儿童对音乐的爱好,并使这种爱好更深、更有智慧的一种力量。它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又能够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还能增强学生对情感的体验能力及音乐直觉能力,从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本文从多通道参与,领悟音乐;亲历演奏,体验音乐;开展综合活动,表现音乐,三方面论述了低年级学生在欣赏教学中体验、表现音乐的策略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正如达尔克洛兹说的:欣赏是艺术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们可以在其中体验人类创造音乐的共同情感。音乐欣赏在各级各类音乐教学中,都是传授知识、进行音乐审美的重要主成部分。因此,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如何从低年级起就有效地让小学生竖起小耳朵,用愉悦的心情学会听音乐,在音乐中放飞心灵的翅膀。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是我们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现象:

听过很多堂音乐欣赏课,自己也开过很多课,总觉得低年级学生对音乐的欣赏是见其文而未见其心,见其表而未见其里。谁之过?师之过。教师设计的环节只是留于表面形式要么学生动的多,要么教师讲的多,没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长此以往令学生对音乐欣赏、甚至是音乐课丧失了学习兴趣。现象1:曾有教师在执教《在山魔的宫殿》时,一开始就问:你们知道培尔.金特的故事吗?学生答不知道。而后教师热情地对学生讲:这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一部重要诗作, 于是,教师有声有色地讲了这一故事,时间已过半小时教师才让学生听乐曲,当乐曲听完已接近下课。乐曲的背景教师讲了很多,而乐曲阐述的内涵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去欣赏。现象2:大部分学校的欣赏课以欣赏知识、价值体系为教学内容:以听教师讲解音乐、展示音乐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完整听,后分段听,再完整听为唯一的教学秩序的课程模式,通过粗粗一听,简单一讲:这首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是欢快的,这首乐曲是优美、抒情的便草草了之。如有多余时间让学生随音乐动一动。

(二)问题: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欣赏教学要以音乐为本,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音乐。以上课例的教学过于枯燥,单纯依靠听觉、讲述了解音乐。学生没有深入体验音乐,心中仍是一片茫然。

二、 理论思考:

音乐欣赏活动是进行音乐审美教育的强有力的手段。它培养学生能够听懂音乐,通过音响感知,体验情感,从中得到审美情趣,发展学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力,提高对音乐理解鉴赏水平,增强其表现和创造音乐的愿望。

低年级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难以持久,只有他们直接感知到的具体生动的音乐才容易成为学习的动力,易于掌握。教学中须尽量采用综合性的音乐欣赏活动,引导学生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围绕欣赏音乐,结合音乐的各种要素,采用歌唱、演奏、身体动作和表演等方式,参与到音乐中去。避免欣赏教学单纯依靠听觉、过多讲述,使欣赏教学死板乏味的现象。

欣赏教学要注意引发学生想象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欣赏教学要使学生将生活经验与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段联系起来,促使他们产生丰富的

想象和联想。音乐欣赏教学启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和联想,可以有三种方式,一是由描绘性音乐引起联想,二是由情节性音乐引起联想,三是由音响感知与情感体验引起自由的想象。前两种方式比较浅显易懂,也比较容易收到效果,较适合小学低年级使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

立足《课标》如何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呢?需要我们教师蹲下来,深入浅出的潜移默化地将音乐知识渗透于各个教学环节,并化解知识的难度,将他们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出现,从而使学生更快地容入音乐中,感悟、体验、表现音乐的内容。

三、研究策略:

通过多年实践与探索,对低年级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有以下看法:

(一)多通道参与,领悟音乐

音乐欣赏课不要只坐在那儿听,可以适当地让学生动起来。学科综合是一个让学生动起来很有效的办法,尽量采用综合性的音乐欣赏活动,发挥通感的作用。把握好以音乐为教学主线,用其它学科的内容来加强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把握好度让它更有效地为音乐欣赏课服务。

1、动起你的笔。

在我给学生欣赏过一段音乐后,学生会用相应的图示表现出来,有时书中图示或者线条已经给出,供大家选择;或者让同学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创造性地画出适合音乐情感的线条、图像、色块等等,别人猛一看还以为是一节美术课呢,可是这种教学方式有其独特的审美教育的作用,比老师讲述给学生音乐的内涵以及情感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喜爱,也更能说明学生的内心世界对乐曲的理解。

