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五人墓碑记》教案11

《五人墓碑记》教案11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习五、六两段,把握文章感情基调。学习文章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领会文章的中心意义,体味对比方法的运用,做到准确翻译。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京剧《智取威虎山》中,侦察英雄杨子荣面对群魔,毫不畏惧,只身入虎穴,圆满完成任务。那种毫不顾惜自己,只为完成党和人民重托的感人精神,面临危险视死如归的豪迈襟怀,使人油然而生敬佩之心。下面请同学们听一段杨子荣的唱段,去体味一下那豪迈的情怀。

(放录音唱段或VCD(如播映)

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

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

是呀,综观古今,无论是“笑谈渴饮匈奴血,壮士饥餐胡虏肉”的凌云壮志,还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洒脱胸襟,只要是大义所趋。无数志士无不抛头颅、洒热血;同样,只要是为民族、为人民的义举,人们自会把他们铭记在心,永远颂扬。接下来,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五义士”的义举。

师生共同背诵三、四两段。

教师有感情地背诵五、六两段。

学生齐声有感情地朗读五、六两段。

二、研习课文五、六段

问:刚才我们在朗读的过程中,确实感受到了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浓烈的情感,体会到文中那感人的艺术魅力。请问:作者在这两段议论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是如何抒发的?

明确:这两段激情喷涌,叙议结合,高度评价了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和社会价值。运用对比点明由五人之死所产生的积极的巨大的影响。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笔墨极力颂扬了五义士的高尚品质和伟大精神。 I

问:同学们,在研习问题的时候,点到叙议结合和运用对比这两个特点。我们先来着重讨论一下对比方法在文中的运用。请同学们归纳文中的对比内容,用了几组对比?对比的双方是谁?得出了什么样的结果?

明确:三组对比。第五段中把“大阉之乱”时“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之少与“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五人作对比,突出了五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第六段中把“高爵显位”之人的“辱人贱行”与“有重于社稷”的五人作对比,突出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第六段中把假设“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与现在的“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作对比,突出五人荣于身后的显耀,突出五人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投影或多媒体显示:

对比双方

内容

结果

意义

五义士

生于编伍之间,不闻诗书之训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不敢复有株治

缙绅

出身高贵,受高俸常诵仁义之经

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五义士

挺身而出,谈笑以死

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四方之士过而拜且泣者

主爵显位

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

辱人贱行

五义士

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尽其天年,以隶使之

五义士

为义所激,视死如归

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教师小结)作者站在反对阉党,支持群众抗暴斗争的政治立场上,通过这三组对比,热情讴歌了五位平民“激于义而死”的可贵精神,也批判了官僚士大夫中不能仗义斗争,甚至甘心依附阉党的那些人,显示了轻重大小不相同的两种生死价值。

问;同学们,我们通过讨论,明确了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叙议结合在文中的作用。希望同学们结合全文来谈。哪一位来说一下?

明确:从全文来看,文章前两部分侧重于记叙,第三部分侧重于议论。但三部分中,记叙和议论互有穿插。如文章开始,先叙建碑一事,接着用“呜呼,亦盛矣哉”抒发感情。再用“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作为反衬,插入“独五人之皦皦”的议论,是以叙为主,叙中有议。在第三部分中,作者在评论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重大意义时,插入叙述。“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来揭示五人之死的巨大影响,是以议为主,议中有叙。这种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写法,使文章事、理、情交融并茂,不仅有说服力,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

(教师小结)本文为了更好地突出“激于义而死”这一中心,作者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这样,既能具体描写这次事件的经过,又便于随处表明作者的爱憎态度。但在具体行文上,又各有侧重,前半内容侧重于记叙。后半内容侧重于议论。综观全篇,叙议分配合理,并紧密结合,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中心。《古文观止》中评曰:“议论随叙事而人,感情淋漓。激昂尽致,当与司公(司马迁)伯夷、屈原二传并垂不朽。”

我们在分析对比手法和叙议结合两个特点的基础上,整体感知了文章内容,接下来品读一下文章的语言。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第五段。

学生朗读课文。

评析、提问:刚才,这位同学读得非常好,感情非常投入,断句清楚,尤其是几个表达强烈感情的句子,很好地把握住了情感。请同学们思考:“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二句,为何用“嗟夫”开头?又用“几人欤”煞句?

