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识字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识字

下册是上册教材的继续与延伸,因此无论是编写体例,还是教学要求必然会有许多承袭原有做法的地方,也必然会有许多似曾相识之处,但是,这里的“承袭”和“似曾相识”决不是原封不动的重复,而是“同”基础上的“变异”,是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和发展。

从编写体例上看,一年级下册的识字部分在呈现方式上有了一些新的变化。除保留了上册已经出现过的词串识字和随课文识字之外,还编进了“看字形演变识字”、“转盘识字”、“韵语识字”。从编写意图上看,这一册更加侧重于对汉字规律的展示。具体地说,这册教材的识字部分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类是以“词串识字”、“看字形演变识字”、“转盘识字”和“韵语识字”为呈现方式的相对集中的识字;另一类就是面广量大的随课文识字。之所以将这两种不同的识字方式穿插编排,主要是出于两点考虑:第一是要采用相对集中的策略,显现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的构想,并通过这部分的教学让学生尽快掌握一批常见字和常用的词语;第二是要搞好由识字到识词,再到阅读和写话、作文的平稳过渡。大家知道,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必要前提,真正意义上的识字,即杨树达先生所说的“辨形之事”和“求义之事”(见《微居小学述林.彝器和文字》),最终要在阅读与写作实践活动中体现价值。因此,识字教学质量的高低绝不单纯取决于识字量的大小,而是要看能否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在保证一定识字量的前提下,把已经获得的识字成果应用于阅读和写作。苏教版“课程标准”本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标准本”)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采取了以上的编写策略,来实现“集中”与“分散”的优势互补。

“标准本”第一年级下册集中识字的课文又可分为四种类型:一种是在一年级上册中已经出现过的词串识字,如“识字1”、“识字2”、“识字5”和“识字6”;第二种是以介绍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为基本内容的看字形演变识字,如“识字3”;第三种是“转转盘识字”,如“识字4”和“识字8”;第四种是以歌谣形式编写的识字课文,如“识字7”。以上四种形式,除词串识字外,其余部分则是要通过不同的形式去揭示汉字的造字、结构、表意基本规律。比如“识字3”展示就是“舟、竹、石、泉、川、燕”这几个字演变的过程。左起第一列是描绘舟、竹、石、泉、川、燕的图画;第二列是经过抽象和线条化的象形文字,而第三列则是如今通用的楷体字。这样一幅由图画到文字的演化过程图,形象地告诉我们:汉字实际上是在与客观事物象形的基础上,按照相似原理逐渐演化出来的符号系统。再如“识字4”,则是以“转转盘”的形式来揭示形声字的基本结构和表意的基本规律。在转盘中,声旁“也”是固定的。但随着“转盘”的转动,形旁“三点水”、“马字旁”、“提土旁”、“单人旁”便分别与声旁“也”组成四个不同的形声字──驰、地、他、池。这样一种极富童趣而又极富智慧的“拼字游戏”,不但能让孩子们轻而易举地掌握一批具有一定规律的汉字,而且也形象地告诉孩子们: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的,声旁表音(当然,随着语音的不断变迁,如今的“也”字标声功能已经不是那么明显了),形旁表示字义的类属。特别是随后出现的那一则歌谣,既能让学生把刚刚学会的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巩固,又能以一种通俗易懂的形式揭示形声字表意的基本规律。如歌谣中“有马能行千里,有土能种庄稼”,实际是说:“驰”就是马行千里的意思;而“地”就是指能种庄稼的土地。

      基于以上分析,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识字形式,我们在教法上也必然要有所区别、有所侧重。

“随课文识字”依然是本册教材中识字部分的“重头戏”。因此,我们理所当然地要继承第一册在教随文识字过程中所取得的行之有效的做法。但继承并不是照搬,而要在自学成份方面有所侧重。建议大家关注以下三点:

第一,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包括学生已经认识了的汉字和已经掌握的汉语拼音),努力提高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不可搞“一切从零开始”、“白手起家”式的低效操作,而是要坚持“先自学而后教”、“专教那些学生不会和相对薄弱”的原则,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

