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小学语文名师霍懋征:《月光曲》课堂实录

小学语文名师霍懋征:《月光曲》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

〔课前学生有预习〕

〔上课铃响后,教师满面笑容地走到讲台中间。环视全班同学〕

师:昨天让同学们预习了哪一篇课文?

生:《月光曲》。

〔师板书课题:月光曲〕

师:一看课题──《月光曲》,怎么理解?

生:在皎洁的月光下弹的一首钢琴曲叫《月光曲》。

生:一首钢琴曲的名字叫《月光曲》。

生:一首著名的钢琴曲的名字叫《月光曲》。

师:理解得很好。

那么,看了课文以后,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些什么事?

生:讲传说《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生回答的声音很小〕

师:谁能再说一遍?声音大一点。

生:传说《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

师:对了。〔师边重复传说《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边板书传说二字〕什么叫传说?

生:就是民间流传的──〔生一时想不起下文说什么好,师轻轻地重复一句民间流传的──〕事。

师:民间流传的一件事,或者说──

生:民间流传的故事。

师:很好。这篇课文主要讲传说《月光曲》是怎样──〔生:谱写的〕谱成的。

〔师打幻灯,投影生字词谱(pǔ)写〕

师:〔边指投影〕谱写什么意思?把谱换一个词,简单地说就是──

生:编写。

师:音乐家写曲子叫谱曲。谱成就是写成。

课文中讲的事情是传说。既然是传说,那就可能是真,也可能是──〔生:假〕或者有真有假。是群众中传说的故事。既然是故事,那一定有个完整的情节。根据你们过去学过的课文,像这样的文章,作者一定会按照什么样的思路来写?动动脑筋,看谁说得准。

生:可能按照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束来写。

师:有不同意见吗?〔生没有不同意见〕

可能是这样:文章开始有一个──〔生:起因〕起因也叫故事的──〔生:开始〕或者叫做故事的──〔生:发生〕发生以后,文章就要──〔生:发展〕发展了,接着怎么呢?〔生:高潮〕最后到末了──〔生:结束〕

师:既然是一篇传说的故事,〔师边说边板书:〕起因、发展、高潮、结束,咱们就应该顺着这样的思路来读。现在把书打开。你们先听老师读一遍课文,把不明白的地方记下来。

〔教师有表情的朗读,学生静静地听着〕

〔教师读完后让学生提出问题〕

生:他〔指贝多芬〕为什么走进那个姑娘的家里去?

生:他飞奔回客店,是谁飞奔回客店?

生:他没有谱那个《月光曲》,怎么能弹出来?

生:穷人的家怎么会有钢琴?

生:贝多芬给姑娘弹了一曲以后,为什么还要再弹一首?

生:贝多芬弹完曲子以后,盲姑娘怎么知道他就是贝多芬?

生:盲姑娘眼睛瞎了,课文里为什么还说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师:这个问题能解决吗?眼睛瞎了,怎么又说睁得大大的眼睛?怎么理解?

生:有的人眼睛瞎了不一定闭着眼睛。

生:有的人睁着眼睛但看不见东西。

师:回答得很好。盲人不一定眼睛都闭起来。有的是闭起来了;有的还睁着,但看不见了,眼睛瞳孔有问题。

生:莱茵河在什么地方?

师:〔师要生读课文的开头: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贝多芬是哪国人?

生:德国人。

师:那么莱茵河恰好流经哪儿呢?

生:德国。

师:对。有一条河叫莱茵河,它流经德国。

师:还有什么疑问?〔生没有再提问的〕你们提的问题,有的在往下讲时就能解决。现在谁说一说这个传说的故事是怎么开始的?

生:开始是: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到各地旅行演出。一天傍晚,他在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

生: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一个人在弹他谱写的钢琴曲。

生: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到各地旅行演出,在散步的时候,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正是他谱写的曲子。又听到一对兄妹的谈话:因为音乐会的票太贵,他们买不起票。所以,贝多芬到他们家里给一位盲姑娘弹琴。

师:理解得不太准确。咱们学完以后就知道了。我再问一个问题,这篇文章的高潮在什么地方?

