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最大的书》教学思路

《最大的书》教学思路

《最大的书》是新教材小语第四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告诉我们: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在地质勘探队员眼里,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历史的变迁、大陆的沉浮都写在这本最大的书里。本课的训练重点是认读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清书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探究自然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挑战了传统的教学思想,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已不只是为了把知识讲明白,更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使其产生内部需求。所以,我把这节课定位在师生共同探究、学生自主读悟的基础上,教学思路如下:

一、在交流中导入新课

教学伊始,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抓题眼书比赛认读。一方面是无声的组织教学,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兴奋起来;另一方面拉近了师生距离,找到适当的楔入点。然后,以情为先,用最能发送教学信息的导语: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本很特别很特别的书来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营造最佳的课堂氛围,同时,自然地融入教学的下一个环节。

二、在情趣中识字学词

从某种意义上说:起步阶段的课文阅读,只是为识字提供更为广阔的语言环境,以便随语境的变化进行独立识字。在集中识字这一环节里,我首先鼓励孩子们通读课文,想怎样读就怎样读,然后请学生默读课文,帮找不着家的生字宝宝圈出小房子,以便达到在语言环境里自主识字的预期效果。我认为,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读书能力,这样的训练能为学生升入中高年级独立识字学词作出较好的铺垫。事实上,教学中,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表现欲已促使他们圆满地完成了这项任务。接着,师生在游戏中巩固字词:如对照实物找字卡印、痕,观看课件读准会意字册,猜字谜记忆刨当孩子们思维被激活时,不失时机地放开手给足时间,让孩子们自由地做识字游戏。最后,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刨根问底,通过反复读句自主发现藏的不同读音。

当然,识字教学应贯穿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始终,因此,初步掌握了生字词的音形义之后,我又把生字词重新送回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读文中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在阅读中进行识字写字指导。

三、在自读中感悟书的内涵

低年级阅读教学应避免繁琐的分析讲解,承认学生在阅读中占主体,让学生进行自读尝试,教师的主导也不可忽视,应在自读尝试前给学生营造一个入境悟情的氛围。在这一环节里,我安排了两次自读尝试活动。分别这样营造氛围:①从题入手,自读解疑。通过比较,学生发现老师竟也犯了错,课题书字上忘加引号了。教师就势说:呀,是我错了,可我得错得明白呀,书字上为什么要加引号呢?请大家再读课文,帮老师想想吧!②角色变换,合作探究。在师生分角色感情朗读1~4自然段后,我作为文中川川问:这本岩石书有字吗?有图吗?有用吗?如果你是地质勘探队员,该怎样告诉我?请拿起书,在小组里和同学商量商量吧!在这种生生互动的氛围里,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孩子们读句悟情,如:岩石就是书哇!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一句的朗读,我从标点!与?入手,告诉同学们!和?提醒大家读时注意他俩呢!让抽象的符号也拥有了活力与感情。我采取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方式,鼓励学生反复地读书,对先入情的孩子或送上我亲手做的书签,或邀请他扮演文中角色。在学生明了书字加引号是因为它其实是岩石时,随机指导书写生字岩。课文中的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文字所描述地壳的变化是极为神奇又很抽象的,我适时演示课件,把学生带入无穷无尽的遐想之中,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油然而升。在这种情况下,我设计导语:放声读吧,想着看到的,读出看到的!在指名读后,我引导学生抓很久很久、很多很多进行感情朗读。至此,学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再读,领悟文情已是水到渠成了。对于生词宝藏的理解,则是请学生把它放进句子里,结合上下文在读中想:这宝藏指什么?之后,请学生帮省略号说读懂了这本岩石书,还会找到什么宝藏?从而润物无声地教给学生读文解词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领悟书的内涵,思维也得到发散。再以石油开采的热烈现场这一段录像掀起课堂高潮。让学生带着随之而发的自豪、兴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