明确;作为读书明理的“缙绅”,本来应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改变高洁的节操,所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在国家危难之间,更应独持操守,作国家的柱石,但在“大阉之乱”中普天下的无数缙绅能不改变高洁志操的,竟然没有几个人,岂不令人愤慨?以“嗟夫”开头,以“几人欤”煞句就很好地表现了作者压抑不住的愤激之情。

问:本句说到魏阉时,用一“乱”字,称之为“大阉之乱”有何特殊意义?

明确:“乱”字之罪名,本来是魏阉加在“吴之民”头上的,(见前文)“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作者在此针锋相对,把“乱”的罪名还给阉党,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非常明确地表明了爱憎分明的立场,同时,也暗含着更深的意义。“大阉”不过是皇帝的一个家奴,有何力量能乱朝廷,“乱”天下。自然就隐含对皇帝宠信家奴的指责,更有对“缙绅”们助纣为虐的抨击,和后句“四海之大,有几人欤?”相照应。这种不怕树敌,把矛头指向朝廷,指向天下“缙绅”,揭露历史真相的做法,显示了张溥卓越的胆识(第二点隐含意义,教师要做好引导)。

问:“缙绅”如此,那么“匹夫”怎样呢?文章用“而”字一转。转而歌颂“五人”。读诗书明大义的缙绅依附阉党危害国家,“生于编伍之间”不闻诗书之训”的“匹夫”却作出了令人钦佩的举动。作者因而发出了“亦曷故哉”的疑问。这个疑问,作者作出了回答吗?如何理解他这一句?

明确:没有。他也不可能作出正确的回答。这是时代的局限。不过,他敢于承认这个事

实,也就显示了他非凡的见识,并且能以“缙绅”助纣为虐、祸国殃民来反衬“五义士”的壮举,显示人民在抗暴斗争中的力量的作用,仍然是值得称道的。

问:本段结句“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是一个双重否定句。换成“乃五人之力也”这个一般判断句,行吗?为什么?

明确:不行。双重否定句,进一步强调了五人义举的重要作用。“乃五人之力也”这样一个一般判断句,起不到这样的效果。用这样一个双重否定句,作为本段的结束,非常肯定地表明:“魏阉”的“不敢复有株治”,甚至“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直至“投缳道路”,都是由于“吴之民”的“发愤一击”和“五人之力”。这样,就更好地突出了以五人为首的市民暴动在打击“阉党”嚣张气焰,使之终归覆灭方面所起的作用,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教师小结)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正是由于人民的作用。粉碎了魏阉的“非常之谋”,改变了历史进程。张溥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看到了这一点,非常难得。通过这一点,我们也看到了作者本人的高洁情操。那么,作者又是如何论述这一“义举”的社会意义,并点明文章中心的呢?我们来学习一下第六自然段。请一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六段。

同学朗读第六段。

分析、提问:这位同学读得非常精彩,感情充沛,说明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得非常透彻。慷慨激昂,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最后一次演讲”中闻一多的影子。请同学们思索,本段首句“由是观之”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作用一,用“由是观之”领头,表明它与第五段不是机械的并列关系,而是由此及彼,层层深入。作用二,承上启下。“是”指代第五段所论述的事实,“之”指代第六段将要进行的对比和文章的中心。

问:作者用饱含讽刺的笔墨揭露了“今之高爵显位”的“辱人贱行”,并提出了“轻重固何如哉?”的问题。请问:这一问题有没有得出结论?“高爵显位”有哪些“辱人贱行”?

