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贵在一个新字》教学设计

《贵在一个新字》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生探讨阅读经典和求知问道的作用,探讨独立思考和创新的关系,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

2.学生学会质疑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习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3.学生在学习议论文不同的论证方法后,能够在作文中正确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事实论证、引言论证等手法。

[教学设想]

1.从筛选重要信息入手,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2.借助问题讨论把握作者的观点,重点探讨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和思考的方法,研讨质疑和创新的关系。

3.使用2课时(含“积累与应用”“学习与评价”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学习《贵在一个“新”字》,了解文章内容,理解作者观点;

2.掌握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准确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掌握一些论证

方法。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了解作者与背景

王梓坤既是科学家,也是教育家,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他对成才理论有很深的研究。本文选自他的《莺啼梦晓——科学方法与成才之路》。

本文用的是谈话风格,由导语和四个部分组成。文章开头说“历史上有些重大错误,就是这两种倾向相结合的产物”,这句话意味深长。历史上(特别是近现代史上),那种顶礼膜拜,人云亦云,惟命是从,不用自己的脑袋思考而酿成的社会惨祸一再发生,教训太深刻了。这也是作者想写这篇文章的动因之一。

二、浏览课文,理清作者思路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说这样的能力很重要,是本文要论述的核心问题。作者认为创新者必须具备的素质有:重视积累,批判与怀疑精神,注重方法,勇于实践。

2.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哪几层来论证的?

讨论,明确:文章就这四个方面逐一分析。第一部分以笛卡尔为例谈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后三个部分分别谈独立思考者的三个特点。

第一部分就笛卡尔的成功谈独立思考精神在学习研究中的作用。笛卡尔为什么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在于他通过独立思考,发现疑问无处不在,他对自己的现状也有批判意识,不满足自己的成就。他青年时代学习成绩优秀,可是他反而犹豫了,因为他发现“自己被许多疑难和错误困住”,而他之所以能发出这些疑问,和他的大量阅读、积累知识是有关系的。经过一度彷徨,他“大彻大悟”,得出了最有价值的发现,这就是“决不可过分地相信自己单单从例证和传统说法中所学得的东西”。笛卡尔的“四条思维原则”对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乃至对一切学习者都能有启迪。

第二部分谈读书积累的重要作用。王充博览群书,贯通百家,爱因斯坦对许多问题保持浓厚的兴趣,鲁迅主张跨学科读书。这些成功者的经历和主张,都揭示了一个普遍的规律:善于独立思考需要厚实的思想基础,没有积累就缺少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书读得越多,了解的问题就多,成功的机率就大。

第三部分谈“善问”,谈质疑。这一部分主要谈思考的方法,写得有针对性。作者痛感于社会上政治骗子和伪科学能不费气力地迷惑大批群众,提出遇事要有科学态度,要具备怀疑批判精神。引用陈献章和郑板桥的话,指出读书要学会发问。作者提供了读书思考的具体方法,这是成功者的经验。

第四部分强调实践,提出要注意刻苦钻研并注意思想方法。创新是否能取得成功,只有实践才是检验标准。作者指出,要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光靠刻苦钻研,还不足以成事,还需要正确的思想方法,一个好的思想方法能够提高学习和研究的效率。独立思考不是孤立的苦想,还要向一切可以学习的对象学习。不但要向群众学,向书本学,还要向大自然或社会请教,这就需要实践精神。自然科学是这样,社会科学也是这样。

三、组织探讨,启发学生注意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培养“独立思考”这种能力需要哪些条件?

2.为什么文章的题目是“贵在一个‘新’字”,而文章却并没有具体地谈“创新”?

3.他的论述对社会科学研究有用吗?能否找出一些实例?

4.为什么作者把独立思考的素质看得如此重要?

5.他介绍的方法对我们的学习有哪些启发?