生:他弹《月光曲》的时候,兄妹俩都进入了──好像都看到了大海,看到了月光下的大海,大海又掀起了波浪,兄妹俩被月光和琴声陶醉了。

生:高潮在贝多芬弹《月光曲》的整个过程。

师:答得很好。高潮在他弹《月光曲》的经过。

好,咱们现在看书,注意带着问题来学。

〔师要生读第一自然段,并要求指出这一段中交代的几个问题。生念课文〕

生:这一段告诉我们时间是一百几十年前,第二个是告诉我们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第三告诉我们贝多芬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其中有一首挺著名的曲子叫《月光曲》。

生:它先告诉了我们时间是一百几十年前,然后又告诉我们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然后又告诉我们贝多芬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其中有一首钢琴曲非常著名,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写成的。

师:对。时间,作曲的人,更重要的是后面一句话:传说是这样谱成的。那下面一定要介绍什么啦?

生:是怎样写成的。

师:对。下面就得写传说了。〔师要生读故事起因的一小段──第二自然段。生读课文〕

师:这一段主要告诉什么呀?

生: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到各地去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一个小镇上,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生: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在散步的时候,忽然听到了从一所茅屋里传来他谱写的曲子。

生: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在散步的时候,听到了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这正是他谱写的曲子。

师:他在散步的时候,听到了〔师边板书:听到〕──听到什么呀?〔生: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师板书:断断续续〕这个钢琴声正好是他自己的──〔生:曲子〕

断断续续是什么意思?

生:一会儿响,一会儿不响。

生:说明了曲子弹得不熟练。

师:一个音乐家,当他听到别人在弹他的曲子弹得断断续续的、弹得不好的时候,他会怎么样?

〔生一时想不起来。师小声地启发:是听呢还是不听,不管?会不会这样想?谁在弹我的曲子,断断续续的?〕

生:他想去帮助这个人把这首曲子弹好。

生:他一定会接着往下听。

生:他一定会去看看,到底是谁在弹钢琴,为什么会弹得这样不熟练。

师:他想去看看,说明这件事对他来说已经怎么样啦?

生:引起了他的注意。

师:你们再考虑:他在散步的时候能听到断断续续的琴声,这一定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

生:非常安静的环境。幽静。

〔师要生读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一句后,继续启发学生想象当时的环境〕

生:幽静的小路上。

生:时间在夜晚。

师:夜晚,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幽静什么意思?〔师出示幻灯:幽〔yōu〕静〕

生:寂静。

生:安静。

师:非常安静。幽有僻静的意思,偏僻的地方。在一个小镇上,偏僻的地方,又在夜晚,环境非常安静。在这种环境下,他听到琴声,就引起了注意。特别是他听到了不熟练的琴声,就马上怎么啦?

生:他听到这人弹的不熟练,就走近茅屋。

师:走近茅屋。〔边板书:走近〕注意这个近当什么讲?

生:近,指距离很短。

师:远近的近。慢慢地走近这个小屋。因为贝多芬听到了断断续续的琴声。到小屋旁边,他又听到了什么?〔师要生读第三自然段。生读课文后,师特别提出入场券的券进行正音〕

师:贝多芬走近茅屋,听到有人谈话,是什么人在谈话?

生:是兄妹两人在谈话。

师:兄妹两人的谈话包含了很丰富的思想感情。谁再读一读?

〔生又读第三自然段〕

师:没有把语气读出来。我再读一遍,听听妹妹是什么样的心情,哥哥又是什么样的心情。〔表情朗读第三自然段中兄妹的对话〕

师:你们说说姑娘是什么心情?

生:姑娘迫切地想听到贝多芬弹这首曲子。

师:你从哪儿知道她迫切想听呢?〔师要生读姑娘的话。生读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

师:〔深情地〕那有多好啊!多么想听啊!妹妹特别想听贝多芬弹琴,非常迫切,还可用哪个词?

生:渴望。

师:妹妹渴望听到贝多芬弹琴,但是,听了哥哥的话又知道什么了?

生:听了哥哥的话,知道音乐会的票太贵了,他们又太穷,没法听到弹这首曲子。

师:哥哥说:是呀,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你想,这话下面可能还有什么话呢?

生:买不起。〔师要生把话说完整了〕

生: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买不起。

师:买不起。从这句话里体会哥哥对妹妹是什么心情?

