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本课教学,我始终坚持以生为本,以读解文,以情促读,读悟结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赏读、感悟,努力构建诗意的、文化的语文课堂。
1、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以优美的画面,抒情的音乐,动情的歌声把学生带入到优美的意境之中,去感受民族文学的魅力。在学习两首歌谣时,我首先让学生欣赏宁静的月夜图,静静地听老师用甜美的声音诵读课文开头第一节。接着,老师清唱童谣,这就像磁场一样吸引着学生,激发学生读童谣的兴趣。然后围绕童谣展开教学,创设情境,通过自主品读,个性化朗读,展开想象,交流感受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民歌民谣的特点,感悟母亲的启蒙教育。
2、理解芳香的音韵设计比较好。我先让学生说出听老师唱歌谣的感受,再去读悟作者是如何写他的感受的。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去想象。教师再进一步点拨:作者用耳朵仿佛听到了什么?眼睛仿佛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已全身心沉浸在母亲唱歌谣的音韵之中,这歌声轻轻的、甜甜的、柔柔的,充满爱与情,就如同到处弥漫花香一样,令作者沉醉了,这就是芳香的音韵。
3、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老师用优美、深情的教学语言吸引着学生,震撼着学生,能触动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4、教学中对文本进行再度开发。让学生补白,想象文字背后所描绘的意境;把作者原文片断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内蕴情感的碰撞;让学生收集民歌民谣,去期盼民歌民谣能为孩子播下文学语言的种子。
但在本文的教学中,我也感觉到有许多遗憾与不足。一是语言训练不够扎实,没有让学生去把自己的心灵感受用文字呈现出来。二是预设与生成方面,更多地去关注课堂的预设,没有更好地把握学生生成方面的东西。三是教师的语言评价不够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