学生探讨有可能发现以下基本结论:

1.落后的学习方法是因为有落后的教育观念。文章作者从正面阐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也从反面观察出“学而不思”的弊端。

2.关于如何培养独立思考素质,作者提出四个基本条件:要有怀疑精神,要重视积累,注重方法,勇于实践。四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

3.文章指出,许多实践活动的共同要求是“创新”,具体表现为发现新事物,建立新理论,发明新技术,写出新作品等等。没有怀疑精神,就不会有独立思考,没有独立思考,就不会有发现,也就不可能创新。要创新,就必须在思维上有突破,就要有对旧有的思想观念、习惯做法质疑和批判的精神,这就必须独立思考。作者不需要把笔墨花在论证“创新”如何重要上,因为在改革发展的时代,这几乎是众所周知的了。

4.文章主要就自然科学研究谈独立思考,实际上独立思考精神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更为重要。哥白尼和布鲁诺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虽然发现本属自然科学领域,但是都引起过宗教政治势力的镇压和攻击。中国古代稍稍有独立思考意识的读书人,都会被视为异端。汉代王充的《论衡》中有《问孔》、《刺孟》篇,不得读书人的喜欢,晋代嵇康因为一句“非汤武而薄周孔”而遇害,明代李贽因不赞成“以孔子是非为是非”而下狱。为什么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后来没有得到发展,由此可见一斑。从康梁的变法到五四运动,从“百家争鸣”到“两个凡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那样艰难,就在于具备独立思考素质的知识分子过少。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之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思想解放运动,才逐步倡导了独立思考。

5.独立思考的根本目的,就是尊重客观存在,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中国要发展,走改革开放之路,思想解放是关键。中国教育落后,主要在于灌输替代了独立思考。

6.无论在具体的学习还是研究,“不思想”终将一事无成,充其量只能得“死的知识”,只有独立思考才有可能获得教养,获得智慧。

小结:本文把“独立思考”作为话题是有针对性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真正知识分子的必备条件。如果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读书得再多,充其量也不过是“仓库型的学生(或学者)”,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甚至易于上当受骗。作者对“独立思考”的认识由“创新”而起,内容丰富,也比较全面。作者虽然是自然科学家,但是他的思考对一切学习者都有指导意义。文章揭示了获取教养的规律性的东西。如,在思考中质疑,“我思故我在”,但是又不可怀疑一切;有知识,才有比较;有比较,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创新;深刻的见解来自周密的思考;在实践中刻苦钻研是培养独立思考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探究问题的兴趣,也就没有了思考的过程,也就不可能培养思考的基本素质。

有博学的意识,强调积累,有所发现,是人类从读书求知摸索出来的基本规律。本专题有许多学习内容可以互相印证,如本文认为要多读书,而且可以读得杂一些,《劝学》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本文认为善问是一种素养,《师说》主张从师学习,等等。

本文谈独立思考问题,举重若轻,用最简明的论述方法,列举大量的实例并加以分析,引用权威论述对观点作进一步阐述。作为普及读物,旁征博引能增强文章的效果,但是如果只举事例没有必要的分析,不能提炼其思想内涵来证明观点,例子就只是个没作用的例子,而不是“例证”。作者是一位数学家,从他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熟悉程度看,正说明了他积累丰厚并善于思考,因此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四、结合课文“问题探讨”,进一步讨论。

1.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注意到“学”与“思”的关系,“学而不思”与“思而不学”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本文围绕独立思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出了哪些问题,又是怎样分析这些问题的?为什么作者把独立思考的素质看得如此重要?作者认为培养“独立思考”这种能力需要哪些条件?他介绍的方法对我们的学习有哪些启发?

讨论明确:本文首先提出了创新需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必须要有质疑能力,以笛卡尔为例,介绍了笛卡尔的思考方法。接着就独立思考的三个要素——重视积累知识,善于发现问题,刻苦钻研并注意思想方法,引用了许多实例和前人的论述,展开分析。作者从自然科学研究的角度展开分析,实则阐述了独立思考的基本规律。

文章两次提到“受骗上当”不是偶然的,但是提倡独立思考的目的不仅仅是防止“受骗上当”,而是为提高自身修养,培养创新能力。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就不会质疑,就不会有发现,也就很难有创新;同样,盲从轻信一定会导致落后和失败。所以必须要独立思考。

作者阐述的“三个特点”就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三个条件。

他介绍的学习方法主要在思考层面上。在我们的学习中,通过独立思考培养辨析能力,学会质疑思考,学会选择、批判,进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2.文章中有许多事例和分析,论述明白晓畅,平易可亲。请想一想,如果只举事例不作分析,说理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讨论明确:本文列举事例并作适当分析,以支持自己观点;如果只罗列事例而不作分析,只说事实不讲道理,论说就停留在感性的层面,就不能形成论证。

五、课后讨论:

