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棋》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课前谈话:
师:咱们班哪位小朋友唱歌最好听呀?
许多学生生手指一女生,师请她唱了一首《送别》,歌声悠扬动听。
师(第一个鼓掌,赞许地看着她走过去拍拍她的肩膀):唱得真动听,你将来可以当歌唱家!谢谢你!
师:和小朋友们学了一节课,对孙老师印象怎么样啊?
生:孙老师上课很有意思。
师:谢谢你的鼓励!
生:孙老师写字非常漂亮。
师:谢谢!孙老师的字还不够漂亮,还得再练。
生:我们说错了,孙老师还表扬呢!
师:你害怕说错吗?(生:不害怕!)对了!这节课,你们说错了,孙老师还表扬。
生:孙老师上课喜欢竖起大拇指。
师(向该生竖起大拇指):你观察很仔细,向你竖大拇指!
师:我也说说对小朋友们的印象吧。大家发言特别踊跃,表现得非常聪明。希望大家这节课也能踊跃发言,好吗?
生:好!
师:以前咱们上课大都在教室里,现在咱们在这个陌生的大厅里,还有那么多的老师在后面听课,感到紧张吗?
生:不紧张。
师:声音不够响亮,看来还是有点紧张,大家回过头来看一看听课的老师。(学生转身看后面的老师,感到很新鲜,有学生笑了出来)想笑就笑一笑吧。(不少学生笑了起来。)
师:还紧张了吗?
生:不紧张!
师:这次声音比刚才响亮多了。可以上课了吗?
生:可以了。
师生问好。
[评析]:许多特级教师都有课前与学生谈话的习惯,有人认为这是“作秀”。我不这么看,面对一群陌生的孩子,怎样才能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和教者亲近,从而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课前与学生谈话是必不可少的。轻松幽默的闲聊,能迅速活跃课堂气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齐读课题,复习旧课。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学棋》这一课,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课题。
生:学棋。
师:谁能说说,课文里讲的是谁跟谁学下什么棋呀?
生:课文里讲的是两个学生和秋学习下围棋。
二、 引导质疑,导入新授。
师:那为什么要跟“秋”学棋呢?谁能用课文里的话告诉大家?
生:读第一小节。
(打出幻灯第一小节。)
师: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这一小节,看能不能把秋的名气读得更大一些?
一生读得不太有感情,再指名读,读得很有感情。
师:刚才“秋”仅仅是在丁伙镇有名,现在秋的名气到了江都市了,谁能读得让
全省的人都知道秋的名气。
再指名读,非常有感情。
师:现在“秋”的名气真的到了省里了。咱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
师:这下,全国的人都知道“秋”是一位下棋能手了!
[评析]:指导朗读要力求巧妙,“谁能将秋的名气读得更大一些”比“谁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更有启发性。
师:都说“名师出高徒”,后来秋的这两个学生是不是都成了出色的棋手呢?
生:不是。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读最后一小节。
打出最后一小节幻灯。
师: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一读这一节。
生自由读。
师:小朋友们读了这一段,有问题要问吗?
生:为什么跟同一个老师学习,一个学生成了出色的棋手,而另一个学生的棋
艺一直没有多大长进呢?
(师板书:“?”)
[评析]:启发学生质疑出一个统领全课的大问题,比老师提出这个问题更有价值,而且使得整节课的教学过程形散神不散。
三、读演结合,研读课文。
师:小朋友们很会动脑筋,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的第二小节里,请小朋友们好好地读一读第二小结,读好了,答案自然就有啦!
生:自由读第二小节。
师:读得怎么样了?问题的答案找到了吗?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
生:因为一个学生专心致志地学习下棋,而另一个学生上课总是走神儿。
师:说得真好!(擦去“?”)看来大家是读懂了,咱们学习课文,光读懂课文还不行,还得读好了,有信心读好吗?(生:有!)好!谁先读一读第一个学生学棋的情景。读哪里知道吗?
(指名读第二小节第一部分。师板书:专心致志。)
师:这个词的意思懂吗?谁能看着图说说这个词的意思。
(出示幻灯插图1)
生结合挂图说意思。
师:谁能用课文里的话告诉大家“专心致志”这个词的意思。
生读课文中语句。
(出示幻灯第二段第一部分。打出“专心致志”四点。)
师:不知道小朋友们发现没有,这个学生的专心致志主要体现在三个动作上,能找到是哪三个动作吗?
生:是“听”、“看”、“问”。
(幻灯给三个字加点)
师:对了!下面请小朋友们试一试,看看怎么读才能把这段读好,读到什么效果呢?要让别人一听就能知道你已经懂得“专心致志”这个词了,明白吗?
学生练读,指名读。
师:看来大家都明白“专心致志”的意思了,老师现在看一看,哪位同学上课最专心致志。其实,“专心致志”不仅要耳朵听、眼睛看、嘴问,最重要的还是要动脑子思考。
[评析]:这也是一处巧妙的朗读指导,不说“读得有感情”,而说“读到别人一听就明白你懂得专心致志这个词的意思了”,这样的指导因为富有启迪性而高效。
师:那另一个学生是怎么学棋的呢?谁来读一读这段话?
(出示幻灯片第二个学生学棋的部分。)
指名读。
师:如果说前一个学生学棋的态度可以用“专心致志”来形容,那这个学生学棋的态度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呢?
