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根据作者的经历和有关创作背景,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诗歌表达的情感。
2、能根据对诗歌的理解,通过朗读准确地表现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对祖国拳拳的赤子之心,应该是超越国界和民族的,是中外文学史上永恒的主题。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祖国北面的另一个国度,那里有皑皑冰雪和无边白桦林、空中飘荡着忧郁悲怆的旋律,那里比任何地方更能够对这一永恒的主题作出诠释。 那里有一位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她被誉为俄罗斯诗歌天空的月亮。但月光柔美恬静的色调并不属于她的命运!她一生坎坷,晚年方才云开月霁,但在她的诗中却听不到自怨自怜,响遏青云的依然是从苦难中升华出来的对祖国的挚爱:不,既不是异国他乡的天空下,也不是在他人的卵翼之下,在我人民蒙受不幸的地方,我与我的人民同在。
二、作者简介
阿赫玛托娃(18891966),是二十世纪屈指可数的苏联杰出的女诗人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把她的百年华诞之年定为阿赫玛托娃年。以纪念这位把人带进一个美好世界的诗歌语言的光辉大师。
有人称普希金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也有人把阿赫玛托娃比作俄罗斯诗歌的月亮。然而她在苏联时期几经磨难,是大清洗运动的见证人和受害者。因其诗歌的非革命性,被苏共领导人斥为混合着污秽和祷告的荡妇和修女。婚姻几离几散,前夫无辜因反革命叛乱罪被枪决,儿子两度入狱,女诗人因前夫几乎终身受株连,后来在文坛上屡遭批判,作品被禁止发表。她的创作活动跨二十世纪前半个世纪,诗风明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期,作品纯真、明朗、简洁,代表作有《黄昏》、《念珠》、《群飞的白鸟》等;后期,诗境大开,风格和题材呈丰富多样性,代表作有《安魂曲》、《没有主角的长诗》等。诗中对历史隐约旋律的敏感性和对千千万万人苦难的同情心,使她当之无愧地跻身第一流诗人的境界。
《安魂曲》是阿赫玛托娃的代表作之一,写于19351940年间。当时,为了保存这部作品,诗人不得已像荷马时代的诗人似地,写完某些片段,便给自己最可靠的朋友朗诵,然后由后者背诵,在脑子里存盘,再毁弃手稿。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安魂曲》成了一部口口相传的作品,它们直到1987年才得以全文发表在《十月》杂志上。1961年,她为这首长诗加上序曲:不,既不是异国他乡的天空下,也不是在他人的卵翼之下,在我人民蒙受不幸的地方,我与我的人民同在。
作为一个女子,卫国战争时期曾经为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奉献诗篇,阿赫玛托娃试图在光荣的阵营以外为自己、为民族辩护,为他人、为将来思考,死亡之星高悬我们的头顶,/在鲜血淋漓的皮靴下,/在玛鲁斯黑乎乎的车轮下,/无辜的俄罗斯在痉挛挣扎。她眼中是痉挛的俄罗斯,生了病的祖国,但是,在鲜血淋漓的皮靴下,受难的她却并不因此责难伟大的母亲,而是发出思索的声音:无辜的俄罗斯,也许还是被蒙蔽的俄罗斯、高烧的俄罗斯、挣扎着的俄罗斯。
让我经受病痛岁月的折磨,/窒息、失眠、发高烧,/夺走了孩子,夺走了朋友,/还有那神秘的吟唱的天赋//经过如此难以忍受的时日,/我跟着你的弥撒这样祈祷,/以使黑暗的俄罗斯上空的乌云,/变成光芒四溢的彩云一道。在这首令人惊异地表现出摒弃个人私利的《祈祷》中,诗人祈祷命运,以便有可能为俄罗斯奉献出所拥有的一切自己的生命和自己亲人的生命。
本诗是作者1961年创作的诗歌。诗人一生命运多舛,但她一直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在流亡他乡的日子里,她也在吟唱着:丢弃国土任敌人蹂躏的人,/我决不同他们站在一起。/他们粗俗的谄媚我决不聆听,/我的诗歌也决不为他们献呈。《祖国土》更是直接地表达了她的爱国热忱。
三、十四行诗简介
英语十四行诗,又称莎士比亚体的十四行诗,由三节四行诗和两行对句组成,押韵方式一般是abab、cdcd、efef、gg。这种诗体的诗节长度适宜,是抒发复杂情感的极好形式。由于它很短,押韵又极严格,因此要求诗人必须具备较高的艺术技巧。一般说来,前八行倾向于问题、景况、或事件的陈述,后六行则得出答案,最后的对句常常带有警句式的转折意味。阿赫玛托娃的这首诗就属于这种莎士比亚体,它的节奏也是复杂多变的,前八行为抑扬格4-6音步,后六行为抑抑扬格3-4音步。所谓抑扬格(轻重格),是指每个音步第一个音节轻读,第二个音节重读,而抑抑扬格(轻轻重格),是指每个音步第一、二个音节轻读,第三个音节重读,这使原诗具有很强的音乐性.
四、研读本诗
1、自由朗读《祖国土》。根据有关背景,思考:诗人笔下的祖国土象征了什么?诗人借助哪些意象来具体表现的?这些意象与一般歌颂祖国的意象是否一样?
