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预案
教学目标:
1、 能有感情地把课文朗读好。
2、 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晴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3、 抓住描写陶行知先生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特点。
拓展内容:
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蜻蜓的习性、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课堂资源:
关于蜻蜓的图文资料,教学课件。
课前准备:带领学生上网搜索一些有益动物的资料,并制作动物名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回顾
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生齐有感情地读题)
[激趣:喜欢蜻蜓吗?读出你的喜欢]
2、 通过学习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板书:捉)
二、 揭示结果
过渡:我们知道那只不幸被捉的蜻蜓最终是幸运地又被放了,课文哪儿告诉我们?(板书:放)
1、 指名读文
2、 出示课文最后一句,学生齐读
三、 再读全文,了解蜻蜓的习性特点,体会人物的情感。
过渡: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之后,你会自觉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吗?为什么?
请大家再细细读文,边读边划出应该放飞的原因的句子?
(同桌交流)
1、 学生自主学习,在读文中进行了解研究蜻蜓的习性特点,认识它是益虫,我们应该去保护它们。
(师应认真巡视,了解自学情况)
2、 大组讨论交流,分三块进行,可随学生的发言随机展开,以一点带动一块的学习。
交流:你同意把蜻蜓放掉吗? 为什么你也同意放飞蜻蜓?
(一) 蜻蜓吃什么?
出示2—6小节:为什么说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
(二) 尾巴有什么作用?
出示7----10小节的前部分句子。
(三) 眼睛的结构
出示句子,指名读,出示复眼的结构图。
朗读指导,在充分读地基础上体会人物的形象,让学生认识到陶行知这个人物的谆谆教导,以及对孩子们的尊重、关爱等。
3、 指导小结:
通过陶行知的和小朋友的对话,你对蜻蜓有了哪些了解?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孩子,此时你会怎样?你们说这只蜻蜓我们应不应该放?
4、 再读第11小节,深化对课文的认识,
自由读文,你读懂了些什么?
指名说,相机指导朗读,同时注意学生之间的评价。(你听了他的读,有什么想说的?)如:商量的口吻(教师范读理解)、急切的语气、想象蜻蜓的高兴。特别是对“孩子们入神地听着”这一句的想象与理解。
四、 课堂拓展
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写蜻蜓的两首诗
(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四人小组交流准备的有益动物名片,说说你听懂了什么?
大家交流。
五、师总结:动物都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去保护它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