生:他很同情妹妹,只是家里的条件太差,太穷了,表示失望。

生:他也希望妹妹能听到贝多芬弹琴,可他们家实在太穷,买不起入场券。

师:哥哥不能满足妹妹的要求,那哥哥的心情怎么样?

生:非常难过,失望。

生:很同情他妹妹。

师:如果你的妹妹向你提出要求,你想支持她,但又不能满足她,那时你会有什么感情?

〔生一时想不出合适的表达形式,师复述兄妹的情况及当时的对话,耐心启发〕

生:哥哥对妹妹表示了歉意。

师:好。那你读一读哥哥的话,把对妹妹的歉意读出来。〔生读哥哥的对话〕

师:哥哥表示歉意,那妹妹呢?

〔生念妹妹的对话: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师:你们想,妹妹渴望听贝多芬弹琴,这句话是随便说的吗?〔生:不是〕那她为什么说我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体会体会妹妹是什么心情?

生:她不想让哥哥难过。

师:妹妹说这句话的下面可能还有什么话?谁能接上一句把姑娘的意思表达出来?

师:姑娘想安慰她哥哥。

〔深情地〕哎呀,兄妹这一次谈话,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对贝多芬来说,他听了以后又怎么样呢?〔师边板书听到兄妹谈话,边要生念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话。生念〕

师: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生:走了进去〕这回是这个进了,〔板书走进〕走进屋里。刚才是走近茅屋,想了解了解情况。这次是推门──〔生齐:进去了〕

刚才同学提了一个问题,他干吗进去了?你们说,贝多芬在想什么?

生:非常同情穷兄妹俩,想满足姑娘的要求。

生:他想他们穷,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很同情,想进去弹给他们听。

生:他特别同情穷兄妹俩,进去想打消他们的──安慰他们穷兄妹,满足他们的要求。

生:音乐家非常同情兄妹俩,想安慰他,满足他们的要求。

生:音乐家想,他们既然买不起入场券,就想在这儿给她弹一曲,满足盲姑娘和她哥哥的要求。

师:你们注意一个问题,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生:一百几十年前。

师:一百几十年前,约19世纪,一个非常著名的音乐家,为什么居然能够推开小茅屋的门为他们弹琴。

生:因为贝多芬是一个正直的音乐家。他对穷人非常穷、富人非常富的制度感到非常不满。他对穷人也非常关心。他看到穷兄妹俩非常穷,而且又渴望听他弹琴,所以他走进了茅屋为姑娘弹琴。

生:因为贝多芬非常正直,非常同情穷人。还有一个,他自己本人也出身在穷人的家庭。

师:对了。他有一个思想基础,就是他自己一生都很贫困,一生都在与贫困进行斗争。还记得他的一句话吗,叫做人呀,理当──〔生:自助之〕他要对那些不幸的人进行安慰。他一听到穷兄妹俩的谈话,激发了感情,我应该去弹,所以就进了茅屋。进屋以后,你们读一读,屋子是什么样子的?〔师要生念第四自然段。生念〕贝多芬进屋后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穷兄妹家里很穷,只有一支蜡烛。蜡烛光是微弱的,屋里很暗,只有小蜡烛,买不起电灯。还有钢琴也非常破。

生:看到家里很穷,只有一根蜡烛在放光。男的正在做皮鞋。女孩子呢,眼睛也瞎了。她非常喜欢音乐。而且摆着一架钢琴,非常破旧。

生:他家很穷,用一根蜡烛来点亮,一架很旧的钢琴。男的正在做皮鞋。弹钢琴的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眼睛也瞎了。

师:姑娘脸很清秀,清秀是什么意思?

生:当好看讲。

师:很好看,不俗气。但眼睛瞎了。你们想一想,弹钢琴需要不需要眼睛?〔生:需要〕为什么?

生:弹钢琴时要看歌词,看曲子,有时还要看着这个〔生用手比划着但一时说不上来〕〔师接上:叫琴键。〕

师:弹钢琴需要眼睛。但是,这个姑娘呢?你看她前面的话:这首曲子多难弹呀!〔(生接着读)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么弹。〕总是记不住,只靠脑筋来记,多困难呀!当贝多芬看到姑娘的时候,你说他的心情怎么样?

生:非常惊讶,惊奇。

师:在这种情况下,他一定会怎么样?

