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第一课时教学札记上课了,老师微笑的站在前面,把手背过去。让学生听一听,猜一猜,是什么声音,学生说:听到了电视娃娃的声音。老师把电视娃娃拿出来,说:你们猜对了,那么你们是从那里认识电视娃娃的?学生回答:看电视知道的。老师再问:你们喜欢看电视吗?都喜欢什么节目?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回答。老师又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喜爱看什么电视节目呀?学生回答后,老师拿出一个大挂图,是书中的插图,可能是老师自己画的。老师指着图问: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学生一下就能看出来,是我、爸爸、奶奶在看电视。老师问:他们在看什么节目呀?你们猜一猜?学生各自猜说。你们可真能猜,看你们猜的对吗?老师说完,把课题《看电视》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齐读课题。上面的教学环节,教师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导入课题。电视娃娃孩子非常熟悉和喜欢,由此引出看电视的话题,学生很感兴趣,发言很积极。老师自制的挂图也很精彩,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图中内容的描述,学生说的比较简单,我觉得老师还应引导下去,应让学生具体说说人物的表情及动作,猜测心理活动,这样便于理解课文内容了,因为插图就是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出来的。接下来,老师给学生范读课文。我认为这样的安排过早,应在学生自读尝试的基础上,需要老师读的时候再读。这是为了突出学生的自我发现能力,和自我语言的尝试能力,因为学生借助拼音完全有能力自读下来了。老师让学生读课文,并提出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认一认,记一记,然后说给你的小伙伴听。学生自学810分钟的时间。这样的安排较好。低年级识字是阅读教学重点之一,识字的方法不同效果也不一样,首先应让学生借助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自能识字,但不是按生字表来对应识字的,这样学生以前没有掌握好的字,通过本课学习,也可能被解决了。强调了相互的交流,把学习看成了是生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发挥了合作的优势。学生自学生字后,教师检测。出示小黑板(翻板),小黑板上写出本课要求会认的所有生字。老师指名学生认读,同时要求学生说说是怎么记住的。从课堂的效果看,很精彩。学生认读生字是有选择性的,想读哪个读哪个,识记方法很灵活。例如全,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人字,下面是王字。合起来就念全。脚字去掉左边月字旁就念却。我认识掉字,我还能用掉组词掉下来。等等,学生能联系生活、联想、分析字形等诸多方法识字。识字方法不是教师强加的。在学生汇报的时候,说得好的同学,老师奖励一朵小红花,孩子感到很美。读生字。让一名学生到前面认读,其他同学跟读。在这环节老师没有对易混的方音,或平翘舌音进行强化,显得有些不足。教师语言描述: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柳树伯伯也欢笑起来了,你们原意给柳树伯伯献上鲜花吗?教师出示一幅大挂图(柳树),再拿出花状的识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读出来的把花贴在树上。这种游戏识字的形式学生积极性很高。老师:树伯伯多漂亮啊,我们一起唱支歌吧!教师与学生律动。朗读比赛。教师提议后,让学生自己练习。指名学生朗读。评比朗读冠军。结束语:我家看电视,可真有些奇妙。到底奇妙在哪呢?下节课接着学习?通过比赛的形式,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注意了面向全体的训练。但朗读的指导不到位,由于孩子小,让每个学生把全文都读下来,从课堂上看,有点吃力。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莫不如就让学生读一段,同时增加了其他同学参与的机会。教师的的激励、调控、评价没有跟上,这是教学没有朗读气氛的直接原因。教师不仅要评价,也要让学生参与评价。一是训练了学生注意倾听;二是从评价中知道了怎么读。另外本课的收尾不太好,没有什么启发性。课后应对本课出现的词语找出来读一读,强调语文的积累。
《看电视》教学反思之二《看电视》是一篇短小的诗歌,生动地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场面,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在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后,仔细读课文,说说你有什么疑问。当学生提出第一个问题我们全家看电视为什么很奇妙?时,我感到很高兴,准备带领学生通过学文去解决这个问题。可是,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还有问题。这时,我有些犹豫,让他们继续问下去吗?会不会打乱课堂教学的条理性呢?不让学生们提问会不会伤害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呢?这些念头在我脑海中一闪而过,我决定让学生继续提问,学生们又提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虽然他们的问题中有些比较浅显,如咿咿呀呀、直叫、啥时等词语的意思,可是这可以马上请学生及时帮忙解决。有些问题有一定的针对性,可留待讲读课文时解决。从学生每一节课的提问来看,他们所表现的是有区别的,有层次的。