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茉莉》是一篇弥漫着淡淡香气的散文,以生动传情的笔触,描写了父母之间互爱,有如茉莉一样洁白纯净,芳香宜人,抒发了对这种感情的赞美之情。
教学这一课我先从爱如茉莉这个题目入手。抓住爱的温暖、博大、深情,引导学生一次次地朗读爱字,初步感受爱字。接着教学茉莉两字,让学生注意容易写错的茉字。以此导入课题后,让学生说说他们心目中的茉莉是什么样的?并趁热打铁给出本文描写茉莉花的词语 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袅袅清香、充满诗意让学生积累并灵活应用。
(2)
《爱如茉莉》是小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妈妈这件小事,其中作者着力描写和渲染的是爸爸妈妈执手而眠的情景,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温馨而又美好的画面。它告诉我们:真爱无痕,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美好;至爱无声,任何表白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对于该课的设计,我抓住一个爱字,让学生在品词品句中体会这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在寻找文中细节描写时体会到人物内心那至深至爱的情意,从而理解爱如茉莉的含义。
一、析词品句,体会真情。
苏教版语文教材主编张庆老师,最近撰文指出语文课存在形式主义的东西淹没语文本体的问题,如李海林所说语文课上出了多种味道,唯独没有语文味,成了没有语文的语文课。执教时,我紧紧扣住文本的主旨,把情感的熏陶感染和语言的理解运用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课标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如引导学生理解蹑手蹑脚紧握等词的含义,从而体会父亲对母亲那份无微不至的关心;通过理解直奔麻木等词的意思,从而感悟到父母心灵相通的那份默契
二、赏读体验,品味真情。
新课标提倡,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朗读,以读促讲,以读悟情。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抓住学生自主找到的几个细节描写的句子,让他们自己读,同桌读,小组读,齐读等多种读的形式,自主的体会字里行间流淌出的浓情蜜意,品味父母及与女儿之间的那份真情。
三、课后拓展,品味爱心。
真情如平淡无奇的茉莉,人间处处有真情。为了让学生对这份平淡却又深厚的真情有更深刻的体会,我设计了四个拓展练习。
1.读读有关爱的文章,谈谈读后感受。
2.说说身边发生的有关爱的小事。
3.朗诵一首爱的小诗。
4.写一篇爱的文章。题目《爱如 》
在读、说、诵的基础上,学生愈发对平淡无奇的爱有了深刻的感受,课后很多学生都谈到了自己身边或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有关爱的故事,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无私的爱,什么才能称之为真情无痕、至爱无声。于是一篇《爱如 》水到渠成。
这节课中,有一点遗憾的是执教时还是没能大胆地放开手给学生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慢慢体会、感悟真情,我有些环节又把自己的设计通过强硬的方式给学生,而不是始终在顺应着学生的学习。这是今后在教学中要注意及改正的。
(3)
读了《爱如茉莉》这篇课文,一幅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的茉莉图便出现在我眼前,让我不由想起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句诗。我就在想,如何将这篇清新自然的课文上好,如何在自然和谐中将主题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父母之间那种平淡又真切的爱情呢?于是我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教案,又精心制作了第一课时的课件,配上了美妙的音乐。课上下来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效果,不过也存在着缺憾:
一、善于捕捉细节,用心体会字词知冷暖。
父母之间的那份平淡又真切的爱,融在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心阅读文中发生的感人故事,找一找描写特别感人的细节,并写写批注。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研读文本、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探讨、教师的点拨引领,明白了字词的意义与功能,知道了细节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意义,真正感受到了爱如茉莉。
然而在引导过程中,在问题与情境的把握上还不到位,还不巧妙,不能很好地做到问题与情境的交融,好不容易营造起来的温暖氛围差点因为问题的思考与困难而破坏。所以,在以后的情境教学中,要更好地做到情境与问题的交融。
二、适时进行学法指导。
在课文感知过程中,适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很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作批注、加标点、读中感悟等,让学生逐步感受语言的分量,感受到爱如茉莉的真正意义,循序渐进地学会语文学习。不过,让我吸取的教训是,象类似比较抒情的课文,要巧妙地安排好学法指导,不要让过多的学法指导冲淡了花香。
让语文课堂充满花香,这是我们语文教师一直追求的!