例如我在教学《杜鹃圆舞曲》时,学生初听时用线条、点和圆圈来表示初次印象。复听时我给他们讲了挪威的森林、圆顶的尖顶的小房子、歌唱的杜鹃鸟、清新的空气他们的好奇心一下子提了起来,他们的图纸里多了旋律流动的波浪,他们告诉我这是听到的在唱歌的杜鹃;多了很多斜纹,这是感觉到田野上有微风吹过;多了小房子里面画了小鸟,天真的认为杜鹃鸟不小心地闯进小房子里不停地转圆圈,原来是乐曲在低吟好美的画,好丰富地想象。

2、说出你的话

语言在音乐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在音乐中失去优美、生动的语言,就会使其变的枯燥、乏味,失去艺术魅力。俗话说言为心声,音为心语,音乐要借助想象,正因为想象的存在,音乐才会变化无穷。教师在教学时要一往情深,交流的语言、神态要充满对音乐的浓厚情趣,同时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安排好语境,在把握好语感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兴趣引到音乐中来,使学生产生高昂和振奋的心理状态,情不自禁的参与到讨论中来,做好师生互动,达到以语激情,以情感人,以情激思。在教学管弦乐《海上风暴》时,我先用语言,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歌曲《海》的美丽,宁静,学生也用语言描绘了月光下碧波相逐的海面;我再问学生:歌曲中的海是美丽、平静的,可大海永远都是这么美丽平静吗?我们再听听这段音乐,大海发生了什么变化?你的心情怎么样?在初听了《海上风暴》后,七嘴八舌议论开了这就是他们对乐曲的理解,海的另一面直接从音响上给他们深刻地感受,他们要用语言来诠释对海上风暴的理解。

学生1:像来了魔鬼,真可怕!

学生2:好象要把船打翻了,好恐怖!

学生3:风很大,有巨浪,还有闪电,大海发怒了!

学生4:它发脾气了。

学生5:我都紧张的发抖了,海肯定是生气了!

3、唱起你的歌。

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体验,首先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比如,我们在听到一首乐曲的时候,对这首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它或是快乐的,或是优美的,或是慷慨激昂的等等),凭借自己的感性经验,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体验。低年级音乐教材中,有很多好听的歌曲,比如《小燕子》《嘀哩嘀哩》《春来了》等。我在教学歌曲《嘀哩嘀哩》时,我想到首先要让学生感受春天体验春天的美,能充分感受音乐带来的暖意,带来的笑声,用眼睛抓住春天的美好,学会聆听大自然的音乐。首先,我在教室里提前布置了以春为主题的场景让学生走进春天感受氛围,参与讨论春天的种种趣事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用歌声《嘀哩嘀哩》发掘春天的美,经过前面的体验,学生很自然地进入角色,歌曲唱的异常兴奋动听感人,这是他们自己找到的春天的声音。最后,我们开了以春为主题的音乐会,我认为这是对歌曲最好的理解。

(二)亲历演奏,体验音乐

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个学生都是创造的天才,把一根木棒交给他,他绝对给你即兴敲出不同的节奏,声响,音色。这是他的潜能,他的兴趣,他在探索,他要表现,他的自我肯定。新课标有个针对一二年级的创造标准: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1、敲出情境。

在教授《鸭子拌嘴》时,学生听的比较模糊,我让每位学生手里都拿支笔在铅笔盒上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来敲击感受音乐表达的不同情境,想象鸭子走路、喝水、捉鱼、拌嘴时所发出的不同声响,用不同的节奏来表达不同的情节,再由小组合作商量表现群鸭戏水,吵闹时的情景,并注意提示学生所采用的节奏与音乐表现的内容相吻合。

2、敲出创造。

在聆听《草原巡逻兵》时涉及到编创不同的节奏、参与表现乐曲的练习。我采用了先教乐理知识二分、四分和八分音符,一般的教学只讲二分音符唱二拍,四分音符唱一拍,八分音符唱半拍。这些概念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既抽象又枯燥。我从学生内心感觉出发,制造一个让学生自身感受、想象的音乐环境,从而将拍子的抽象概念进行化解。首先,让学生们分辨出不同的节奏:舞蹈节奏x --- x ---,马蹄声xx xx xx xx,枪声:嗖 0 嗖 0。其次,用碰铃、双响筒、小锣来敲击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使学生得到直观的感性认识。接着,让学生闭眼聆听老师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走步声和跑步声,由学生用敲击方式把听到的模仿出来,从而完成由声音感知到节奏感知的过渡。为巩固已学的概念,我把几段风格各异的儿歌让学生按一定节拍创编,然后敲击出来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低年级学生体验、表现音乐的策略研究,教学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