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鸟的天堂》是人教版老教材六年级的一篇课文,也是浙教版十二册的一篇课文。笔者有幸三次教学这篇课文,却有着不同的经历。教学工作似乎是年年岁岁花相似,但毕竟又是岁岁年年人不同。初识《鸟的天堂》,让我羞愧不已;再遇《鸟的天堂》,暇字困扰我很久;三遇《鸟的天堂》,难题接踵而至:鸟很多,会不会造成灾害呢?
初识《鸟的天堂》
── 羞愧不已
第一次教学这篇课文,由于经验不足,主观上很想上好课文,做一个称职的老师。但殊不知如何下手,怎么办?借鉴名师的,相信热闹的名师课堂照搬照套后,也会出现在我的课堂上。可事与愿违,课堂死气沉沉,别无它法,只好匆匆收场。现在已记不起自己是怎样熬过那漫长的课堂,也不知道教学的思路。只记得课后作业时有许多同学写错了应接不暇的暇,我还大发雷霆,责怪同学们读书不认真。现在想一想那时的我是多么无知,真有愧老师二字(因为关于暇上课根本没有教学,笔者自己也经常写错),这能埋怨学生吗?这是学生的错,还是老师的错呢?
再遇《鸟的天堂》
──关于暇字的困扰
时光荏苒,两年之后,我第二次教学这篇课文。往事真是不堪回首,如何解决暇字以及第一次教学的难堪成了一道难题,怎么办?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决不能让第一次的难堪重演。我虚心求教,研读教材,日夜思索。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点眉目了,这样的教学设计也许能解决以前的难堪。对于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我采取的方法是:抓住重点词语导入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了解文本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语拓展、感悟和体验文本。
1.抓住重点词语导入课文:
上课之前先出示两个词语枝叶繁茂、应接不暇来考考同学们说说它们的意思。因为枝叶繁茂很简单,但应接不暇很难,尤其是暇字的意思和字形对同学们就很难,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把暇字写成目字旁。我预设通过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方法解决此问题,由于不知道意思,所以就导入课文《鸟的天堂》学习应接不暇及暇的意思。很快同学们就找到了这个词语,根据上下文知道文中我的眼睛应接不暇是因为鸟太多,来不及看鸟,从而理解到暇的意思是空闲,进一步明确暇字的偏旁部首是日,而不是目。然后再和碧玉无瑕的瑕进行比较。这个词语及生字就这样被攻破了,也达到了抓重点词语导入课文的目的。可谓一箭双雕。然后读课文找一找有没有容易读错的字及词,解决字词难点关。
2.抓住重点词语了解文本主要内容:
抓住重点词语了解文本主要内容就是抓重点词语枝叶繁茂、应接不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先让同学们想一想课文中枝叶繁茂是用来形容什么的,很显然是用来形容榕树的;通过应接不暇同学们会感受到鸟很多。刚好这就是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主要景物,从而理清了文章的脉络。然后比较两次去鸟的天堂不同点。这也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3.抓住重点词语拓展、感悟和体验文本:
抓住重点词语拓展、感悟和体验文本就是抓重点词语枝叶繁茂、应接不暇感悟体验文本,本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就是榕树和鸟,除了以上所谈到的榕树枝叶繁茂和鸟多的特点之外,然后让学生找一找榕树和鸟还有没有其他的特点,这样就为第二课时的再读文本,找出的词语和句子感悟和体验榕树的大和鸟在榕树上生活的非常幸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设置了一个悬念,让同学们焦急地等待上第二课时。就这样由易到难,最后文章的难点就会不攻自破。课堂上的效果终于让我满足了一次,课后我经常回味无穷。
反思:小学语文第一课时怎样上?
1.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学习是有易到难的过程,同样学习语文也是有易到难的过程。特别是语文的第一课时先要读通文本,然后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而笔者第一次教学这篇课文时,第一课时就导入课文直奔重点或难点句段,研读重点句段,深究文本主体,理解课文。可是学生反映平平,总是不能达到老师预设的效果。深思其原因:是学生不能对文本进行充分的读,有的只是读一、二遍课文,有的只是读了文章一、两段内容,有的甚至一遍不读就去理解、感悟文本,探究文章内涵、品味语言文字,学习遣词造句,结果是学生读不准字词,读不通语句。语文第一课时,最主要的任务是要引领学生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初步领悟文章内涵,如果学生连这些要求都不能完成,试想:我们的孩子究竟拿什么去进一步的学习。至于品评文字,体会情感,升华思想,那也只能是教师心中的空中楼阁。
2.教会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的方法。教师巧妙引导,让学生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把词语置于具体语境中,体会其内涵。把词语教学与对课文的理解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增加了学生对词语的感知能力,有利于今后迁移运用。这样既避免了把语文的第一课时当作拼音课、识字课,又解决了课文中生字难关。从课后作业情况来看,效果很好,只有一位同学写错了,他是因为不认真,把日写成了目。第一次的教学情况来看,这个字最少有三分之一的同学错,有的同学甚至错了五六次。更有甚者,等到他走上工作岗位当老师还分不清,因为笔者就是其中的一员,而且不止听到10位同事问这个字的偏旁是日还是目。
三遇《鸟的天堂》
──鸟很多,会不会造成灾害?