随着探讨的深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中国文化教育的大背景。结合这个大背景,本专题的探讨可能会有深度和广度。如,中国古代注意到“学”和“思”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但是究竟有没有“不唯上,不唯尊,只唯实”的独立思考?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否提倡独立思考?为什么中国社会近五百年在人文科学方面没有对人类作出有价值的贡献?为什么没出现世界级的伟大科学家?中国经济发展滞后和教育有没有关系?中国人的教育观念存在什么问题?中国高等教育中,文科理科所占比例为什么和发达国家相反?为什么世界上只有中国有一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探讨的大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学生会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会积极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完成本专题“积累与应用”1-2,检查背诵。

2.单元小结。完成《学习与评价》本单元练习。

[学习步骤]

一、检查背诵(“积累与应用”1)。

1.学生之间相互背诵、检查。

2.默写并翻译部分句子。

二、学生互查并补充词语积累本。

三、结合“写作实践”题的讨论,小结本专题的学习。

“写作实践”参考提示

1.提示:在写作之前,可以彼此交谈读书的故事,互相启发,如:你喜爱在什么情况下读书?你在什么时间读书效率最高?你读不同的书有哪些不同的感受?你在寻找选择书籍时有没有曲折有趣的经历?你通过读书结识了哪些朋友?……

2.学习本专题,在学习观念上可能会有转变。传统的“刻苦学习”、“勤学苦练”、“苦读”和“学海无涯苦作舟”等等,有意无意间,都把读书当作了苦事。本题意在启发学生注意表面的“苦”和“快乐”“幸福”的实质,透过表象去探求更有价值的内涵,认识到读书也是一种快乐,是精神的享受;读书需要下功夫,但是下功夫未必是一种苦。本题除了可以从愉快地学习角度切入,也可以从“智慧的学习”角度切入。

3.韩愈字退之,岳飞字鹏举,朱自清字佩弦,钱钟书字默存……人们取字号是为了表现自我期待和精神追求,这是中国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你想给自己起一个字号吗?翻检词典选几个你喜欢的词,推敲含义,选定最能表现个性和精神追求的字词,叙述选择的过程和原因。

中国人的字号一般要名字有关,考虑到一些同学的名字可能缺乏内涵,因此作文时可以重新做出选择,在选择时可以考虑与名字,也可以自由地选择。叙述选择过程,要注意文章的起伏,不要“一步到位”。可以参看《向青春举杯》中《我的五样》的写法,

1.第一部分学习材料重点谈经典的力量,出发点是一个“读”字。

读书学习,“读什么?”是个基本问题。作者认为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主要的途径。为获得教养,先要了解学习的作用,明白学习的要求。文章开宗明义,建议人们多读书,读经典著作,强调从“世界文学”中汲取营养。

这个问题可以引发我们探讨:经典作品的作用为什么不同一般?为什么前辈学人总是提醒我们读经典作品?每个时代都有不计其数的文学作品,为什么很多东西被淘汰,无法流传?有些文学作品轰动一时,为什么才过了十来年就没有人再提及?为什么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文学史?为什么每个民族尊奉的作家往往也是世界的?中国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和鲁迅,俄罗斯的普希金、托尔斯泰,法国的司汤达、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等,他们的作品,不但在本国流传,也产生了世界的影响,滋养了无数的人。为什么经典作品能陶冶人的情操?

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从获得教养的目的出发,必须阅读杰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所读的书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对他的人文素养构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能决定他一生的审美追求。所以,人应当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注意打好精神的“底子”,

确立一生阅读的方向。作者在这里特别谈到阅读的效率问题。他指出,有的人一生只读过十来本书,却成为真正的读书人,这是因为他们有追求,会选择,是“用心在读”;而有的人“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深入理解思想家和作家的杰作,能激发学习者产生鲜活的有价值的思想。本专题的第二部分学习材料也能印证黑塞的这个论断。

思想家和作家的著作,“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原因是什么呢?学会读书,懂得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发现经典作品的独特魅力。而人的经验不断增长,阅读不断地深入,就能不断地能从名著中有所发现,这就是所谓的“常读常新”。

探讨这个问题,可以请同学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来谈。许多同学在高小到初中阶段读过中国古代名著,可是到了高中以后,他对这些名著会有新的认识和评价。教学时可举中国古典名著的阅读为例。如《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少年读此书,可能仅仅为其中的情节人物所打动,而有了一定的修养和阅历后,重读此书,可能就会从历史变迁、政治谋略、外交智慧等方面去解读了。其他如《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等,高中时代重读,体会和少年时代已经大不一样,而人生每个时期都能从中汲取营养,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黑塞认为“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这句话阐述的是阅读的态度。阅读杰作,特别是读那些有久远影响、有世界声誉的杰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之感,如果没有一种敬重之心,是难以体会到杰作的伟大的。

