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本命年的回想》教案14

《本命年的回想》教案14

学习目标

能概括文中过大年的习俗,抓住关键词语品味并说说过年习俗画面中的情趣,写一个有情趣的过年习俗片段。

(课前板书好课题 作者             黑板右下方画两条横线供学生听写汉字)

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本命年的回想》,对于作者,你了解哪些情况呢?

投影出示助读材料——认识一个作家

刘绍棠(1936—1997),现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贴近农村乡土生活,语言通俗流畅,富有情趣。被誉为“京郊风俗画家”。

要求学生齐读材料,并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

板书 :刘绍棠  情趣   风俗画家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品味刘绍棠给我们描绘的富有地方特色,充满情趣的风俗画。

品味之前老师想先看看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我们进行一次汉字听写比赛。

请三位同学上黑板听写。

1、去掉穗的高粱杆。秫秸   

2、全家的同义词   阖家  写拼音 

3、看到美好的情景而心情愉快,写一个成语(赏心悦目)

先看正确与否,再看书写是否规范。 

整体把握——概括几件事情

师:京郊过年的活动丰富多彩,作者写了哪些富有情趣的事情呢?请你概括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1、炒花生——炒年货  (避免缺漏,不够概括)

   2、买绒花——挑绒花  (选用更符合文意的词语)

(要求学生快速笔记概括事情的注意事项。)

(读情趣)

师:光知道作者写了哪些活动还不够,我们还得深入作者描绘的画面,仔细品味其中的情趣。

老师很喜欢炒年货这个画面,我们一起来品读一下。     

请一个学生朗读片段,教师点拨指导,范读。

“奶奶炒年货”是个细节描写,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表达了老人美好的愿望,虔诚的祷告中又透着些许幽默,要读得细致,俏皮,可以稍有停顿,“念念有词”要重读,读出老人的愿望,“玉米粒儿”,儿化音节有浓厚的北方特色,要读得轻悄。象声词“毕剥毕剥”要读出原味。 “团团围坐,大吃大嚼”要重读,读出一家人团聚一堂的无拘无束和开心快乐。

情趣体现在这些词语上:

家家  一锅又一锅  一捆捆   念念有词  毕剥毕剥 

小结:关注动词、叠词、拟声词的使用。    

学生自由朗读,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画面,小组交流。

要求:抓住最能体现情趣的关键词语,读出情趣,并说说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

(说情趣)

抓几个关键词语引起画面中的情趣:   舍不得吃——吃起来没个够       

开刀问斩   

送灶王爷

吃制钱饺子

各家拜年

要求学生在发言时①结合语句的朗读,尽量读出情感,读出过年的浓烈氛围来。

②抓住关键词语展开。

(写情趣)

读了情趣,说了情趣,下来我们也来描写画面,体现出一些情趣来。

请从下面两个写作要求中选择一个,写60字左右的片段。

1、  本文中哪个词引起了你的兴趣,把它扩展开来写一个画面。例如:开刀问斩、叮嘱等。

2、  写一个有情趣的过年习俗的画面。                             

出示写作示例:

正月十五闹红火的队伍中,最逗乐的就是秧歌队里的媒婆了。只见她面膛上白粉抹底,脸颊处两朵红云,嘴角或腮下一二黑痣,左手捏块绸手帕,右手握根旱烟袋,脚后跟着地碎步趋前,表情怪异,让人禁不住开怀大笑。

结束语: 活动画面要想写出情趣来,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办到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生活中细心观察,用心感悟,精心积累。

作业设计  必做:进一步修改完善课上所写的过年的片段。

选做:制做太原过年习俗的积累卡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对于刚升入初中一个月的七年级学生来说,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预习习惯,所以有了课堂开始时的检测;要关注学生准确规范书写汉字和拼音的习惯,所以设计在学案及黑板上出示田字格、拼音格;要关注学生朗读的习惯,所以要求他们在朗读时挺直腰板,拿起书来:要关注学生仔细倾听的习惯,所以在课堂上引导他们不急于完成手头未及时完成的任务,在同学发言时学会专注地听,认真地记。

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自我感觉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的,但为什么在核心环节——说情趣上学生的思维没有打开呢?我想问题可能出在这几个地方:第一,学生对文本研读的不够,没有真正走进文本,只是隔岸观火,蜻蜓点水。第二,教师与学生以“炒年货”为例共同品味时,学生主动研读思考的不到位,教师包办带动的成分大。示例的启示效果没有体现出来,应该先让学生读片段,寻找情趣体现最充分的关键词语,并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第三,学生活动前应该把活动的具体要求重锤敲响,让每一个学生心里有数。

我们不能把学生发言不积极,表现平淡沉闷的原因归咎于学生身上,即使是公开课,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敢于大胆调整教学环节,从实际出发,让更多的学生扎实有效的学,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民俗文化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怎样能上的不仅有年味儿,更有语文味儿呢?不靠欢快热闹的歌曲、色彩缤纷的图片营造氛围,而是扎扎实实地做一些语文味儿更浓的事情:圈点批注、读写结合,品词品句、咬文嚼字。这节课做了一些尝试,但做的还不够彻底。

课堂教学一定要基于学情,一定要深入文本。学生在阅读时主动探究得到的收获印象更深,也更有可能在写作中被运用起来。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