几年以后,我三遇《鸟的天堂》,这次我是在浙教版十二册和她相遇,对于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我对自己的设计记忆犹新:抓住重点词语导入课文;抓重点词语了解文本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语拓展、感悟和体验文本。我想这样的设计多好,再重演一次又何妨?可第一节课上课不久,刚刚解决应接不暇这个难题,我正在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的设计很妙:这个词语及生字就这样被攻破了,也达到了抓重点词语导入课文的目的。可谓一箭双雕。突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笑问:
老师,鸟很多,会不会像《意想不到的灾害》一文中那样造成灾害?
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我一点准备都没有,甚至也不理解他提问题的意思。我示意他解释一下,
生:鸟太多了,会不会吃农民田里的庄稼?造成灾害?其他同学听到这个问题后马上附和着:对呀,会不会造成灾害呢?有的同学说会,有的同学说不会。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秩序甚至有点混乱,同学们虽然嘴里说着,但是几十双眼睛在紧紧地盯着老师,在等待老师的回答、评判。我立刻意识到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这是本课环境教育的绝好机会。但同学们的争论是毫无根据的,因为学生对文本一点不熟悉,只是在那里毫无根据的瞎掺和。我马上镇定下来,应该立刻调整本课的教学思路,我出声了:同学们,这里的鸟的确很多,现在或者若干年后会不会造成意想不到的灾害,文中告诉了我们答案,请同学们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从阅读文本中找出合理的依据,让其他同学信服你的答案?好吗?同学们听到后马上大声地朗读课文,想立刻找到问题的答案,让他人佩服自己的聪明才智。过了一会儿,几双小手举了起来,我示意他们再读一读课文,尽力找到更多的答案,又过了一会儿,更多的小手举了起来。我认为此时可以全班交流了。
生1:榕树很大、枝叶繁茂,里面有很多虫子可以给鸟吃,所以不会造成灾害!但马上有学生反对:一棵树里能有多少虫子供这么多鸟吃?我知道这些同学还是没有体会到榕树的大,以及独木成林的现象。我就让同学找出的句子。全班交流体会榕树的大,我又乘机介绍榕树的资料,播放课件展示榕树的全貌。这样同学们就明白了榕树的特点。
生2:周围是河流,水里也有鸟儿的食物。
生3:是因为这儿的人好(农民不许人捉它们),人与鸟和谐相处,鸟儿也会去报答他们的,不会去吃农民的庄稼。(孩子的心灵是多么善良!)
师:通过以上交流,同学们明白了这里的鸟和农民能和谐相处,是因为这里的自然条件好,而且更因为这里的人好。鸟的天堂才更美,这美是人为的创造出来,人可以创造美的环境。从而解决了同学们提出来的难题。以后顺着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时的情景。
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场所。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或是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就谈不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只有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能对课文进行质疑,并阐述自己的见解,才能提高学生求异、创新的能力。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推行创新教育,更是起始于问题,收获于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允许学生质疑,甚至鼓励他们敢于异想天开,教师不仅不能求全责备,还应鼓励学生敢于突破陈规,摆脱原有知识范围和思维定势的禁锢,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进行重组,从而产生创造性的新发现、新设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瑞士的一位专家皮亚杰指出,教师的工作不是'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努力构造学生的知识结构,并用这种方法来刺激学生的欲望。这样,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只有摒弃封闭的填鸭式教学,应以各种形式启动、激活学生思维,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条件,打下扎实的基础。
后记:笔者亲身经历了三次教学《鸟的天堂》,也感悟到:教学的成败关键取决于老师的心里有没有学生,对不同的学生了解了多少。第一次照搬照套名师的教法,那是不合实际的,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习惯、思维方法等不一样,课堂教学的失败也是必然的。第二次让我回味无穷的教学设计也只能适合那次教学,因为第三次的教学已证明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是不一样的,一切老师主观的意愿都是徒劳的。那些墨守成规的教学终究会淘汰,创新已是新课程的主号角。那么,创新又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创新来自于教学反思!教学重在反思,要学会静下心来不断叩问自己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如果只知重复,一味照搬,按以往的曲子跳舞,教学工作年年岁岁花相似,又哪会出现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新气象呢,哪会有创新?因此反思这一步很重要,思广则能活,思惑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反思要有绝知此事需躬行的手,要有留心处处皆学问的眼,要有吾日三省吾身的心,要有跳出庐山看庐山的胆。只有这样,教学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