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教文言文,尽管也有创新,但每篇课文最终还是围绕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学习始终难以产生兴趣,一方面是因为太难,字词意义的变化太复杂,总希望老师讲,另一方面是因为整天听老师讲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句式、翻译……讲白了又没有多大意思,老一个模式,真难熬。现在的文言文教学一般都少不了疏通文段。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教师在尽“解惑”的职责,其实它是造成现今文言文教学模式僵化的根源。由于学生文言文阅读面狭窄,课外基本上很少有人阅读文言文,接触到的文言材料很有限,所以难以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于是学生对教师产生很强的依赖心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读懂原文,教师只好串讲、直译。串讲、直译又直接养就了学生的惰性心理——不是积极探索主动解难,而是消极等待被动接受,自然又很难形成阅读能力,如此恶性循环。
从第四册第五单元开始,我想打破以往面面俱到的教法,从某个角度入手进行教学,算是尝试。
1、从语言入手教《陈情表》2、从指导背诵入手教《赤壁赋》3、从自读自译入手教《祭十二郎文》……
? 前面好几个单元我们学了缠绵悱恻的爱情,似乎也有些甜腻了,今天我们来感受一下浓浓的亲情。幻灯:
A、有人言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苏轼语)”
B、《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 人”。
一、过渡设问:请轻声朗读课文,你认为哪些语句体现悲恻动人,让你感动,请找出.
1、学生朗读,并要求朗读的感情基调要准确到位。同时解决个别难读字的发音。
(凄苦,悲凉;感激,恳切)
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比较设问(追问):不说“父死”,而说“慈父见背”,不说“母亲改嫁”,而说“舅夺母志”;比较一下2者语言,有何差别,为何如此运用?
明确: 婉词的运用,忌讳,面对的是晋武帝这个特殊人物,所写的又是他最敏感的问题。不说“母亲改嫁”,而说“舅夺母志”;主要是封建社会妇女改嫁是耻辱,出于对母亲的理解宽慰。
B 、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问:可从句式特点着手进行问题设计。
引导:对偶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 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
C、“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问:可从修辞着手进行问题设计。
引导: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
我感觉,如果从“句式特点、修辞着手”进行问题设计,同时进行语句对比,应该能把语言讲透,可以避免以往那种教学时蜻蜓点水面面俱到,学生最终一点也没有学到的弊端。
二、背诵以上名句,借助对偶等修辞句式特点
三、亲情的力量是伟大的,可以感化或战胜困难,所谓“动之以情”,但还需“晓之以理”,作者又举了哪些道理?
1、忠孝不能两全
2、报刘之日短,尽陛下之日长。
中国古代散文意蕴深厚,笔法精巧,阅读鉴赏的方法可多种多样,但熟读和背诵是绝对不能忽视的。《陈情表》是写给皇帝的奏章。文中详尽而委婉地叙述了作者和祖母刘氏相依为命的处境,申述暂时不能应召赴任的衷情,证据恳切,表情达意淋漓尽致,历来为人称道。学习这篇文章应该让学生在熟读背诵中体会所陈的“情”,同时,积累一些文言词语。本课教学也就以此为目标。按照文言文教学思路,课前要进行预习指导,也就是课前要求能够结合课后注释理解字词,课下再以作业的形式练习巩固,课内主要是完成对整篇课文的理解和背诵。教学方法以诵读为主,以学生活动为主,力争在两节课内把课文背掉,第一课要背掉课文前二段。目标明确了,我便注意抓以下四个环节:⑴示范朗读,以此调动学生诵读情绪,让学生体会课文蕴含的情,整体感知课文。⑵朗读指导,让学生集体和个人诵读相结合,帮助学生纠正有些读音、停顿等不当之处。⑶分析背诵。就作者写作思路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课文,并适当加以品析,让学生背诵时有一个清晰的线索。这个环节很重要,问题的提出是关键,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又要能让学生理清文章层次,以利于背诵。如第一段可提出:该段哪一句是总提?作者遭受了哪些“闵凶”?作者的成长能离开他的祖母吗?这些问题既不难回答,同时也让学生理解了课文,理清了思路,再反复朗读,反复背诵。第二段诵读时,可首先提出:一心想侍奉祖母尽其孝道的李密有没有偏要让他离开祖母的事呢?学生很自然地找到“察孝廉”、“举秀才”、“拜郎中”、“除洗马”等。总之,这些问题的提出,层次的疏理,都是为了更有利于理解课文、背诵课文。⑷背诵形式多样化,如集体背、个人背、师生齐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