(4)
读了《爱如茉莉》这篇课文,一幅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的茉莉图便出现在我眼前,让我不由想起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句诗。我在想,如何将这篇清新自然的课文上好,如何在自然和谐中将主题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父母之间那种平淡又真切的爱情呢?于是我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教案,又精心制作了第二课时的课件,配上了美妙的音乐。课上下来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效果。
一、善于捕捉细节,用心体会字词知冷暖。
1、细节悟真爱。父母之间的那份平淡又真切的爱,融在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心阅读文中发生的感人故事,找一找描写特别感人的细节,并写写批注。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研读文本、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探讨、教师的点拨引领,明白了字词的意义与功能,知道了细节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意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爱如茉莉。
2、字词促理解。语文教学有时也需要咬文嚼字。在字词的感悟中,有助于学生读懂文字的内涵,体验蕴含在其中的情感。在对奔字的教学中,我从语音入手,让学生获得语义的理解,从语义的理解感受当时父亲的心情。把语文学习的真谛隐含在这个字的处理中,引导学生一步步感觉到文字的温度。课堂教学永远存在遗憾,感觉不足的是在对掏钻等动作的领会上还没有到位,文中还有许多爱的细节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
也许,在品字中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在读文中感受出文字中的温度。这样的教学,或许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
二、设计开场白,体现语文味。
1、从爱入手,感悟文字的冷暖。
师:(教师板书爱)一起读爱。
师:爱,是一个温暖的字,如三月的春风,能融化寒冷的冰雪。让我们一起轻声地读爱。
师:爱,是一个博大的字,如高山流水,江河飞瀑。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读爱。
师:爱,是一个深情的字,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蕴涵着心与心彼此的感动。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爱。
师:每个人对爱的理解、感悟都不一样,这节课,我们就继续一起来学习这篇关于爱的文章,题目就是爱如茉莉。
2、抓重点词语,进行说话训练。
出示词语: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缕缕幽香 袅袅清香 弥漫 诗意
师:这些词语哪些同学来读?(指名读、齐读。)
师:这些词语都和茉莉有关,茉莉是什么样的?在同学们心中是什么样的?用上一两个词语来描述,说一句话或者两句话。
生:我心中的茉莉,平淡无奇,开出的花缕缕幽香。
师:开出的花散发出缕缕幽香,要不别人听不懂,再说一遍。
(一学生描述,用了三个词)
师:词语在运用中才能会用,才能变成自己的语言。还能说吗?
(生用上了平淡无奇、洁白纯净、诗意)
师:谁能说得更具体一些,更丰富一些。
(生用上了四个词语,师表扬)
师:能说两句话吗?