第二,教学中,要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我们说:一个字(词)的意思(包括多音字的读法)往往是随着语言环境的确定而最终得到确认的。因此,不将一个字(词)置人具体的语言环境去辨析,就无法准确地把握它的意思和用法,也不可能使之成为用于书面交际的重要工具。正如鲁迅先生在《论新文字》中说的那样:“虽是方块字,倘若单取一两个字,也往往难以确切地定出它的意义来。”所以,我们对字义和用法的领悟要充分考虑具体的语言环境。对绝大多数字(词)义的领悟,一定要结合上下文进行,通常情况下要只求“意会”,而不求“确解”。不搞“定义”地转告和强行的机械记忆。

第三,正确处理“识字”、“读书”、“写字”三者的关系,继续坚持“寓识于读”、“以识促读”、“识写结合”的做法。所谓“寓识于读”,也就是要把识字寓于诵读课文的过程中,借助课文注有汉语拼音的优势,力求在读书过程中认识生字,不摘脱离课文的、孤立的识字;所谓“以识促读”,则要求我们把认识生字与正确、连贯地诵读课文紧密结合,用识字去促进课文的诵读;“识写结合”的意思是说,要把识字与写字紧密结合,识什么就练写什么,以识字促进写字,以写字巩固识字的成果。

对苏教版“标准本”一年级下册出现的相对集中识字的教学,我们要特别重视以下几点:

第一,要特别重视每篇课文各个组成部分的整合。比如,对词串识字的教学,我们不但要注意把一个个词儿连成串,而且要通过诵读将“串”与“串”整合到一起。这也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注意每一个词语和具体事物联系,而且要特别关注“串”与“串”之间的关联,最后达到对整个词串的整合,让学生在整合的过程中对词串的内部结构、关系有所领悟。另外,我们还要非常注意对小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求他们一边诵读,一边去想与这个词语相对应的事物图像,把表面上孤立的图像整合为一体,在他们的头脑中建构、存贮起日后解决问题时能迅速激活、选择、匹配、重组的模块。

      再如,对介绍汉字起源的识字课文,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字、词、文之间的联系,把观察每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和结果,与随后出现的词语以及歌谣联系起来,把看图到识字、识词,到歌谣连为一体。具体地说,就是要以识字为切人口,以识词为中介,最后再以诵读歌谣来巩固、加深识字、识词的成果。既注意字词的表象联系,又注意每一个词语与歌谣语句的内在联系。比如在教“识字3”时,我们就可先让学生看看那一幅汉字演变表,认识“舟、竹、石、泉、川、燕”这六个字,并认读与之的六个词,然后再通过对下面的那首歌谣的诵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一步辨认前面已经学过的字和词,以达到巩固认读成果和深化理解的目的。

第二,要注意借鉴随课文识字的做法,尽量让识字、写字、读课本中出现的歌谣同步推进,“以识促读”、“以读和写巩固、深化识字的成果”。比如对韵文识字──“识字7”的教学,我们就可以采取以下的步骤。第一步:从观察书上的插图人手,比较“人”、“从”、“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在借助汉语拼音认读“工人”、“跟从”和“群众”的基础上,初步领悟这三个字的意思。第二步:通过对歌谣的诵读,想一想,如何记住这三个字?如何理解“众”字的意思?第三步:仿照上面的方法和步骤,学习这篇课文的下半部分。第四步:观察课后的生字表,领略这些宇的形体美;再通过第87页的笔顺展示表记住本课生字的书写笔顺;最后通过有指导的描红、仿影和临贴练习,掌握本课生字的书写方法和技能。

关于本册的写字教学,要继续坚持用好每篇课文后面专门设计的“描红”字贴,以及印制在“练习”中的展示偏旁部首和生字笔顺的图表,并通过描红、仿影和临贴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如何写好字的本领,并在“读贴”、“描红”、“仿影”以及“临贴”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总之,写字教学一定要坚持既动眼用心,又动手操作。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