明确:这一问题虽然没有直接回答。但结论是不言而喻的,即苟且偷生,轻如鸿毛;仗义而死,重于泰山。这正是作者隐含在对比中的结论。

“辱人贱行”作者列举了三种:“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活脱脱勾画了他们的丑态。

问:文章接着又进行了一组对比,为“五人”假想了另一种死法,这样写有何目的?

明确:作者通过这一组对比,宣扬了五人死后的荣耀,更重要的是说明了“五人之死”在精神方面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四方之士”“过而拜且泣”“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正是表现对五人同情、仰慕乃至向他们学习的崇高感情,号召人们向“五人”学习,继续跟阉党余孽作斗争。这才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

问:文章的目的既已明确,为何还要加一句“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一句,它和全文的中心一致吗?

明确:本文中心是歌颂五人“激于义而死”的精神和群众斗争的巨大力量,批判甘心依附阉党的官僚士大夫的卑劣行径。全文由五人的死生意义推及各种人的死生意义。由五人的“有重于社稷”推及匹夫对国家应尽的责任。所以“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这句话,既扣住文章题目,说明作碑记的目的,也紧扣中心。写出全文的结论。它与全文的中心是一致的。

问:文章最后一段是补记,补记出资安葬五人的贤士大夫的姓名。它仅仅是补记一下姓名吗?

明确:不是。作用有二:一是照应前文,二是以示表彰。

三、比较阅读

五义士的义举令人敬佩,五义士的事迹千古流传。清代著名戏曲家李玉同他人合作,把五义士的抗暴行动编写成戏曲。把他们的形象搬上了舞台。清代诗人桑调元也为“五人墓”题诗。把他们比作春秋侠士要离、西汉时期的田横和五百壮士,极尽颂扬之情。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诗,并把它同本文作一对照:

投影或多媒体显示:

五人墓

桑调元

吴下无斯墓,要离①冢亦孤。

义声嘘侠烈。悲吊有屠沽②。

冗③朝廷党④,峥嵘⑤里巷夫⑥。

田横岛⑦中士,还敌五人死?

注:①要离:春秋时刺客,曾被吴公子光派往卫国行刺吴王僚之子庆忌,事成后伏剑自杀。墓在苏州。与五人墓毗邻。

②屠沽:屠夫和卖酒人,指普通市民。

③闽(tà)冗:即闻茸,卑微低贱的意思。

⑤朝廷党:指身居高爵显位的人。

④峥嵘:高尚,不平凡。

⑥里巷夫:指平民。

⑦田横岛:楚汉相争时,齐国旧贵族田横曾自立为王,汉朝建立,他与部属五百人逃往海岛,刘邦派人招降。他与二客同赴,因耻于臣汉,自杀于洛阳附近。二客葬田横后亦自杀以殉,岛中五百人闻讯全部自杀。

思考题:1.请把与诗中相对应的课文内容复述出来。

2.诗与课文都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作分析。

3.本诗主旨与课文是否一致?

参考答案:

1.颔联与课文中“四方之士”句相对应,颈联与课文第五段对比内容相照应。

2.诗与课文都用了对比手法,赞扬了五人虽出身卑微,却品格高尚,但诗中又使用了两处类比,用了侠士要离和田横等五百义士来衬托五人忠肝义胆。

3.本诗和课文的感情基调、主旨都相一致。既颂扬五人的高尚品格,也点明五义士的正义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意义。

四、师生共同背诵《木兰辞》,并引导同学结合本文就目前崇拜歌星的现象说说自己的看法

五、小结

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和叙议结合方法,热情讴歌了五人的义举,颂扬了他们的高尚品德,同时批判和揭露阉党的倒行逆施和缙绅们的“辱人贱行”。阐明为国家、为民族,坚持正义而死,虽死犹荣的道理。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在危急关头应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才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对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应当如何去做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希望同学们像文中的五义士那样“临难毋苟免”。

六、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题第五题。

2.以“偶像”为题,写一篇文章。

3.预习《登泰山记》。

●板书设计

五人墓碑记

死生之大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