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案例】教学《鹬蚌相争》

【案例】教学《鹬蚌相争》

【案例】教学《鹬蚌相争》

在教学《鹬蚌相争》时,有学生提出“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面对这些课堂教学的“生成”,我们一般有几个经典的对策:1、“大家就这个问题小组讨论讨论。”2、“同学们一起动动脑子来改改教材,再动手给编辑叔叔写封信,如何?”3、“同学们说的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上网或去图书馆查资料”,“请教自然老师去”,“设法弄只蚌来自己观察”……

【评析】

这堂课上,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跑了题”,教师从教学层面意识到这是一个生成性资源,并借此上出了“无法预约的精彩”。只可惜,对于寓言本身,我们却没有真正地作进一步的认识,后面的改写与写信,固然使教学活动“出彩”,同时却牺牲了寓言本身的精彩——也就是说,师生从寓言中抽身而出,转而去追寻寓言以外的东西了。毫不客气地说,在这里,“生成”仅仅是“预设”的反义词,“精彩”也是一场“闹剧”罢了。

儿童文学类课文中的“不合生活常理的错误”需要从文学作品内部结构本身来思考,否则,《灰姑娘》、《小王子》等不朽的经典必将遭受灭顶之灾了。我们需要超越“错误”本身,从整个作品的意义层面来对待错误。

《鹬蚌相争》出自《战国策》,是“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时虚构的一个故事。我们的阅读教学必须让自己和学生借助于个人最原始的经验去理解寓言的意义。必须从自己个人的体验出发,用已经储备的生活经验与理解能力,帮助我们再次创造性地领会这个寓言的意义。所以,“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的问题,其实并未涉及对寓意的真正理解。这是一个理解之外的“伪问题”。当然,如果我们借此来理解寓言、童话的一些特点,明白虚构中的错误并不妨碍对意义的创造性理解,它也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

但照案例中那样借题发挥,那就走上了一条远离“理解文本意义”的道路。当然,站在语文教学层面而言,这一做法还是可取的。从长远的教学目标来讲,写信、交流观点都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但不能因此就认为,这是一堂精彩的寓言教学课,因为它没有对寓言进行阐释。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