生:一定会给盲姑娘弹琴。

师:〔念课文〕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师要生念,生齐读〕‘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师:注意,贝多芬当时是什么心情。〔自言自语地〕姑娘是个盲姑娘,怎么能弹琴呢?

生:非常同情。

生:非常怜悯这位盲姑娘。

生:心情非常激动。

生:很可怜这个瞎姑娘。

师:同情、可怜这个盲姑娘,所以在读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时,语气既要坚决又要亲切。

〔师范读,并指导学生齐读,个别读〕

第二课时

〔师让生打开书后读第一节课讲过的部分,并简要地复述故事的起因和发展〕

师:贝多芬进去以后,姑娘一听来人要给她弹琴,〔念〕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注意,贝多芬这里弹的是哪首曲子?

生:刚才盲姑娘弹的那首曲子。

师:贝多芬弹的时候,盲姑娘怎么样?

生:盲姑娘非常专心地听着。盲姑娘听得入神了。

生:盲姑娘听得入了神。

师:什么叫入神?

生:全部的精神都集中了,把一切都忘了。

师:注意高度集中,她听他弹。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姑娘说这几句话时,她是什么心情呀?〔师要生先念姑娘的话,后再回答〕

生:姑娘心情是很激动的。

师: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这几句话什么意思?

生:说贝多芬弹得非常之好。

师:〔深情赞美地〕纯熟,多熟练哪!弹得那么好,琴艺那么高超!不但纯熟,而且怎么样?〔生:感情多深哪!〕盲姑娘听到曲子,就能体会其中的感情,这说明盲姑娘什么呀?

生:说明这个盲姑娘非常爱好音乐,也很懂音乐。

师:你从哪儿知道她很懂音乐?

生:因为她听出了弹钢琴弹得很好,是贝多芬。

生:她刚才说了,感情多深哪!要是不懂音乐的人,她就听不出音乐中的感情。正因为她懂音乐,所以她听出了贝多芬弹曲子时的感情。

生:书上说,盲姑娘听得入了神,如果她不懂音乐,她就不能入神。

生:盲姑娘听得入了神,因为盲姑娘懂音乐,所以她才被音乐情景吸引住了。

师:弹得多纯熟呀!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这实际就是对贝多芬弹琴的──〔生:赞美,赞赏〕〔师板书听到赞美〕盲姑娘怀着激动的心情赞美贝多芬弹得多好啊!她不但爱音乐,而且她──〔生:懂音乐〕听到姑娘的赞美声,〔有感情地读〕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你想想,当时贝多芬是什么想法?〔生一时回答不上。师按课文描叙情景进行启发〕

生:他觉得小姑娘这么小的年纪,但懂得这样多的音乐知识,非常地激动。

生:他觉得这个小姑娘聪明,非常好,她学的东西特别多。

师:为什么盲姑娘一听琴声就能知道他是贝多芬呢?

生:因为小姑娘觉得他弹得非常好。

师:弹得好的人很多,为什么他就是贝多芬呢?〔同学们回答不出来了〕

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两个人,一个叫伯牙,一个叫钟子期。伯牙喜欢弹琴,弹得非常好。钟子期在旁边听着。有一次,伯牙弹到描写高山的音乐时,钟子期在旁边就说了: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妙呀,弹得真好呀!高呀,像泰山一样巍峨。当伯牙弹到描写流水的时候,钟子期又说了: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好呀,真高明呀,弹得像江河一样,滔滔不绝!伯牙非常高兴,他觉得钟子期非常了解他,一听到他的琴声就知道他弹的是什么。后来,钟子期死了,伯牙觉得世界上没有像钟子期这样了解他的人,他就不再弹琴。人们就把对某个人的特长特别了解的人叫知音。知音人就是对自己情况特别了解的人。

〔师在讲知音故事时,随着故事的进展,边用幻灯逐步显示伯牙、钟子期的画面,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知音(用绿色笔写)〕

生:〔立刻起立〕老师,我知道了,贝多芬遇到了知音,所以他决定再弹一曲。

师:对,很好。当时,贝多芬听了盲姑娘的话心情非常激动,觉得自己遇见知音人了。在这种情况下,他要给姑娘再弹一首。你们想,一个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家,当穷姑娘买不起音乐会入场券的时候,他来到穷姑娘的家里,坐在穷姑娘的面前,给她弹了一首曲子,弹完以后又说: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真了不起呀!〔边板书再弹一曲〕

师:再弹一曲,下面弹哪个曲子啦?〔生齐:月光曲〕文章的高潮到了。

〔师要生读第八自然段。生念课文〕

师:刚要弹琴,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注意,这时屋子里是什么情景呀?