套鞋上的污泥、牙齿间的沙砾、多余的、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这些意象不仅平常、为人熟悉,而且常被人忽略、遗忘甚至为人所不屑、鄙弃。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被高贵的人们有意忘却、同时也常常被大多数亲近土地的人们在无意间忽略地事物,被作者挖掘出来被赋予崇高的、庄严的意味。
2、齐读诗歌,思考:诗人为什么偏偏选用这些意象?
诗人饱经忧患,面对灾难深重的祖国,这时诗人心中祖国的形象不再是被美化了的、概念化了的所谓广袤的、肥沃的、覆盖着皑皑冰雪和白桦树林的美丽意象,而是哺育了千千万万苦难民众,却又被践踏蹂躏的土地,就是那个司空见惯的、肮脏的、卑微的,那个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最后还要埋于斯的污泥沙砾等。土地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得以生存的依靠,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接受着土地博大丰厚的滋养和恩情,而一把祖国土,则更是代表了一个国家,它见证了民族的繁衍和生息。作者正是把这种对祖国土的理解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她用类似日记的亲切与直接(俄罗斯诗人布罗茨基语),把这种朴素的情感呈现在读者面前,但这种亲切与直接却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力量,闪烁着真理的光辉。
3、诗人对祖国的认识应超越了一般诗人,根据英语十四行诗的结构特点,思考诗人对祖国土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揣摩每个层次的思想感情,理出诗歌情感发展的脉络。
前八句:主要写我们对祖国土通常的态度熟悉得都忘记了她的存在。诗人与祖国土一起受难、承受厄运。情感总体是沉郁的,后四句在沉郁的情感上掀起微微的波澜,应读出顿挫之感。
后六句:分两层。前四句,是对上面陈述的回答,是对践踏祖国土的沉痛的反思。后两句,带有警句式的转折意味,是对祖国土的理性的思索与透彻认识,这里表现了诗人真诚而又深厚的爱国之情。
她曾在诗中这样吟唱:丢弃国土任敌人蹂躏的人,/我绝不同他们站在一起。/他们粗俗的谄媚我绝不聆听,/我的诗歌也决不向他们献呈。可见,她唾弃那种对祖国的浅薄的廉价的颂歌式的赞美,并称之为粗俗的谄媚,这是一种在苦难中升华的从灵魂深处重新获得的对祖国认同与归属感,读来,对我们的心灵有强烈的冲击力,闪耀着真理的光辉。
情感脉络:沉郁深情赞美、悲愤深厚、炽热的爱国之情。
4、那个时期的苏联知识分子,和他们的祖国一样,经受了坎坷的命运和深重的困难,许多人被迫流亡国外,许多人以自杀的方式寻求解脱。也有一些知识分子,和阿赫玛托娃一样选择了留下,和祖国一起承受厄运。多次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的苏联著名诗人,也是歌曲《喀秋莎》的词作者伊沙柯夫斯基就在《成群的候鸟在飞翔》一诗中表达了同样的心声。
(欣赏配乐朗诵《成群的候鸟在飞翔》,感受诗人深沉的祖国之爱。)
5、朗读《祖国土》,准确表达这首诗的深沉的祖国之爱。
6、艺术特色:这首诗颇具物质感、具象性和音乐性,是变体的十四行诗。
五、总结
1、这个板块被称为颂歌的变奏,鉴赏了四首诗,你如何理解变奏?(小组讨论)
(一)情感的变奏。一般的颂歌,大都热情洋溢地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表现诗人对祖国美好的赞美。这四首诗虽然表现的仍然是爱国主义情感,但不再是圣歌式赞颂,而是反思,透露出的深深的悲剧感与忧患意识,是对苦难中的祖国的深沉之爱。
(二)意象的变奏。一般的颂歌,多采用一些境界阔大、美好、崇高,色调明朗的意象;而这几首诗不一样,如《发现》虽直抒胸臆,也选用了一些意象:噩梦、恐怖、噩梦挂在悬崖上,《祖国土》中,选用了套鞋上的污泥、牙齿间的沙砾、多余的、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等渺小的被人忽视的意象,这些意象描绘和象征了祖国的贫困与悲哀,突出灾难中的祖国的现实面貌,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拳拳之心。
2、小结:
这种变奏的情感更能表现祖国之爱的崇高、深切。俄罗斯19世纪诗人巴拉廷斯基说过:一个人被赋予才能,就意味着,不论怎样,他都要完成所承担的使命。即对诗人来说,他们的创造自由是与责任联系在一起的,诗人的写作并不是一种仅仅与自身有关的个人行为,他还肩负着对民族的命运、人类的前景思考的道义责任。而艾青、闻一多、阿赫玛托娃等十人正是这样的富有使命感的伟大的民族诗人。所以,学习了这组诗,我们应该认识到人与祖国关系的丰富性,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即使在今天,祖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这片土地上,依然有愚昧与落后,贫穷与野蛮,中华民族的复兴依然困难重重。而认识到这一点并不意味着抛弃与背叛,她依然是我们亲爱的祖国。
六、作业
何其芳在评述闻一多的《发现》时,指出诗歌的第三至第八行的诗句写得不够精彩,在艺术上并不很出色,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请说说理由..
华夏集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