我及时阻止了同学生对某些学困生所提问题的嘲笑,并借助语言、手势、眼神予以充分的肯定和赞赏,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积极性,让他们敢于提问、乐于提问。《胖乎乎的小手》反思之一《胖乎乎的小手》写的是家人都很喜欢兰兰画的一幅画。从爸爸、妈妈、奶奶说的三句话中,可以看出,兰兰是一个勤劳、孝敬长辈的好孩子。这篇课文的内容很简单,很形象,所以学生理解并不困难。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兰兰勤劳、孝敬长辈的好品德。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勤劳、孝敬长辈的品德正是他们所欠缺的。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以手为主线,围绕全家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兰兰的小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中,以猜手、画手导入课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的手。明理的目的在于导行,最后,我又将学生的思绪拉回到自己的身上,请学生画画自己的小手,说说自己的小手现在能做什么?将来又能做什么?整个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有说有写,有演有画,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自读、自悟,明白文中蕴含的道理,让学生体验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关爱,使课文蕴含的人文精神转化为引导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动力。另外,我觉得在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不要逐段地分析,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要让学生充分读,学生肯定会有自己的感受。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加强读的训练以读代析,读中求悟。只有不断地读,才能不断地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反思之二《胖乎乎的小手》写的是家人都很喜欢兰兰画的一幅画。从爸爸、妈妈、奶奶说的三句话中,可以看出,兰兰是一个勤劳、孝敬长辈的好孩子。这篇课文的内容很简单,很形象,所以学生理解并不困难。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兰兰勤劳、孝敬长辈的好品德。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勤劳、孝敬长辈的品德正是他们所欠缺的。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以手为主线,围绕全家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兰兰的小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中,以猜手、画手导入课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的手。明理的目的在于导行,最后,我又将学生的思绪拉回到自己的身上,请学生画画自己的小手,说说自己的小手现在能做什么?将来又能做什么?整个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有说有写,有演有画,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自读、自悟,明白文中蕴含的道理,让学生体验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关爱,使课文蕴含的人文精神转化为引导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动力。另外,我认为这堂课之所以能这么顺利,最关键的就是学生课前,在家里以及早读时间进行了充分的阅读。学生在反复地阅读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感悟,课堂上一经老师点拨便马上融会贯通,理解水到渠成。毕竟是一年级的学生,光课堂40分钟便要求自读自悟是远远不够的,课前的预习非常重要。《我该怎么办》口语交际反思《我该怎么办》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四册第五组的口语交际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 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我们依据新课标的新理念充分发挥我校课题实验的课堂教学评价的评价功能设计出面向全体学生能激发学生全员参与热情的训练方法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是这样设计:一、紧扣话题创设情境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此 我们通过创设记者采访的情境进一步引发学生参与互动交际的趣味感紧扣话题有机展开让学生在采访中互动说话互动评价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让学生逐步学会倾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学会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让人听明白从而培养学生随机应答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二、借助评价激发互动.