〔师要生小声地再读第八自然段并想象当时的情景〕

师:〔有表情、描绘似的〕蜡烛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这是什么时候的月光呀?〔生:秋天〕秋天的月光有一个什么特点?

生:秋天月光非常亮。

师:你们读过一首古诗,形容月光亮的程度,谁能背背那两句话?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师:〔描绘似的〕疑是地上霜,像霜一样。月亮照进来,茅屋里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虽然没有蜡烛,但屋子里──怎么样?

生:当时屋子非常亮。因为月亮洁白,照到屋子里来,就像霜一样。非常洁白,所以也像披上了银纱。

生:这时月光照进屋子里,月光是银白色的,所以照到屋子里的东西上,好像披上一件银色的纱衣似的。

师:屋子很亮,但又不是特别亮,像蒙上了一层纱。屋子里显得特别清幽。清幽是什么意思?

生:很安静,没有一点声音。

师:不但静,而且显得很美。虽然是一间茅草房,但是,在月光下,像披上了一层银纱,显得那么幽静,那么美,这才叫做清幽呀!在这么美、这么静的环境中,穷兄妹俩站在钢琴旁边等待听贝多芬弹琴。〔师出示幻灯图片──贝多芬在月光下弹琴。要生对照图片和课文的描写,想象当时贝多芬面前所呈现的景象〕

生:屋子里所有东西都像披上了一层银纱。贝多芬面前站着一对穷兄妹,在仔细地听他弹琴。

师:〔指着图片,描绘地复述〕月光从窗子外照进来,屋子里像披上了──〔生: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这一对兄妹,你看他们的眼神,虽然她是盲姑娘,她和她的哥哥都带着期望的神态,看着贝多芬,准备听贝多芬弹琴。那么贝多芬呢?你们过去学过很多古诗,诗人在做诗之前,看到一个环境,这个环境激发了他的感情,所以能写诗。现在贝多芬在这样一个情景下,他怎么样?借景──〔师生同说:生情〕要弹琴啦。谁能读一读下面一段?

〔生读第九自然段〕

师: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怎么样?〔生:面对着大海〕注意,听到了琴声,人已经走到了海边,好像看到了什么?〔师要生小声地读课文,体会当时的情景〕

师:注意,月亮从什么地方升起来?〔师出示幻灯水天相接的图片〕

生:水天相接的地方。

师:你们在哪首诗里见过水天相接的地方?背一背这首诗。

生:《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蝉娟。

师:百尺楼台──〔生:水接天〕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什么是水天相接呀?

生:站在楼台高处,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师:现在哥哥好像站在海边,往远处看,看到最远的地方,这个地方已经是──〔生:水天相接〕月亮从这儿──〔生:升起来〕海面上微波──〔师生同说:粼粼〕你们说,什么叫微波粼粼?

生:形容海水中波浪不大。

师:微波是小的波浪。但被月光一照,这个粼粼怎么样?

生:像鳞一样,闪闪发光。

师:〔描绘地〕静静的海面,小小的波浪,月光一照,霎时间整个大海──〔师生同说:洒遍了银光〕这时,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微云什么意思?

生:薄的云。

师:薄薄的云彩,对月光影不影响?〔生:不影响〕月亮穿过一缕一缕的像纱一样的微云,这时候,海面是什么样的情景?〔师随即轻声地念书上描写月、海的语句〕

生:非常美丽。

师:这么美丽的情景,皮鞋匠好像看到了。是真看到了吗?〔生:不是〕从哪儿感觉到的?

生:从琴声。

师:好,那你们也听听这琴声,看你们的感觉怎么样。

〔师放《月光曲》中描写宁静、明媚海面的乐句。生静听。后让生谈感觉〕

生:平静。

〔师要生联系琴声,小声地读课文:皮鞋匠静静地听着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师:听到了琴声,好像看到了这样一个情景:

〔师边重复课文边用幻灯出示水天相接升起来、微波粼粼、霎时间洒遍了银光、穿过一缕一缕微云〕用这么几句短短的话,把当时明月下的大海给描写出来了。谁能背一背这一小段?