(学生
反应不积极,沉默了一会)
师:只要开口说话,老师就高兴。
生:洁白纯净的茉莉,平淡无奇,但散发出缕缕幽香
师:说的好,学课文时可以看到很多词语,我们不但会记,还要会用,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反思:
一是让学生会读文中的重点词语,二是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在理解词语包含的意思的同时学习运用。这两种目的都隐含在具体的要求之中,体现着浓浓的语文味。尝试了知道,学生现场反应和自己的预想是相同的。一是因为学生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对课文有一定的了解;更主要是我平时经常给学生这样的训练,所以他们才能很好理解这次的意图。难怪有人说,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思路决定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的程度。语文教师应该引领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并且能够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尝试运用中,更深层次品味语言,培养对语言独特的感受能力。
三、适时进行学法指导。
在课文感知过程中,适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很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朗读、写批注、读中感悟等,让学生逐步感受语言文字的分量,感受到爱如茉莉的真正意义,循序渐进地学会语文学习。不过,让我吸取的教训是,象类似比较抒情的课文,要巧妙地安排好学法指导,不要让过多的学法指导冲淡了花香。教学《爱如茉莉》这篇课文的时,我既有围绕文章的词句来进行读词,用词语说话,关键词语的理解等。又有引导学生去思考文本以外的东西,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同时引入于细微处见真情等词句促使学生感受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境界。这样的教学可以让人感受到这是一节充满文化气息的语文课。一个看似平静的课堂,其实存在太多的思想。怎么让这些思想统一在一起,共同去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有用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这需要教师充分考虑。我在上课时就给学生留下空间,既是考虑到教学的需要,同样是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学习水平。
四、在修改和揣摩中升华。
从知道要上评优课开始,我就酝酿着,准备着,想着该怎样设计出新颖的流程,怎样把握教材学习的重点,怎样写出富有诗意的引导语言。我在不断地研究教材,不断地搜索别人先进教学案例的过程中,尤其是结合我们身边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觉得感受语言不必和关注细节割裂开来。最后教学设计中定下这样一个学习目标:关注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表情,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感受茉莉般的爱。因为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关注细节就是在感受语言。
阅读原文,解读教学参考书,欣赏教学配套课件,动笔撰写教案等的一系列工作;到上第一课时时,我再读教案,感觉一直关注的是自己的思路,没有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考虑,说白了,就是预设不够充分。
接下来的时间,一边在心中模拟着学生可能会说的话,一边播放着自己设计的课件。渐渐的,对每个环节学生的交流情况逐渐心中有数起来;对两处景物描写的内容,在《茉莉花》优美的旋律中尽情朗读的过程中,我被课文优美的语言所感动。我豁然开朗,像这样抒情性的景物描写,不必让学生拘泥在一个字或一个词中,就让学生像我一样,在音乐的渲染下尽情地读。语言的分量,真爱的魅力自然而然就会进入学生的心里。语言有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多了会像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
实践证明这些修改是有效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能沉浸在茉莉花般幽香恬淡的氛围之中,时时被真爱打动着。教学相长,说的不错,学生的发言有许多闪光之处,激发出我的激情和灵感。比如对于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有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一句的理解,有个女生说:爸爸非常紧张妈妈,连听我的解释也来不及了,说明爸爸爱妈妈!在正式上课的过程中,我采用句子比较法,引导学生发散开去,很好地理解了这句话。
在课堂教学中,最大的感受是,教师对教材的钻研特别重要,要学生体会到的内容,教师必须能够感悟到,然后才有可能让大多数学生也感悟到。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关照了文本中的词句,对于文章整体的情感脉络把握就显得稍弱;还可以在课末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觉得爱如什么?等等,都有利于学生巩固对课文中心的理解。学生读书的感情还要加强指导,我想,在学生不熟悉的情况下,如果我能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学生互相读一读,采用多种形式的读等。让语文课堂充满花香,这是我们语文教师一直追求的!然而在引导过程中,在问题与情境的把握上还不到位,还不巧妙,不能很好地做到问题与情境的交融,好不容易营造起来的温暖氛围差点因为问题的思考与困难而破坏。所以,在以后的情境教学中,要更好地做到情境与问题的交融。
(5)
《爱如茉莉》这篇文章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这件小事,告诉我们真爱就如茉莉一样平淡无奇却芬芳怡人。在设计这课的第二课时教案时,我先引导学生复习生字,听写了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袅袅、弥漫、诗意等词语,然后让学生说说茉莉花在他们心目中是什么样子,并要求学生尽量用上刚才的词语。接着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抓住细节,寻觅真爱。在这个环节中,我
