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孔子拜师》课堂实录

《孔子拜师》课堂实录

师:小朋友们,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1:二十九个大脚印。

生2:活字印刷。

生3:国画。

生4:中国舞。

生5:文字。

生6:太极拳。

生7:武术。

师:现在让我们来回味一下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播放视频)

师:你知道刚才录像上响彻全场的名言是谁说的吗?

生:孔子。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孔子拜师》。(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师:这个“拜”字虽然不是要写的字,但比较难写,我们一起来写一写。(生观察,书空)

二、揭示课题,围绕课题进行质疑。

师:你看到这个课题,有什么问题吗?

生1:孔子拜的老师是谁?(板书:向谁)

生2:孔子为什么要拜师?(板书:为什么)

生3:拜师有什么用?

师:就是为什么拜师,要注意倾听。

生4:他有没有拜成?

全体:能拜成。

生5:去哪儿拜师?(板书:去哪里)

师:老师也有一个问题,他是怎么去拜师的?(板书:怎样)

三、初读课文,交流已知道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读课文,把课文读准,把生字读正确、流利,不会读的在书上做记号。(生自由读课文)

师: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一边读一边把自然段序号标上了,要是你没标,赶紧把它标上,你们两个没标,赶紧标上吧。

师:读了课文,你们知道孔子拜师拜成了吗?

生全体:拜成了。

师:哪些问题是你马上就能回答的呢?

生:向谁拜师。

生:老子。

师:老子的名字叫什么?

生:老聃。

师:孔子的名字叫什么?

生:孔丘。

师:孔子的名字还叫什么?

生:仲尼。

师:你看了这幅插图,你知道哪位是老子,哪位是孔子呢?

生:这个老人是老子。

师:为什么?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来吗?

生:读文(在洛阳城外……学问)

师:还有哪些问题是你读了课文马上就知道的?

生:去哪儿拜师。

师:孔子去哪儿拜师?

生:孔子去了洛阳。

师:孔子从哪儿出发?

生:孔子从曲阜出发。(读文:三十多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师:你来读读吧。

生:他多加了一个“多”。

师:这个地名比较难读,刚才这个小女孩读得很好。

生:(齐读)曲阜。

生:齐读(三十多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生:我还知道他为什么去拜师。

师:你学得真快,请大家从书上找一找,用波浪线画出来。

(生默读、汇报)

师:看看老师找到的和你们是否一样呢?(课件出示课文)

生:指名读(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三.词语入手,体会孔子不辞辛劳。

师:句中哪些词语让你很感动,赶快把它们圈出来。(生圈词语)

生: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师:你是如何理解风餐露宿的?

生1:晚上都在走,整天都在走。

生2:在风中吃饭,在地上睡觉。

生3:早上、白天都在赶路。

生4:晚上也在赶路。

生5:白天和晚上也在赶路。

生6:一直都在走。(生读课文)

师:孔子什么时候在赶路?

生1:白天和晚上。

生2:中午。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孔子在下雪天还在赶路。

生2:我仿佛看到孔子每天都在赶路。

生3:我仿佛看到孔子白天、中午、晚上、凌晨都在赶路。

师:你感受到什么?

生1:孔子很辛苦,天天在赶路。

生2:孔子一路上非常艰难。

生3:孔子很好学。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段话。(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

师:你知道曲阜到洛阳有多远吗?(出示地图)

(生读“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师:孔子风餐露宿足足走了12个月啊!

(生读)

(生齐读)

师:这个“终于”说明走的真不容易啊!

师:孔子真不容易啊,走了12个月,终于走到了洛阳,你还从哪个词语看出孔子很艰难?

生:风尘仆仆。

师:你能结合这句话说说什么是风尘仆仆吗?

生1:身上全是沙子。

生2:身上全是泥。

生3:身上都是泥和沙子,自己也很累。(生读“风尘仆仆”)

师:请你在插图边上把“风尘仆仆”这个词语写一写。(生写词语)

(同桌互相欣赏、互夸)

四.词语入手,体会孔子的好学。

师:学到这里我真想说,孔子你如此辛苦,风餐露宿、风尘仆仆,为什么还要去拜师呢?课文哪里告诉我们了?

生:第一自然段。

生:读第一自然段: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所以想拜老子为师。

师:“渊博”,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用什么方法知道呢?

生:华夏集。

师:“渊”有三种意思(课件出示)

生1:选择“深”。

生2:知识很深。

生3:还不很深。

师:他的知识真的不够渊博吗?

生:不是。

师:你从哪儿看出?

生:我从第一段的第一句话知道的(远近闻名)

师:什么叫“远近闻名”?“闻”是什么意思?

①是用鼻子去闻。②是用耳朵去听。在这儿是什么呢?

生1:用耳朵去听。

生2:很远的地方都知道孔子是很有学问的。

生3:不管是远的地方还是近的地方都知道孔子的名声。

师:你了解孔子吗?

生:了解。

师:那你能来说一说吗?

生:他是春秋时代的大思想家,他曾经周游列国。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资料袋(学生自由读资料袋)

(齐读第二段)

师:孔子为什么还要去拜师呢?你还从哪里找到?

生:我看见第一段的第二句,“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

生:第二段,“他觉得学习是无止境的。”

师:你在生活中看到过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样的人吗?

生1:我同桌英语已经很好了,可他还在学。

生2:我的同桌已经是数学课代表了,可他还在学数学。

师:生活中你还看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是这样的吗?

生1:我爸爸就是这样的。

生2:我爸爸在学普通话。

生3:我姐姐在学奥数。

师: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有的同学学习已经很好了还在学,爸爸妈妈工作了还在学,爷爷奶奶还在上老年大学呢,你能够把这句话用一个成语来说吗?

生:学无止境。

师:拿出你的作业纸来写一写,用上以下词语:渊博、远近闻名、学无止境、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学生做练习)

生1:孔子总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他日夜兼程到洛阳拜老子为师。

生2:因为孔子总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渊博,所以他日夜兼程、风餐露宿、风尘仆仆到洛阳拜老子为师。

师:他用到了哪些词?

生1: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

生2:孔子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可是他还是、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去洛阳拜老子为师。

师:同学们的句子说得真好,今天学到的词语都能够用上了。

五.总结下课,提示下节课任务。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