生:“走了神儿”。(板书:走了神儿)
师:谁能看着图说一说什么叫“走了神儿”?
(幻灯出示插图)
生结合图说意思。
师:书上描写这个学生“走了神儿”的这段非常精彩,请大家好好地读一读,过一会儿我想请一个小朋友把“走了神儿”的样子表演出来,要想演好,必须读好。
师:哪位小朋友读得好就请哪位小朋友来表演。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表演一下“走了神儿”的样子。生根据课文里的内容指导。
师手伸向到讲台前表演的学生作握手状: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生胆怯地伸出手同老师握手,说姓名。
师微笑:认识你很高兴。
生:谢谢!
师:我说认识你很高兴,你该怎么说呀?
生:认识你也很高兴。
[评析]:打招呼既能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能缓解上台学生的紧张心情,使课堂气氛活泼,其乐融融。
师:其余的小朋友都来当导演,导演更了不起。各位导演对他的表演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请看书,要根据书上的要求指导。
其他学生有的根据书上的内容提表演要求,有的鼓励他不要紧张。
[评析]:本来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再一次认真读书,后面学生对表演者消除紧张心理的劝慰为课堂增色不少
生表演,师:你在干吗?哪里有天鹅?你呀!上课要注意听讲。
师:同学们对他的表演有什么意见吗?
生谈意见,一致认为他演得不够好。
[评析]:此时如果收尾,可能后面就不会拖堂了,但是这一环节就成了一个低效环节,于是决定再演一次。
师:小朋友们还愿意再演一次吗?
生:愿意!
师:请小朋友们再读一读这一部分,马上再请一位小朋友表演。
生读书,接着又请了一位学生表演,效果很好,其他学生一致认为他演得不错。
师:看了表演,我想大家对“走了神儿”这个词体会得更深了,小朋友们再读的时候,一定会读得特别有感情。
生再次练读。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读一读?
生读到“好像看到一只美丽的天鹅正从远处飞来”,没有什么感情,师示意其停下来。
师:听你朗读了这一句,我似乎看到的不是美丽的天鹅而是一只再普通不过的麻雀飞过来了。听老师读一读。
师有感情地范读,让全班学生都练着读一读。
让该生再读一次,很有感情。
师:对了!这才是一只天鹅飞过来了呀!
再指名读,读到“要是用弓箭把他射下来该有多好哇!”一句也不太有感情。
师:大家想一想,用弓箭把天鹅射下来干吗呢?
生:射下来烧着吃。
师:那位学生看到天鹅仿佛看到了一碗味道鲜美的红烧天鹅肉,能不高兴吗?
高兴地读这一句,又该怎么读呢?师范读。
让那位学生再读,比上一遍有感情了。
师: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这部分。
师:正因为这两个学生有着不一样的学习态度,所以才会有不一样的学习结果。咱们再读一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幻灯出示最后一个小节。)
指名读。
(师板书:出色、没多大长进)
[评析]:这两处朗读指导无任何刻意斧凿的痕迹,与教者范读相结合,恰到好处,浑然一体。
四、延伸表演,揭示主题。
师:三年之后,到了两位学生出师那天,师傅把那位上课总是走神儿的学生好好地教育了一顿,(出示挂图)师傅说的话里,有“专心致志”和“走了神儿”,还有“出色”和“没有多大长进”,你猜一猜,师傅会说些什么话呢?大家试着说一说,谁先说好了,就请谁到前面来表演。这次,上台来的同学演老师,孙老师就演那个老是走神儿的学生。
生练说。
生:你看看你,一上到课就走了神儿,现在棋艺一直没多大长进了吧;你看看你师兄,人家一上课就专心致志地听讲,现在成了一名出色的棋手,向你师兄好好学学吧!(作叹气状。)
师:师傅教训得是,弟子一定将师傅的话铭记于心,以后干任何事情都得专心致志。
[评析]:此处表演,专家谓之“发展情节法”,寓教于乐,于学生的口语训练中揭示了课文主题。不足之处是要求用上的词句有四处,多了些,若只用“专心致志”和“走了神儿”两个课文关键词,效果会更好。
五、造句练字,布置作业。
师:课后有一个造句的练习,(幻灯打出),谁读一读?
指名读。
师表演边拍手边唱歌,指名造句。
生:孙老师在课堂上高兴得一边唱歌,一边拍手。
生:孙老师一边唱歌,一边拍手,真好听!
师:好听吗?没她唱得好听。(转身向课前唱歌的那位女学生。)
师:还会造其他的句子吗?
生:妈妈一边洗衣服,一边看电视。
生:妈妈一边织毛衣,一边看电视。
师:你们的妈妈可真会忙里偷闲!
生:星期天,我坐在沙发上,一边吃零食,一边看电视。
师:“一边吃零食,一边看电视”可以,你们可不能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电视呀!
师:同学们会造,孙老师也会造:下课了,小明来到操场上,一边跳绳,一边踢毽子。(生辨析修改。)
(出示两个生字“致”、“鹅”)
师:请学生说说怎么记住它们?
生:“到”的左边加上“放”的右边就是“致”。
生:“我”加(家)的“鸟”是“鹅”。
师:你家的鸟可真大呀?
师范写,强调“鸟”字旁。生描红、临贴。
师:喜欢这个故事吗?课后将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听。
师:下课。