先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醒学生注意:第一、所有的爱,都是通过生活中一个个细节表现出来,所以我们要用发现的眼光,去课文中寻找那些充满爱的生活细节,例如一句话、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眼神,可能流露的就是像茉莉一样的爱。第二、所有的动作和细节都是通过语言描述的,所以我们阅读课文时要关注语言。课文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不是冰冷的,它是有温度的,这个温度是通过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句子表现出来。因为字、词、句当中蕴含着爱,蕴含着情,你关注这些语言,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爱和情,它就有了温度,请把这些蕴含感情的词语、句子圈画下来,写下自己的感受。接着由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在圈画的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在学生充分阅读后,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在学生交流时,我打算重点指导这两处:第一处: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给你爸爸包饺子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的。让学生通过读,抓住重点词语感受到妈妈爱爸爸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读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的。体会爸爸爱妈妈。是啊,如果爸爸知道妈妈生病了,他能吃得下饺子吗?所以说这句话虽然是说妈妈爱爸爸,但是也可以看出爸爸爱妈妈,他们两个人相互关爱。妈妈把爸爸吃饭看得比自己生病还重要。什么叫爱?就是把对方看得比自己更重要,这就叫爱!这就是像茉莉一样的爱,虽然平淡,却真真切切。
第二处: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话带到医院去。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在这段话中,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叮嘱,从叮嘱体会到爸爸爱妈妈,因为爸爸知道妈妈喜欢茉莉花,就叮嘱我剪了一大把,让妈妈每天都能闻到茉莉花的清香。抓住紧握这个词,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爸爸为什么要紧握妈妈的手。最后我引导学生读最后两句话。这两句话没写爸爸,也没写妈妈,却写阳光,你们看,这阳光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注意探,这里不用照射,而用探,好象阳光也通人性,不忍心打扰他们,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就像爱,撒播在小小的房间里。阳光虽然是景物,但这里的阳光有了人的感情,作者写的是景语,但却寄托着人的感情,所以要记住这样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个探字,让阳光有了人的感情,这一幕温馨、静谧、美好的画面,要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用心读一读这段话。
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虽然课文中爸爸妈妈都没有说我爱你这类的话,但是我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却时时刻刻地感受到他们之间的爱,这爱就像茉莉一样,淡淡的,却有着缕缕清香。
最后,进行拓展练习。爱,平平淡淡,却又真真切切。爱不是水中花,镜中月,它实实在在地存在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文章描写了夫妻之间相濡以沫,归于平淡的那种爱。生活中也有和茉莉不一样的爱,如果让你来比喻,你认为爱像什么?(爱如 )说说你的理由。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并在学生读书之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边读边写下自己的体会、感悟,通过自读自悟,体会父母之间那种平平淡淡却有真真切切的爱,但是也存在不足,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总是担心学生体会不到位,不敢大胆放手,扶的太多,其实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已经读懂,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
(6)
我在想,如果让所有的语文教师来做一道题语文课像什么?肯定大家的答案是不同的。课如玫瑰要有激情,课如荷花要清澈明净,课如柠檬糖要有滋有味我想应该是课如茉莉,看起来平淡无奇,品起来幽香缕缕,回味起来则是清香袅袅。
语文课的激情,语文课的明净,语文课的千百种滋味,由谁来决定呢?是教师特长?是学生特点?还是文本本身蕴涵的情感?语文课的基调应该由文本所表现的基本情感作为参照,这种情感不是教师过度解读的情感,不是学生过度生发的情感。过度的生发与解读,让语文学习失去了本来面目,以至于群情激昂,而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对文本的过度解读正是语文课不成为语文课的根源所在。语文课应该强调对文本的基本解读。教学《爱如茉莉》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没有引导学生去思考文本以外的东西,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围绕文章的词句来进行,读词,用词语说话,关键词语的理解等。同时教师引入于细微处见真情等词句促使学生感受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境界。这样的教学可以让人感受到这是一节充满文化气息的语文课。
每一名教师在上课前,肯定都带着自己现成的东西,教学思想,文本理解,教学的设计学生呢,同样带着自己的东西,原来的生活经验,原来的学习经验,甚至课下发生的事情带给他的情绪体验一个看似平静的课堂,其实存在太多的思想。怎么让这些思想统一在一起,共同去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有用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这需要教师充分考虑。我在上课时就给学生留下空间,既是考虑到教学的需要,同样是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设计通过强硬的方式给学生,而应该始终顺应学生的学习。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关照了文本中的词句,对于文章整体的情感脉络把握就显得稍弱;还可以在课
末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觉得爱如什么?等等,都有利于学生巩固对课文中心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