黑塞阐明了一个认识,即问题不仅在于多读,更在于“爱的阅读”、“敬重知识”和“心的教养”,——因为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教养,只有“用心”,阅读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在具体的阅读方法上,作者主张“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2.第二部分内容的核心是论求学之道,议论的出发点可以用一个“学”字概括。

两篇文章都是中国传统的典范文章,历久不衰,正可以说明“经典的力量”所阐述的内容。《劝学》讲的是学习的基本道理,从修身立德的角度出发,更多的谈的是个人的学习;而《师说》讲的是从师而学,涉及到个人与外部的联系。对青少年而言,这是获得教养的主要的两种途径。指导阅读可以逐段阅读,理清基本意思,不必要求学生对文本作过细的研习,重要的是弄清几个问题的关系,围绕“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个中心,对学习内容作整体探讨。

比较可行的方法是让学生发现两篇文章的内在关系,引导他们注意文本中的语句,从中找出古人对学习规律性的认识。

《劝学》讲学习的基本道理,荀子认为“学不可以已”,要“积善成德”,这是中国古代关于获取教养的重要思想。

荀子认为学习要注重“积累”,《师说》也强调积累,被韩愈称赞的李蟠,正是在“六艺经传皆习之”的基础上求师而问的。

韩愈认为人非生而知之,必须学习,荀子的论述中有没有类似的思想?

荀子注意到学习者的“善假于物”,韩愈则强调一定要从师而学,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学习。

两文都谈到学习的重要,那么正确的学习目的究竟是什么?

《劝学》认为学习的本质其实是“改变自己”;“学不可以已”,永远不停止,也即常言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师说》中认为学习是为了闻道解惑。——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作为现代人,黑塞论述得更全面,他认为读书学习是获取教养的途径,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并非是为了提高某种能力或本领(因为那样的学习过于功利),而在于寻找生活的意义,也就是说,学习者需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没有追求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只能满足一般的生存需求。

这两篇文章都是古代作品,为什么至今还能有生命力

《劝学》是两千多年前的著述,至今读起来,仍然觉得很有道理。虽然时代变了,学习的条件和环境都大大地变了,可是我们可以看出,荀子论述的基本规律,对今天的学习仍然有指导意义。而正因为它已经为两千多年的实践所验证,所以更具有权威性。《师说》是一千多年前的“时文”,作者是针对社会上不肯从师而学的坏风气展开论述的,可是文章也流传千年,因为作者揭示的是读书人的通病(或者说是人性的弱点),所以至今仍然能从中感受强烈的针对性。韩愈的文章是写给李蟠的,他写作本文时并没有想到文章会流传后世;而我们在阅读时不得不联想到当今的社会风气,从中能发现颠扑不破的基本真理,这也说明了经典的力量。《师说》在结尾处称赞李蟠,一是嘉许李蟠“好读书”,其实称赞的是他“六艺经传皆习之”,从中也可以看出韩愈也是主张读经典的;二是嘉许李蟠的“不拘于时”,“时”指的是不肯从师而学的坏风气,李蟠从师而学,所以学业精进,有所成就。从今天人们发表意见和评论的动因看,两文的作者也有可能都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而发议论的。

在这一部分,探讨时还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如何认识学习的阶段性?“童子之师”与“读经之师”真的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吗?

从终生学习的目标看,我们目前的“学业”起的是什么作用?

如何提出进一步的学习目标?

青出于蓝而青于蓝,从师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超越。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3.专题的第三部分谈“思”,重点是独立思考和创新问题。相对于前两个部分而言,从“获取教养”这个意义上说,“独立思考”是更为重要的能力。

这一部分的学习围绕《贵在一个“新”字》展开探讨。该文重点谈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及如何通过独立思考实现创新。作者是著名数学家、资深教授,担任过大学校长,不但在数学研究上卓有成就,研究成才理论也有独到的发现。作为介绍学习方法的普及读物,本文通俗易懂。但是相对于“读”和“学”,独立思考的内涵更为丰富,论述问题既有深度也有广度。

四、完成《学习与评价》本单元练习。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