教学中,我们借助评价,把评价的权力还给学生,让评价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自发意识,促进学生互动。让学生在评价中提高,在评价中发展。从而让学生敢说,爱说,进而会说。如在三言两语说图意这一环节中,以生生评说为途径,如:他把话说清楚,说完整了吗?你听明白了吗?通过这样的评价让学生把图意说清楚,说明白。在各抒已见议办法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在小组里互说互评,在班上汇报交流时,师生共同评议,从而促进生生,师生的互动。在创设情境仿记者这一环节中,如:老师像记者吗?哪里像通过评价让学生知道怎样把话说清楚明白,再让学生模拟记者采访和互评,让学生在真实诚垦的激励性的评价中树立表达的自信心,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一开学,我和上学期一样积极投入到课改中。这学期,教材中照样安排了大量识字,在我苦思该如何用更好的方法引导学生识字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家长给了我一丝启发。这位家长在家中模仿中央电视台的幸运52节目,让孩子猜词,帮助孩子识记课外的生字词,并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在教学《两只鸟蛋》一课,学习字词时,我的脑海里一下闪出了这种方法,于是,我放弃了课前精心准备的教学方案,而采用这种方法,让一个学生猜,其余学生看词,用语言描述或动作表演词语的意思,给猜者提示,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教学取出一词,第一小组大宝猜,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给他描述:生1:大宝,你看!(他从书包里把书拿到桌面,手里摇着书)两个字的词。大宝:拿书!全班学生:不对,不对!(同学们瞪大眼睛,着急地摆手告诉他不对。许多学生又做出从桌堂里取东西的动作。)大宝:取书!全班同学:不对,不对!同学们皱着眉头大喊不对,大宝眉头紧缩,挠着脑袋,咬着觜唇,努力地想着,许多同学的手举得更高了,争着要给大宝提示。生2:第一个字对,第二个字是入的反义词。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等待着他的回答,而大宝的头上渗出了汗珠!大宝:取出!对啦!全班同学笑着一边大声说,一边热烈鼓掌,大宝舒展了眉头,咧着嘴笑了学生从看到这个词,到想它的意思,到组织语言,表演动作这个过程中,取出这个词语已经牢牢的记住了。
课后反思:在回办公室的路上,我感到了无比的轻松和愉快。这堂语文课,同学们没有像往常那样读词、记词,而是在游戏中把学过的词语牢牢记住,但我相信我并没有因此而失去我的课堂,失去我的学生,我为我的大胆行为而高兴。这节大胆的尝试课,使学生们的个性得到发展,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锻炼。谈《两只鸟蛋》的教学感悟《两只鸟蛋》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小诗里,没能看到孩子在母亲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本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让学生拼拼读读生字,初步读通课文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读了这篇课文后,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多数学生的回答较简单,如课文写了两只鸟蛋的事。课文写鸟蛋很好玩。课文写我听到了鸟儿的欢唱,真正答到点子上的只有一名学生,他说:课文写一个小朋友取下两只鸟蛋,妈妈告诉他,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鸟妈妈一定会着急的,小朋友听了妈妈的话,就小心地放回了鸟蛋。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切中要点,我都给以肯定和鼓励,因为这毕竟是刚开始了解课文的阶段,学生只要能有初步的认识就够了。二.逐段朗读,加深理解在指导学生朗读每一个自然段时,我尽量摈弃烦琐的分析,而是让学生在尽情的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三.朗读表演,想象说话为让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我让学生边朗读,边配上动作表演,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更好地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还让学生看图编故事,学生们能看着图画,结合课文内容,加上自己的想象,编出生动的故事来,通过编故事,学生对课文又有了更深切的理解。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在学完课文,理解课文后,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小朋友们想象一下,这世上没有了小鸟,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学生们的回答是丰富多彩的:如果没有了小鸟,那么世上将都是虫子。如果没有了小鸟,田里的稻子都会被虫子吃光。(这位学生是沿着前一个同学的思路说的)如果没有了小鸟,我们会觉得身边很静!终于有人说到点子上了,我一脸的喜悦。如果没有了小鸟,那么早上就没有鸟叫声,我上学会迟到的!精彩的回答赢来了阵阵热烈的掌声。是啊,鸟儿不仅能捕捉害虫,也能给大自然带来生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生机和活力,所以,我们要爱护小鸟,关爱生命。我满怀激情地作了以上的总结,觉得这堂课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