〔生自己读、背以后,一个学生站起来背〕

师:静静的海面,突然间出事了。〔师要生读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生读课文后,师放《月光曲》中描写波涛汹涌的大海的乐句〕

师:这音乐怎么样?

生:这声音又快又猛。

生:刮起了大浪──〔自感说错〕刮起了大风。

师:刮起了大风,海面一定要掀起──〔师生同说:巨浪〕大风起来了,大浪起来了,这声音──〔生:很激昂〕

〔师要生再读描写波涛汹涌的大海的句子。后把第九自然段全读完〕

师:开始是静静的月夜,海面上那么清静,琴声是那么柔和。忽然,大风起来了,大浪起来了。妹妹好像看见了什么样的海面?用四个字。

生:波涛汹涌。

生:惊涛骇浪。

生:白浪滔天。

生:汹涌澎湃。

师:〔重示幻灯图片〕这是什么样的海面?

生:平静的海面。

师:平静的海面叫做微波──〔生:粼粼的海面〕〔师又出示另一张幻灯图片〕这叫什么样的海面?

生:波涛汹涌的海面。

师:妹妹看不见,但哥哥对妹妹寄予很大的希望。他看到妹妹听时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样子,所以,他想妹妹好像也看见了大海的景象。

师:皮鞋匠看看他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什么叫恬静?

生:很安静。

师:很安静,而且全部精力在──〔生:听琴〕也就是听得──〔师生同说:入神了〕

这时候,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什么啦?

生:看到了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生:在月光照耀下波涛汹涌的大海。

〔师又出示贝多芬弹琴的幻灯图片,并与生一起简要地复述。对比贝多芬在弹《月光曲》时的情景和琴声前后的不同,提出:〕

师:这种琴声的变化,说明贝多芬思想感情怎么样?

生:可以看出他对世道不满。

师:从什么地方看出他不满?

生:从琴声非常激昂,越来越快,看出他对这个世道不满。

师:还有什么感觉?

生:琴声越来越快,像大海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生:说明他对不合理的社会的不平。

师:很好。说明他对不合理的社会的不满、抗议、斗争。因为贝多芬自己的一生也是斗争的一生。他一生贫困,人很正派。现在,他看到穷兄妹俩这样艰苦,他们又这样喜欢音乐,他心里同情、不平的感情一下子都在琴上迸发出来了。这就是他所以能够弹出《月光曲》的道理。

〔师念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并提问在第一节课里不懂他飞奔回客店的他是指谁的那个同学。该生回答是贝多芬后,师又问飞奔是什么意思?生答:很快的意思〕

师:他为什么要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时间把曲子记下来?快后面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生:急。

生:因为他的曲子是在见景生情的情况下弹出来的。如果他不快,慢腾腾地回客店,他可能要把那个曲子忘掉了。他快回客店,趁着他还有当时的感情,可以把曲子赶快写出来。

师:说得非常好。赶快回去,就是把他那饱满的情绪,刚才弹琴时看到的景、感到的情赶快记下来。最后花了一夜功夫终于把刚才弹的曲子记下来了。这首曲子就叫──〔生:《月光曲》〕

师:兄妹俩专心听贝多芬弹琴,有一个词叫陶醉,陶醉是什么意思?

生: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心理活动上。

师:对。沉浸在里面,被美妙的琴声迷住了,什么都忘掉了,所以叫陶醉。记得上回我给你们讲过,画家吴道子看到嘉陵江美丽的山河怎么样啦?〔生:自我陶醉了〕只看到美了,什么都忘掉了,陶醉了。

师:等他们苏醒过来,苏醒什么意思?

生:睡了以后,刚醒过来。

生:什么都不知道,昏迷过去了,清醒过来叫苏醒。

师:对了。一般人要是病重了,或者有特殊情况昏迷了,当他醒过来时,叫苏醒。兄妹俩不是别的,是沉醉在美妙的琴声中了。当他明白过来时,贝多芬怎么样?〔生:早已走了〕他飞奔回客店谱写《月光曲》去了。

〔课文讲读完后,师边指板书边小结全文。后又叫一名学生有表情地朗读全文〕

〔课后作业是有表情地把课文朗读三遍〕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