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第十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记叙文。这篇散文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我在登天游峰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达了我对老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按时间和地点转换的顺序,可以把这篇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一(1-2)写天游峰的险峻以及我登上山峰时的喜悦心情。
二( 3 )我下山沿着小溪散步时遇到了一位天游峰的扫路人。
三(4-12)我在与扫路老人的交谈中,感受到老人对生活充满自信。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对普通劳动者的尊敬之情。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来细致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透过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感受天游峰扫路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学难点是:品味文中老人话语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说教学方法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因此教学时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从关键词句入手,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
2、以读为本,以学为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质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3、运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针对性、层次性的问题;
4、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精心选择运用读书、质疑、勾画、想象等方法,读中感悟,读中学写;
运用以上方法,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质疑导入
1、导语:同学们,我们的幸福生活都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创造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写普通劳动者的文章。(板书课题并读题:15天游峰的扫路人)
2、读了这个题目,你心目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学生畅所欲言,如:天游峰在哪儿?扫路人是谁?他是怎么扫路的?他为什么要扫路?天游峰的景色怎么样?)
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由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思维的基本过程,学生主动发问,能较快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带着上述问题,学生自读课文。
2、指名读文,相机指导读准生字,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学生交流质疑中提出的简单问题(复杂的问题留待精读课文时再解决)
4、指导学生按时间和地点转换顺序把文章分成三大部分。
(三)精读感悟 理解积累
1、感受天游峰的高大险峻
(1)教师利用课件介绍天游峰。
(2)书上又是怎样介绍天游峰的呢?让学生用画出描写天游峰的语句多读几遍。想想:天游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媒体出示:文中第2与第7小节中描写天游峰的两段话,读后交流体会天游峰高大、险峻、壮美的特点。
(3)我登上这样高大险峻的天游峰后心情怎样?
(4)指导朗读:指导学生读出对天游峰望而生畏的感觉以及我登上天游峰后惊喜的心情。
(5)小结并过渡:作者无意欣赏这迷人的景色,却对一位普通的扫路人情有独钟,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呢?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天游峰认识这位老人吧。
2、感受扫路人的精神风貌
(1)观察插图 初识老人
①出示文中插图,让学生说说图中画了一位怎样的老人?
(学生观察后一般能根据老人的外貌说出老人是一位朴素、健康、慈善、有精神的老人)
②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位朴素、健康、慈善的老人的呢?学生根据提问在文中找出第3和第8节中两处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媒体出示后让学生说出这两段话主要是抓住老人的哪些方面的描写来体现老人的朴素、健康、慈善等方面的特点的?(穿着、神情等外貌描写)
③指导朗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话。
(2)走近老人 触摸心灵 了解老人
过渡:这样高大险峻的天游峰上连许多年轻的游人都望而却步,可却有这样一位精瘦的老人在打扫天游峰,这不禁引起了作者极大的兴趣,想要却认识这位老人,了解这位老人。
①自读课文412小节中我和老人的对话,说说你对老人的印象。
②媒体出示老人说的3句话,交流感悟老人的精神风貌。
第6小节老人说的话后有一句提示语他说得轻轻松松,悠闲自在。学生读完后,我追问学生:在天游峰扫路真像他说得那么轻松自在吗?此时再用媒体显示天游峰的高大险峻的句子与老人说的话相对比,让学生体会老人不怕累,能吃苦的生活态度。
第10小节老人说的话应引导学生体会老人自强不息、回报社会的精神。
第12小节老人说的话要让学生体会老人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
(四)总结全文 升华情感
爬完了天游峰,通过和老人的交谈,我们和作者一样对老人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不禁被老人的精神折服了,拿出纸和笔写一写,如果你也来到了老人的身边,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学生写后交流)
(五)布置作业
运用文中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描写你所敬佩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